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政策在南共市国家的适用性。南共市是由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和委内瑞拉组成的一个区域性贸易和关税联盟,其成员国主要实行旨在保护本国工业的进口替代政策,来自共同市场外部的商品被征重税。中国在启动经济改革、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引进外资之前,其经济增长率低于多数南共市国家。自1979年开始实施几项重大经济改革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已跻身全球经贸大国之列。20世纪9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改革建议和"华盛顿共识"对南共市国家的经济产生了负面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南共市国家注意到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开始将中国视为经济榜样。分析表明,中国许多经济政策都适用于南共市国家,诸如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增加自主创新投入等。只要南共市各国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步骤,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2.
当亚太经合组织决定把它“部门性提前自愿自由化”计划交给世界贸易组织实施时,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的相对效能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世界贸易组织放宽贸易限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明确规定的责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互惠和无差别待遇。这些特性有助于世界贸易组织阻止其成员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它们还有助于各国政府解决与贸易自由化有关的国内政治经济学问题。相比之下,亚太经合组织依赖于自愿遵守单方规定的义务,就难以确定伙伴国的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向着以自由市场为基本特征的外向型经济转换 ,贸易自由化是这场转换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市场的开放给拉美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活力 ,使拉美成为世界上的新兴市场之一。拉美国家也在不断地总结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 ,在解决新问题中把贸易自由化向前推进。目前它们正与北美国家一道致力于 2 0 0 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一般而言 ,美洲贸易自由化给拉美国家带来的利益会小于北方国家 ,负面效应却会大于北方国家。不过 ,美洲贸易自由化从长远来看显然符合拉美国家的利益 ,可以说是未来拉美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南亚是四川的近邻,自古以来,中国和南亚国家都有经贸、文化往来。南亚国家土地辽阔,总面积约416.8万平方公里,为四川的7倍多,人口约11.3亿(1990年),是四川的近10倍。因此,南亚是一个大市场。80年代以来,南亚各国纷纷进行了经济调整与改革,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91年南亚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政策,放松对经济的控制。积极引进外资,努力扩大出口,不断取消进口限制。1991年7月印度拉奥政府执政后,宣布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巴基斯坦谢  相似文献   

5.
由于世界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服务贸易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重要.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及区域贸易安排中逐步掀起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在此背景下,东盟开始启动区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区域服务贸易取得了较快发展.1995年至2005年,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出口从643亿美元增加到1030亿美元,增长60.2%;进口从741亿美元增加到1297亿美元,增长75.0%.1999年9月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使各成员国对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有了统一认识:AFTA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短期目标是达成所有成员国的服务部门承诺减让;而长期目标是要实现区域内所有服务部门的一体化和所有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的自由化.可见,AFTA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已迈人了新的发展时期,自由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6.
论东南亚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勤 《南洋问题研究》2005,114(1):15-25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各国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步伐。各国大幅降低关税水平,减少非关税壁垒,使之关税水平和结构呈现新的变化。东南亚国家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提升了货物与服务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促进了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劳动生产率和最终收入的增长,从而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世界性和区域性贸易自由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东南亚国家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将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7.
一、出台背景及其特征 自2001年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美国采取了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政策。该政策主要包括三大内容:第一,迫使其他国家通过竞争的方式进入美国广阔市场,使得更多的国家为美国的公司和农场主提供更为优惠的市场政策;第二,要求贸易伙伴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鼓励其他国家采取美国式的商业法律和规则,或者至少是美国商业所能适应的规则。  相似文献   

8.
20世纪 90年代 ,巴西开展了以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经济改革 ,其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巴西放弃了原来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 ,转而实行市场导向的经济政策。这些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巴西的公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对巴西上市公司的融  相似文献   

9.
综观欧盟对外经济贸易 ,其对外共同贸易政策、共同贸易保护措施、共同关税税则及反倾销法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法律框架。欧盟针对非欧盟成员国制定的对外贸易法在欧盟共同贸易政策框架下得以实施。这些框架原则有利于欧盟以单一经济实体应对外部市场的竞争 ,加强谈判能力 ,协调行动以维护欧盟和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高涨的大环境中 ,中国还处于某些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外 ,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现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其经济合作政策的转变主要基于中国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市场需求大。中国正在强化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寻求投资转化效应 ;同时 ,东盟自身发展和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以及东盟成员国的政治稳定等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政策选择的变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欧自由贸易区的运行近7年,其贸易自由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贸易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成员国数量不断扩大。中欧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联系越来越紧,并将最终溶入欧洲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文化产品贸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国家将发展文化产品贸易作为推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往来迅速增长,文化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交流合作水平持续深化,中国已经成为南亚国家重要的文化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与南亚国家间文化领域的经贸合作也将成为其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以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活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合作基础、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实践路径选择,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日本、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区域性贸易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三国之间贸易互惠制度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发展的潜力。依照中日韩三国区域性贸易的实际发展状况,将经济规模、人口规模、运输距离以及贸易政策等变量设定为三国贸易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贸易政策、人口和空间距离能够影响中日韩三国双边贸易,其中贸易政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结将促进区域内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是APEC的两个重要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关于贸易投资自由化,1993年西雅图会议通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贸易和投资框架宣言》,授权建立APEC贸易和投资委员会,并规定该委员会的工作方案中包括推动地区贸易自由化的内容。1994年雅加达会议通过《茂物宣言》,提出APEC发达成员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迟于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1995年大阪会议通过《大贩行动议程》,制订出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的9项原则,15个具体领域以及总的执行框架。各成员国在会上宣读了“首次投…  相似文献   

15.
国际劳工移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南亚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劳工移民输出地区之一,劳工移民不仅带回了国家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而且还带回了知识和技能。目前南亚国家基本上都将国际劳工移民作为反贫困战略的组成部分,在立法和政策上给予积极扶持。这些都有力促进了南亚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 ,秘鲁开始进行贸易改革和政策调整 ,主要内容包括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简化税率 ,取消汇兑控制 ,实行统一浮动汇率制 ,取消国家的贸易垄断 ,取消出口税和出口量的限制等。与此同时 ,秘鲁积极实行对外贸易关系多边化政策 ,对安第斯集团的政策进行调整 ,努力加强与美洲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 ,扩大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经贸往来。秘鲁的贸易改革和开放及其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对外贸易 ,刺激了经济增长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如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 ,一些工业部门受到强烈冲击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对整个经济政策甚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发展,地区内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其所包含的内容远比5%的比重更为丰富。制约南盟内贸易发展的经济因素是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需切实解决才能发掘地区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扩大对南亚的贸易、投资等经贸合作,有助于南亚国家提高区内贸易供给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区内贸易与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前拉美国家金融压抑的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国家是比较早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导致拉美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最深厚的原因在于该地区长期对经济实施干预政策,金融压抑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前实施金融压抑政策的原因主要是受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盛行经济民族主义以及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主要表现为利率限制、高存款准备金率、直接信贷管制等.实施金融压抑政策初期对拉美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逐渐显露,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宏观经济动荡.  相似文献   

19.
前言 于2001年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东盟与中国领导人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经济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吸引更多投资和增加贸易使世界产量最大化.对广大欠发达国家来说,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被认为是新形势下的一次机遇和挑战,对东盟新成员国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农产品最大的进出口国,其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世界农产品贸易制度具有主要的影响。近年来,美国的农业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和加强,不但与其他国家多边农业谈判的自由化主张背道而驰,也是多哈农业谈判久谈不决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未来,其农业补贴政策会有所减弱。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国内农业政策改革难度很大,非传统的隐蔽性更强的限制性措施将成为农产品市场准入中的主要措施。因此,美国在多哈农业谈判中不可能做出太大的让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