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气歌     
正气歌阳波,牛力李建民,志丹县杏河镇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委书记。多年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身作则、清政廉洁,谱写了一首有口皆碑的正气歌1992年,杏子河流域项目工程已近尾声,22台推土机挤破脑袋争活干,有人多次敲开他的门说:"书记只要你给个方便,我们每...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乃跨越近现代两个世纪的杰出的艺术大师。1864年1月1日,齐白石诞生在湘潭县南百余里的杏子坞星斗塘老屋。派名纯芝,字渭清,别号白石山人。他以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人民的艺术事业,人民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授予他“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3.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白石铺(现名白石乡)杏子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时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残酷镇压和剥削,百姓生活困苦。齐白石的家境比一般人更苦。他排行第一,五六岁时就帮家里干活,因此,只读过半年书就辍学了。后来,他在一首诗里感慨地写道:“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5月26日,当一师三团党委组织的27名党支部书记刚刚来到阿瓦提县托万克库拉斯村,准备和新一轮的村民签订精准帮扶责任书时,早早在村委会大院等候的村民们拥了上来。"周书记,感谢你去年的帮助,让我的棉花每亩增产50公斤!我正准备带着杏子去看望你呢!"61岁的村民达吾提·艾拉乌敦去年是良繁站党支部的结对帮扶户,经过人群中的几番寻找,终于看到了良繁站党支部书记周国兴,布满皱纹的脸庞露出笑容。"钟书记,今年我的核桃园还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管理者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对事不对人"的管理环境,让事情和人情分开:人是人,事是事。一次"赢在战略"课上,一个管理者问我:一个员工有一件事明明做错了,但他是公司的一个骨干员工,如果我说他,他受不了不干了怎么办?但如果我不说他,他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又怎么办?我怎么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一个企业的高层会议上,一个管理者问我:我交给一个骨干员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没有按时完成。但我知道他很辛苦,在做这件事的同时还做很多其他事情,而且别人配合得也不好,这事不能全怪他。如果我不说,他自己心里也难受,毕竟交给他的事情没有做好。我应该如何办?是批评他还是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6.
正一1958年8月的一天晚上,稼先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的工作有调动。我问他调到什么地方去,他说不能说。我又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又说不知道。接着我问他,那我能给你写信吗,他回答不能。此后,稼先经常是一个电话打来,说他马上要出差。去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问。我知道问也问不出来。每一次离开都是突然的,每一次回来也是突然的。回来一般是白天,突然就回来了,回来后吃一点东西就去休息;一般都是到了晚上9点,小车  相似文献   

7.
正"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是我们在机关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一次,办公室小王给我送来一份外部门征求我们意见的材料。我问他:"你看过了吗?"他说:"看了",我问他:"你有什么意见吗?"他急忙说:"没有没有",态度谦恭,意思是说"我怎么敢有意见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对他说:"既然你看了就应该有些意见,说出来看看。"看我真心听他说,他就说了一些  相似文献   

8.
李蟠 《湘潮》2005,(1):44-47
羊春秋离开我们3年多了。他去世时我恰巧在外地休养,没能同他作最后一次告别,非常遗憾!羊春秋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享誉文坛的诗人,又是从教数十年的资深教授,桃李满天下。他长我9岁,我不是他的专业同行,认识的时间虽然很长,真正密切交往的时间却不长,对他的学术成就和教学业绩没有资格置喙。但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有许多话要说,有的在他病重住院时说了,有的还没来得及说他就走了……在我的印象中,羊春秋是一条硬汉子。我第一次见到羊春秋是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1958年的秋天。当时我在武汉华中师范学院进修俄语,他在那里…  相似文献   

9.
杨敬东 《湘潮》2004,(4):46-48
地洼学说创始人陈国达院士走了。世界地质界的一颗巨星殒落了。  他是2004年4月8日凌晨4时23分走的。这天一早起来,我心里总惦记着要去他家里看看。9时半,我到了他的家门口,像往常一样按门铃,这时出来开门的不是陪侍他的服务人员,而是他的二儿子,戴着黑纱。我急忙赶往他的书房,已是人去楼空。我哪里相信他已经走了呢?春节期间他大病一场,早已康复了。现在怎么走了呢?  (一)  1980年底,我从西藏内调湖南,一踏上潇湘大地,就听到陈国达的名字。就在这一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国达教授引起我的注意。有一天,忽然从剪报上发…  相似文献   

10.
去年3月30日,一个令人窒息、悲壮的一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我至亲至爱的人,我的新松,匆匆地走了,永远离开了美好的一切,永远离开了我。他终于以满腔的爱,在报效祖国母亲的征途上,献上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这突然的离去,使我悲痛欲绝,无情的现实,是这样的残酷,让人无法承受,却又必须承受,可悲可叹,呜呼哀哉! 作为蒋新松的妻子,我深切地想念着他。一年来,我每天班前班后,都要在他的灵前,望着他的遗像和他对话,回忆着他的音容笑貌,仿佛他就在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我接到某宾馆打来的一个电话,但我似乎并不认识打电话的人,于是挂断了。一忽儿,这个人的电话又来了,他说他是湘南山区某乡村的,给我带来了他母亲烘制的乡里腊肉和他饲养的两只七彩锦鸡。一说到那个村,我心里一震:莫非是雷婶的儿子迅生!的确是他。不一会儿,我在机关大门口接到了西装笔挺的迅生,要不是他手里提着腊肉和锦鸡,我简直认不出他来。也难怪,过去24年了,当年精瘦的小伙子已变得大腹便便的了,一目IJ老板派头。到我家落坐后,迅生告诉我,80年代以来,他相继开办养猪场。养鸡场,现在他是山乡特种畜…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丰南市,我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八路军好,是共产党的队伍。1945年8月,我刚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 我的原部队是四十八军一四二师供给部粮秣科。我们科有一位比我长几岁的老大哥叫董沛然,他是河北省卢龙县人。在平日里的工作、生活中,他总是耐心地帮助我,体贴我,经常和我谈心,使我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可是让我纳闷和不理解的是,领导认为我工作干得不错,他却总是找我的毛病。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党员,因那时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  相似文献   

13.
采访他之前,我查阅了他的档案,那里面的记载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参加工作40多年,几十次受到表彰奖励。挑主要的说吧,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出席过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三次当选为省劳动模范,不久前又荣获“吉林英才奖章”。他是省委命名的优秀共产党员,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他作为一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着政府津贴……他可谓荣誉等身。 可当他坐在我的对面与我交谈的时候,我觉得他是那样让人敬佩又是那样普通。他的眼睛大而且明亮,我想那是因为他能明察秋毫所致;他的背略有些弯,我想那是他常年站在手术台前的纪念;他说起话来平缓温和,如春风徐徐,我想那是他的职业道德使然。  相似文献   

14.
秦刚 《廉政瞭望》2007,(9):60-60
他是那种连阵风都能吹走的小老头,可工地还没开工,他便三番五次地找到我。花生、番薯提来了一袋又一袋,还打来了村里的特困证明,让我无论如何给他一  相似文献   

15.
翟雨佳 《先锋队》2013,(21):20-21
在信访室工作的这一年里,见过的上访人,可谓是形形色色,有的人早已想不起长得什么样子,但有一个老上访户的身影从未离开过我的视线……初识老上访户那是我上班不久的一天,信访室来了一个老人,其貌不扬,手里拿着几卷材料,吵吵着要反映问题。我给他倒了杯水,请他坐下慢慢说。我把他说的一项一项做了登记  相似文献   

16.
一天,有一个群众来办事,社区其他干部都不在,只有我在值班。那人进门后二话不说,气势汹汹地把一沓材料扔在我办公桌上。我看出他心里有些怨气,便陪着笑脸给他让座,并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随后,我拿起资料认真地看了一遍:如果资料属实,他是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的,可为什么他这样愤愤不平呢?我像聊家常一样,问他的小孩多大了,在哪上学,然后又问他家住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收入怎么样等等。不经  相似文献   

17.
援助热线     
可以在打工地办理离婚协议吗我和爱人是四川人,2002年,我们来到北京打工。因为他怀疑我对他的感情,经常对我打骂,最严重的一次他打伤我胳膊,在医院缝了六针,我提出离婚,他也同意。  相似文献   

18.
谢谢你来了     
吴奎 《实践》2021,(2):59-59
我叫李保祥,今年50岁,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住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新发村。2018年7月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满洲里市派来的扶贫干部,他叫陈晓辉。提起他,我还真有些惭愧。一开始,我看他每天夹个小包走东家、串西家,以为他来了也解决不了我家的实际困难,有点不爱搭理他。但小陈时常上门走动,礼貌、耐心、详细地了解我家的情况,给我留了个人联系电话,让我有困难就找他这个帮扶人。日久天长,我逐渐对小陈同志有了几分好感,越来越愿意跟他唠嗑了,有时候还主动去找他求助。  相似文献   

19.
为希望吆喝     
每天清晨6点,酣梦中的我就会隐隐约约听到一个中年男子的吆喝:“买粽子哟——醪糟汤圆——”我已把这吆喝声作为我按时起床的信号,也作为自己不敢懈怠每一天平凡工作的忠告与鞭策。这是一种传统而落后的行商方式,比坐商要辛苦得多。有一天,我在买他粽子的时候,与他闲聊起来。他说,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他就骑着这辆载有200多斤货物的三轮车沿街叫卖,估计一天至少得骑100多公里路程。我问他一天要吆喝多少次,他笑着说:“没算过,不过我一分钟至少吆喝3次。全天上街14个小时,用于休息的时间不足半小时。”我默算了一下,他一天至少要吆喝2500多次。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他说,他每一次吆喝都是极其认真、卖力的。当我问他生意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一次学校搬校区,我去食堂吃饭。当时食堂里面有很多面包车司机,还有些是搬家工人。这时有一位排在我后面的搬家工人掉过头来询问我,能否把饭卡借给他刷一下,他付现金给我。我便答应了,我把饭卡递过去,他并没有立刻接过去,而是擦了擦手再取。他憨笑着说不好意思,刚搬完东西,手上有点黑,但是来食堂之前已经洗过一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