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支部作为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础的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载体。从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强有力的党支部建设是重要保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加强支部建设鲜明导向,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使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相似文献   

2.
《求知》2021,(9)
正中国共产党从红船梦想起航,由刚建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一个"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的样子"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不忘初心的情怀,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不负使命的决心。百年的中国共产党恰是风华正茂,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彰显"大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强化党的领导和推进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强支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实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后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新时代以来通过深化思想建设与体制完善不断推进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科学化。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的辩证统一,始终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始终坚持宏观把握与微观治理的辩证统一,始终坚持思想建设与制度防范的辩证统一,始终坚持依靠人民与发动人民的辩证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现实启示在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全面领导机制、理论引领机制、协同参与机制、评估预警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和开放合作机制建设,不断提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为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夯实根基。  相似文献   

4.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强大的动员能力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动员能力主要表现在目标指向、价值旨归和组织效能三个维度:在目标指向上,中国共产党科学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动员人民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奋斗目标具有超强的政治判断力、深刻的政治领悟力和坚定的政治执行力;在价值旨归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实现价值引领,满足人民需要、建立利益基础,实现人民权利、获得政治认同;在组织效能上,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组织方法保证动员,以严密的组织体系保障动员,以严格的组织纪律保持动员。  相似文献   

5.
《廉政文化研究》2021,12(6):10-16
干群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中国共产党密切干群关系的实践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前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稳步发展以及新时代的成熟完善几个阶段。梳理中国共产党密切干群关系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得出正反两方面结论:一方面,密切的干群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石;另一方面,隔阂的干群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中国共产党密切干群关系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给予我们深刻启示:一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二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6.
5月24日,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就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几个时代性话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想今天的对话是不是就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和经验谈起.在长期执政的历程中,我们党有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非常重视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并且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次把"三型"上升到执政党建设的高度.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百年历史中形成了历久弥新、日益丰富的精神谱系。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是深入学习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的奋斗历史的精神结晶、党的百年历程的经典标志、党的成功胜利的强大动力,是百年党史更深刻、生动、直观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1,(4)
高度重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在长期的政治纪律建设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政治纪律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高度,始终坚持以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核心内容,始终坚持依规治党、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始终坚持严格执纪、确保纪律刚性等四方面的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发展阶段上,这些经验为我们党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的突出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永凤  纪向荣 《学理论》2022,(10):46-48
中国共产党百年治党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治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百年来党蓬勃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必然之路。在百年治党历程之中,坚持党的领导是百年治党的根本保证,保持自我革命是百年治党的内生动力,抓好政治建设是百年治党的政治保障。新时代推动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筑牢党的执政根基;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发挥党的最大优势;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结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0.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一以贯之的要求,而勇于自我革命,既是我们党鲜明的品格、最大的优势,也是实现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关键。勇于自我革命之于党的政治建设,既是目标、也是手段。从"窑洞之问"到"两个革命",从百年革命的"事实""规律"到"规范",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中把握勇于自我革命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价值与形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中华大地上完成从一穷二白、一盘散沙局面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百年赶考路上描绘出优异答卷。百年优异答卷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第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这是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规律总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1,(9)
人才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在斗争中不断争取、吸引、汇聚和培育优秀人才,从而保证党的目标顺利实现的奋斗史。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形成了人才集聚的四个高峰期——延安时期的"投奔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归心潮"和"归国潮"、改革开放初期的"解放潮"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四个人才集聚高峰期的历史经验表明,人才集聚必须有一个人心所向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价值导向,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方涛 《求知》2021,(2):29-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总结建党百年来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把握基本规律、更好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系统而全面的观点。根据我们党所处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基本状况、承担的发展任务以及党的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可以将70年来党的发展观的演进历程划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激进式革命改造为主线的革命发展观、改革开放后以体制改革为着力点的改革发展观、新世纪初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后的新时代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变历程深刻揭示出:在价值旨归上,党的发展观必须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原则;在思维方式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立场之"不变"与不适宜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之"变"的辩证统一;在基本方法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外部环境上,必须统筹好国内外两个战略大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变历程对世界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诸多理念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廉政建设与党的发展相伴而行、相互作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加强党对廉政建设的领导,表现出强大的廉政领导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道路。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廉政建设史,党的廉政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廉政引领力,始终坚持强有力的领导和正确的方向;二是廉政组织力,紧紧依靠党组织力量并强化机构建设;三是廉政动员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群众力量;四是廉政威慑力,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惩治手段;五是廉政制度力,不断进行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六是廉政教育力,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七是廉政合作力,大力提升反腐败国际合作能力和水平。党的廉政领导力百年发展中的这些宝贵经验,对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历程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进程中所孕生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属于世界无产阶级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新时代等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以"淬炼革命精神""创作红色经典""整合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创建,形成了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红色文化建设的指导、始终坚持党对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不断推进红色文化时代化大众化等基本经验,对当前培育时代新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认同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其根本选择。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8.
党支部的百年奋斗揭示了:不断推进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发展党的事业的内在要求;认真贯彻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支部的根本工作;"支部建在连上"孕育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和中国的基层政情;严肃支部生活、勇于自我革命是党支部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群众利益+先进文化"是党支部坚守初心、肩负起使命的基本武器;"两学一做"、知行合一是启航第二个百年对党支部工作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9.
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青春特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基因密码”,也是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实现长期执政的内在力量,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根植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对无产阶级政党与青年关系理论的继承发展。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熔铸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对百年党史所蕴含的青春动力的延续传承。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发展于党的自我建设中的革新特性,是新征程上开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理论视野》2021,260(10):68-74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离不开群众"是无条件的,"群众离不开党"是有条件的。党的百年历史和实践证明,党是群众的最大依靠,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党完全有能力处理好党群关系,党群关系能够始终成为党长期执政的最大政治优势。进入新时代,必须客观分析影响党群关系的各种内外因素,准确把握党群关系的新变化,着重从两个方面巩固和发展党群关系:一是加强党的固本培元和自我净化,不断巩固党群关系。首先要牢牢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恪守"公仆"本色;关键要与时俱进深化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二是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和运行机制,不断发展党群关系。既要全方位服务群众,最大化凝聚人心;又要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夯实党群关系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