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挪威高收入、高福利的成功经验,为我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区应从深化产业结构变革、缩小城乡差距、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税收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全面持续教育、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等方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2.
北京“十二五”规划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不断缩。  相似文献   

3.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堪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随着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课题,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那么,如何判断经济转型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性?如何以稳定制度预期为重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如何以结构性改革破解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结构性矛盾?围绕上述"三问",我们约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此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4.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之一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规划和建议》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20,(4):40-41
1.为什么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决定》进一步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举措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此,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6.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快、更好实现规划和目标,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实现共同富裕要促进各地经济社会更加平衡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共同富裕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而且是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收入分配差距大小与"美国梦"的内在逻辑关系发现,收入分配差距小的时期正是下层群体收入水平提高、中产阶级兴起、"美国梦"实现的时期;反之,收入分配差距大的时期正是下层群体生活水平下降、中产阶级衰落、"美国梦"破灭的时期。这一发展逻辑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认知和实践价值在于,必须注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以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增强社会流动性,扶持中等收入家庭以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8.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由应然变为必然。党的十八大将"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突显了中等收入群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是逻辑研究的起点,它与"中等收入者"、"中产阶层"、"中间阶层"、"中产阶级"等概念有着细微的差别,不能同等使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等收入阶层"的概念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9.
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做出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战略部署。按照十八大的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因此,兼顾效率与公平是我国下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本文力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较为全面地阐明“效率”、“公平”及“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科学内涵,以期准确把握我国新时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及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是增加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培育社会中坚力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要深入研究中等收入群体,首先必须厘清其概念界定和划分标准。文章详细梳理传统社会分层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学家对中产阶层的界定以及国内社会学界和经济学界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与测度,以期梳理出一个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测量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方法,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一目标提供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指导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更多的人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一、中等收入者的定义和划分标准(一)中等收入者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中等收入者是指一定时期内收入保持在中等及生活较富裕、生活水平相对稳定的居民群体。中等收入是个中位数的概念。“收入保持在中等”不是指现有收入的简单的算术平均水平。目前在我国这个数还是低收入水平。而我们未来要达到的目标应该…  相似文献   

12.
《中华工商时报》发表社论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尽快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但从根本上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点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数量,增大中等收入者在全社会人群中的比重,让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压缩到最小。  相似文献   

13.
自2010年以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破题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多次召开相关的国际研讨会集思广益,对该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课题组调查研究的结论是,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个大战略。如果能够以民富优先破题收入分配改革,有望到2020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使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40%,从而奠定橄榄型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必须要认真回应与努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不是个伪命题,"中等收入陷阱"有规律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衡量中等收入群体的具体指标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为现实与理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剖析,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而且并不是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就跨越了这一陷阱。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跨越这一陷阱的路径与指标不仅要遵循一般规律,也要区别于西方国家,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治理、中流砥柱意识三者的"化学反应",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强起来"。  相似文献   

15.
时政要闻     
《实践》2016,(6)
正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5月16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分别研究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  相似文献   

16.
论提高个税起征点及其税制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防止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完善宏观分配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重要之举。然而,理论界和一些管理部门评价、褒贬不一,存在财政减收、影响政府公共职能履行、困难群体得利少、高收入群体得利多、削弱居民纳税意识等议论。需要转变理念,重构个税制度设计目标,起征点的提高与中等偏上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指数挂钩,实现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均衡税负,推进个人计征向家庭计征转变。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北京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既有利于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也为全国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北京具备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但仍面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加大、中等收入群体偏小等三大制约。为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共享、效率与公平、量变与质变这三对关系,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具体路径包括:促进城乡之间、各区之间资源高效流动,实现发展与共享的有机结合;发挥好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苏海南、廖春阳撰文指出,深入领会和学习“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等收入,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某个时期里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全体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达到这一水平或者与此大致相当收入的人群就可以被称为中等收入者(群体),在国外被称为中产阶级。但是严格地讲,中等收入者(群体)这个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尽管它首先要满足的条件是收入水平要达到中等程度。中等收入者(群体)实际上是作  相似文献   

19.
崔志刚 《新长征》2010,(3):30-3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我们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首次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扩大社会结构中的中坚力量 ,对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消费需求、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过 ,目前我国这一群体总体规模不大 ,没有成为社会主群体。如何界定中等收入者及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是社会经济各界高度关注的难点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探索。一、人力资本存量是中等收入者的内在实体对于中等收入者的界定 ,我国大多学者是通过对该收入群体的收入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