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强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5):250-250,25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范围内都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我们之所以要举办规模如此隆重的庆典仪式,一方面是为了号召全国人民不忘历史,缅怀先烈,并学习当时党能够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和宣传,来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即抗战精神,因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8年过程中,前仆后继,英勇牺牲,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空前高涨,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点。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党的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其胜利,在中国近代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此,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种转变,给予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进程以深远影响。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再次审视它给予我们民族的影响,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解除了中国近百年来的沦亡危机,结束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屈辱史,使中华民族保持了独立…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要牢记中国抗战对世界的贡献,还原中国在那场战争中的历史作用,让世界了解中国在抗战中的惨重代价、无畏牺牲和正面担当。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产生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突出地表现为: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共赴国难、团结御侮的民族自强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立精神,热爱和平、为求和平而战的崇高境界。这种抗战精神蕴涵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弘扬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必将激励我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忆往昔,缅怀八年抗战中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舍生忘死,血战到底的英雄壮举;看今朝,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审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深深感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今年7月12日会见郁慕明率新党访问团的开场白。这种生命力和凝聚力,靠什么精神迸发出来的呢?笔者认为:抗战精神与延安精神,就是战胜日寇伟大力量所凝聚形成起来的精神原子弹。抗战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捍卫领土,追求民族解放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包括一切爱国人士共同创造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她不仅具…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最终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图谋,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漫长艰苦的抗日战争过程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了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进一步增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重温历史,开展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活动,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定义1931年“…  相似文献   

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来源于《战国策》,意思是说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这是前人对后人提出的忠告,是不争事实和经验的总结,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历史。在全国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为配合全国的庆祝活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国内著名出版社出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一百部种优秀图书”。笔者参加了其中的《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大型重点图书的编辑工作,看到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胸中的热血澎湃难以平静,心情变得越发沉重,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兽行而愤慨,  相似文献   

10.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伟大起始点,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进程中的重要历史关节点.首先,抗战胜利为中国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统一运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极大增强造就了不可逆转的统一大趋势.再次,在抗战中形成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是抵抗和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了推动国家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最后,抗战中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御外侮,也为今天国家统一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历史经验,直到现在仍在发挥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们既要不忘惨痛的历史,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同时也要不忘肩负的使命,变落后为先进,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不忘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并加强研究和运用,以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展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使统一战线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千百年来指引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抗击外来侵略的伟大旗帜和不竭精神动力。1932年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国军民所表现出来的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奋起抗争的悲壮之举,就是这种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国军队冲破阻力,浴血奋战。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绘织了中国抗战的悲壮历史图景。上海民众毁家纾难、同仇敌忾,全力支援前线,组织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总同盟罢工,谱写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御侮的惊天战歌。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坚决抗日,发表宣言,号召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主张建立武装的工农兵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抗日民族战线,始终坚持组织、支持和领导上海人民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正是由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中国军队才演绎了“以血肉之躯,与敌重兵利器相激荡,卒能连挫凶锋,屹然不动”的悲壮图景;正是由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上海民众才谱写了“莫不同仇敌、万众一心、团结御侮、全力支援前线抗敌”的伟大战歌。淞沪抗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坚不可摧的伟力,雄辩地证明了帝国主义不能征服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历史真谛。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进行新的伟大长征,爱国主义仍是鼓舞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认为,团结和民主也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蕴含着的两大主题,对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以这一面统战历史明镜映照现实时,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今后,在政协工作、统战工作乃至一切革命和建设工作中,只要我们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那么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创的一切事业定会象抗日战争一样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4.
抗战精神生成与战斗精神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中体现出来的抗战精神不但是抗战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今天我们培育战斗精神的宝贵财富。抗战中军民一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充满战斗激情的抗战文化、残酷恶劣的战场环境以及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共同升成了独具特色的抗战精神。这些启示我们,大力培育部队的战斗精神必须强化官兵军魂意识,增强忧患意识,构建实战平台,弘扬革命优良传统,营造军营战斗文化氛围,确保我军“打得赢”“不变质”。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日子里回顾历史.纪念艰苦卓绝的抗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中国人民不可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中国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前赴后继,进行了长达14年英勇顽强的抗战,最终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使日本帝国主义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狂妄梦想最终破产;中国人民长期抗战形成的中国战场,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7.
民族凝聚与抗战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系统总结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启迪,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与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于2005年7月17至19日在惠州罗浮山举行"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林若(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郑群(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陈达明(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杨奇(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赵元浩、钟莹等同志,以及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邓洪军和专家学者近30人。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期编发的一组短文,反映了与会者对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所作的另一层面和视角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从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一较深层次,纪念这一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对于新时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历史转型期间锻炼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重要的一次历史机遇,是近代以来国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阶段,值得好好研究。在八年抗战期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空前团结,中华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和研究,民族意识空前加强,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一次主要针对北京大学生的"北京青年国际和平意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北京大学生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历史是了解的,对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在抗战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认同的,对历史和目前中日关系的态度也是严肃的.  相似文献   

20.
从1937年11月18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在武汉办公(“临时首都”)开始,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为止,近一年时间,史称武汉抗战时期。武汉抗战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乐章。在空前团结、合作、民主、进步的气氛中,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高潮,为坚持全民族的抗日,并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作了卓越的铺垫。在这个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毛泽东有着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