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辉 《工会博览》2004,(16):78-78
●16日,中德两国的科学家在一项科学考察活动中发现中国南海确实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 ●17日,第十三届亚洲杯足球赛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 ●18日,菲律宾外交部长德利娅·阿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04,(24):79-79
●16日,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今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创30年来最高水平,明后两年的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速度。 ●17日,伊拉克47个宗教和政治团体发表联合声明称,为了抗议美伊军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之初,美日两国相关领域专家曾就开启双边FTA谈判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两国政府间谈判后来也终于启动。作为第一阶段贸易谈判的成果,《美日贸易协定》和《美日数字贸易协定》已于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进入21世纪以来,美日贸易谈判得以启动,表面来看是美国为了降低与日本的巨额贸易赤字,利用追加汽车关税手段对日施压,日本被迫应允。实际上,美日贸易谈判的启动和发展是两国在经济利益、双边关系、地缘政治、权力博弈等多种动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美日贸易谈判增加了美国重返TPP/CPTPP制衡中国的可能,为美日联手打造排除中国的数字贸易规则创造了条件,建立了不对称权力谈判的样板,并增大了日本在中、美之间实施战略摇摆的可能性。美日贸易谈判短期内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从中长期来看,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动世界秩序重构、美日两国政府更替、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国表态积极考虑加入CPTPP并正就相关事项展开研究等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会在多个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深入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美日贸易谈判有助于中国及时妥善应对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郑辉 《工会博览》2004,(20):79-79
●16日,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日前发表的伊拉克战争为“非法”的谈话并不让人感到突然,因为他一直认为美英发动伊拉克  相似文献   

5.
周永生 《南风窗》2012,(16):38-40
由于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初期并没有根本解决,加之受到日本右派势力、亲台势力等的干扰,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进一步深化,原来在友好旗帜下掩盖的矛盾逐渐暴露并有日益突出的趋势。40年前(1972年)的9月29日,中日两国领导人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简称《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和日本结束不正常状态,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提出将重振美国同盟体系,突出美日同盟的重要性.未来美日同盟的"双向义务"合作与日本的同盟"对等化"诉求将相伴发生、相互影响,并逐步内化于美日澳印"四国安全机制"及西方"盟友圈"构建之中.中日关系中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加上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使得美日同盟的对华针对性日益凸显.美日两国确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公然侵害中国领土主权及国家安全利益,使得中美日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并影响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德国、巴基斯坦、智利和安哥拉等5国于1日将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新的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两年。这5个国家在去年9月举行的第57届联合国大会上被选为安理会新成员。  相似文献   

8.
贾旭阳 《当代世界》2014,(12):78-79
<正>10月16—25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意大利民主党主席马泰奥·奥尔菲尼率该党青年政治家考察团访华。10月19—26日,应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和加拿大加中议会协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访问上述两国。10月19—27日,应布隆迪保卫民主力量和南非共产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窦恩勇率中共友好代表团访问上述两国。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农村的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两国都高度重视农村问题。本文以中日两国调查数据为依托,从微观主体出发,探讨村民的社会活动参与度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表明,日本农民与其他行业人员的社会参与活动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特别是农民对居住地的归属感能从其参与农业报酬性行为中获得,却不受其自身经济...  相似文献   

10.
●1日,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首都举行盛大游园活动。 ●3日,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150票高票数,首次当选为一类理事国。 ●3日,在第22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中国科学家刘树生荣获“国际昆虫学杰出成就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1.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与日本的国家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无论是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还是从地缘文化来说,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都是紧密相关的,中日关系是两国最重要的对外双边关系之一,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影响并制约着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还影响着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2.
半月大事     
《工会博览》2004,(10):79-79
●16日,重庆市江北区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造成9人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名群众被疏散。 ●16日,西班牙议会众议院批准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工社党)领导人萨帕特罗担任西班牙首相。  相似文献   

13.
■9月14—22日,应法国共产党和葡萄牙共产党邀请,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王秀芳作为中共代表出席法共《人道报》节,并率中共友好代表团顺访葡萄牙。●9月15—21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越共中央委员、中央企业口党委书记张光义率越共中央企业口党委代表团访华。●9月16—25日,应西班牙共产党和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邀请,中共中央第五地方巡视组副组长李明波作为中共代表出席西共党节,并率中共友好代表团顺访塞浦路斯。■9月18—21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老挝人革党中央总  相似文献   

14.
郭凯 《南风窗》2008,(18):80-82
在官方正面纪念历史、冷处理靖国神社问题、淡化历史细节分歧的前提下,中日两国攸关政治经济实质利益的交往,就没有必要以一方的让步来"埋单"。从战术上看,只有中日之间的交易在各自国内都有挑剔的声音,才会是公平的买卖。  相似文献   

15.
中日毗邻而居,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周恩来总理对两国交往历史有过精辟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结束了战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使中日关系重回和平、友好、合作的轨道,也深刻改变了国际和地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的国际权力均衡的角度看,在中日美国力的竞争中,中国在上升,日本处于守势,美国则努力维持原状。这种趋势引起日美两国特别是日本的担忧,使日美努力巩固双边同盟。中国信心增强,民族主义上升,对日本重要性的估计降低。但是,应当对这种力量对比变化的可持续性保持谨慎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看,从应对全球化负面影响的能力看,中国面临的挑战最大,需要同日美加强合作,摈弃美国高欲望、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向日本的节约型发展模式学习。  相似文献   

17.
陈言 《南风窗》2014,(4):70-73
<正>美国对安倍主张"摆脱战后政治体制的束缚"持很深的怀疑态度。由于冲绳地方选举未能如愿,安倍去年底送给美国的大礼基本落空,日美关系将更加不顺。在美英法德等国领导人"集体回避"背景下,2月上旬中日领导人先后到俄罗斯索契与普京会谈。日本媒体报道称,安倍首相把参加冬奥会开幕式看成是打破中国对日包围网的一张王牌,临时更改了原拟出席闭幕式的行程。相比中国不让自己在索契开展日中"走廊外交",安倍更对自己去年底参拜靖国神社后美国表示的"失望"耿耿于怀。安倍希望在3月下旬海牙核安全峰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日印关系持续升温,政治、安全、经济等方面均取得了迅速发展。"印太"概念是在中国与亚洲双重崛起和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大潮中,日印双方战略协调与融合的产物,也是这两个亚洲大国对变动的国际权势格局重估的结果。"印太"战略代表了未来一段时期日印两国的外交倾向和政策选择,但日印在国际政治中的立场差异、"印太"战略自身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因素将对日印关系进一步发展构成制约。  相似文献   

19.
徐奇渊 《南风窗》2010,(23):71-73
中日经济关系发展尚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挖掘,而中日在诸多国际经济领域还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政治利益难以具体化,但是经济利益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中日双方应该在务实的基础上,共同推进两国经济关系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则双方都将是游戏中的赢家。  相似文献   

20.
苗吉 《当代世界》2014,(12):25-28
<正>2014年9月,印度新总理莫迪访问日本,双方签署《日印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东京宣言》,宣布将两国关系由"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宣言》指出,"彼此交融的利益、密切的海洋事务联动和不断增大的国际责任将作为亚洲最大、最古老民主国家的日印紧密相连","两国对和平、稳定、国际法及开放的全球贸易制度负有重大责任"。[1]日印关系再度升温。实际上,进入21世纪以来,日印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