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国际战略安全形势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动荡不定的时期。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大国博弈空前激烈。经济全球化势头受阻,甚至严重逆转。地区局势特别是欧洲再陷战乱,欧亚大陆危机四伏。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及环境安全等交织叠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更显突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2.
戴启秀 《国际观察》2015,(2):100-113
欧洲东部的乌克兰危机正在影响欧洲的和平秩序,影响欧洲的地区安全,特别是影响德国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关系。德俄关系、欧俄关系再度疏远,欧洲面临自冷战结束之后最复杂和最紧张的地区安全困境。乌克兰危机是否会使欧洲面临再度分裂的危险?在危机不断加剧情况下,乌克兰危机是否对欧洲地区安全乃至全球安全格局带来潜在的影响?基于这一深层次考虑,本文将乌克兰危机放在欧洲地区安全、美俄战略利益博弈层面,对乌克兰危机形成诸多诱发原因、乌克兰危机对欧洲地区安全、德俄关系影响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乌克兰危机对全球格局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冷战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安全形势,对以集体防务为核心职能的北约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安全环境,北约开始调整与变革,在东扩这一总体战略的支配下,对内加紧内部机制调整,协调美欧关系,增强灵活反应能力,对外推广和平伙伴关系机制,构筑外围合作安全框架...  相似文献   

4.
杨毅 《国际交流》2004,(4):15-16
当今世界三个经济共同体,北美、欧洲和东亚,其中东亚经济最为活跃和富有生气。中国与日本是东亚大经济体的骨干力量,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但对中日两国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经济繁荣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战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战略评估●董漫远中东和平进程发轫于冷战结束之后,历尽艰难曲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东地区的时代主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东地区的面貌。同时,它还是全球及地区力量对比失衡的产物。而目前的僵局又触发地区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为世界多极...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建设和平成为联合国和平行动的中心任务,与此同时,“人的安全”话语开始兴起,因此,需要把人的安全置于建设和平的实践场景中来认识。建设和平的两大支柱——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与人的安全的两大核心要素——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之间分别存在因果关系。长期以来建设和平被建设国家的任务绑架,具体表现为“自由和平”主导了建设和平,结果是对制度建设关注有余,对经济发展照顾不足;重视了人的政治安全,却忽视了人的经济安全。这样,建设和平的结果是建设了“虚幻的和平”,人的安全表现为“虚幻的安全”。崛起的中国的对外援助和经济活动传播了“发展和平”的和平规范。“发展和平”关照了被“自由和平”轻视的经济发展这一支柱,有利于保护人的经济安全。21世纪建设和平应当是“自由和平”与“发展和平”的结合,是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而人的安全保护则应当是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结合。这可能才是建设持久和平之道。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增长。各国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发展,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中东地区长期的冲突使该地区国家的经济滞后,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谋求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才能发展中东地区的经济。这也是中东和平进程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深层次原因。巴以签署关于加沙一杰里科先行自治协议和约旦、以色列签署《华盛顿宣言》,表明中东和平进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平环境的出现将为中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创造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从而对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合作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西非地区一直冲突不断,严重危害了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作为该地区最主要的区域组织,西共体(尤其在1990年代)对此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其创建“停火监督团”(ECOMOG)对各主要冲突进行积极的武装干预,克服国际国内重重困难和挑战,顺利地完成了历史使命。通过对西共体武装干预背景、进程和趋势等的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冷战后西非地区安全局势的演进和当下西非地区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世界各国,特别是同一地区内的国家,为应对时代的挑战,并在新世纪谋求最有利的地位,积极寻求和平、发展与合作,加速了地区合作的步伐。南亚七国在地理上相对独立,作为“地区”(region)的概念具有地缘上的独立性和当然性。然而,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因素,该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地区认同缺失,地区合作进展缓慢,南亚地区主义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0.
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对形成亚洲和平与稳定框架的作用[美]威廉·潘德利在建立亚洲安全结构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欧洲,期望能在欧洲找到一种合适的模式,因为欧洲正式的安全结构和建立信任与安全的措施在冷战期间就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适合...  相似文献   

11.
张秀三 《东南亚》2002,(2):1-4,16
世纪之交 ,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浪潮 ,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人们普遍认为“综合安全”已经成为国际安全的主要形式。东南亚作为世界上相对稳定的地区之一 ,和平与发展一直是这一地区的主流 ,而冷战结束导致美国收缩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后 ,这一地区的安全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影响地区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 ,东南亚国家普遍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挑战 :如民主与政治稳定、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军备竞赛以及最近的“9 1 1”事件后的恐怖主义等都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2.
区域机制和区域间合作是联结国家机制和国际机制的纽带.二战后,为了解决欧洲的"德国问题",欧洲建立了包括经济、军事、合作安全等多层面的地区机制,这些机制从不同层面促进了欧洲社会发展、地区安全和和平.基于德国的历史现实、地缘环境和国家利益,战后德国积极参与地区性机制建制,推进欧洲一体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国参与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进行探析:战后德国对国际法的重新认知,联邦德国参与区域、国际组织的内外动因,统一德国的区域机制建制观,德国对国际组织政治议题的推动、欧洲区域机制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波黑内战是战后以来在欧洲家门口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热战,是冷战结束以后东南欧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领土纠纷综合作用、恶性发展的结果,同时,欧洲局势的巨变和各种外部势力的介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波黑内战反映了冷战后民族主义重新泛滥的趋势,对欧洲安全构成重大挑战。为结束内战,西欧、美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相继出面干预,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进行了积极的调停活动。但由于波黑局势的复杂性及西方内部的意见不一致,波黑和平迟迟不能实现。 波黑局势尚难以迅速明朗化,存在着多种演变的可能性。但不管结果如何,其对处于过渡时期的欧洲局势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持久的。  相似文献   

14.
大事综览     
2005年6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亚洲安全大会在新加坡召开。4日,由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亚洲安全大会在新加坡召开,来自亚太及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国防部长、安全问题专家及相关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共同探讨亚洲地区安全问题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朝鲜和台湾没有受到邀请。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在会上阐述了中国的新安全观。崔天凯表示,中国对地区安全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不但在长期的发展阶段需要和平、追求和平,将来即使发展起来了,仍然将坚守不称…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联合国一直致力于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并为此不断做出努力。除了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和其他专门机构时刻关注中东地区局势发展,审议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的对该地区发生的战争、冲突、人道主义灾难以及其他事关地区安全与和平等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各种建议外,联合国还在该地区实际展开维持和平行动和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冷战结束26年来,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亚太地区总体保持了和平稳定,日益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与此同时,本地区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多元,呈现出多样性、突发性、跨国性和联动性的特点。传统热点问题不时升温,非传统安全领域新挑战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进行了核试验。这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形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引起世人的震惊和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对世界形势自冷战后已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的今天,印、巴两国为...  相似文献   

18.
全球安全倡议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并因此展现出以合作安全、开放安全、共同安全与多边安全为特征的理论逻辑。美国出于维护其全球霸权的动机,对亚太地区施加以竞争安全、封闭安全、分割安全和单边安全为特征的传统安全范式,导致该地区大国战略博弈日益加剧、安全阵营化趋势加快、安全困境螺旋上升和非传统安全竞争日趋升温,破坏了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全球安全倡议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范式,即以合作安全应对竞争安全、以开放安全对抗封闭安全、以共同安全替代分割安全、以多边安全超越单边安全。针对美国推行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亚太地区的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提供了实践路径,包括促进地区大国良性互动、完善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安全机制、塑造地区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强化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9.
1814 年以来,欧洲协调机制的内化经历了尝试期、深化期、侵蚀期和消亡期。欧洲协 调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结构,它包含了许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原则、规则和决策程序,这些国际 规范的内化程度对于促进当时的欧洲和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一战”的爆发标志着欧洲协 调的终结,但是欧洲协调机制对于维护欧洲百年和平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欧洲边界问题实际是地缘政治和欧洲认同性问题。冷战后,中东欧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回归欧洲”。欧盟的政治战略是推动和巩固中东欧国家的民主政体和市场经济,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构筑一条和平安全地带。俄罗斯与欧洲“融合”同“融入”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俄罗斯是一支与欧盟对等的独立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