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8年乌戈·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左翼政党纷纷上台执政,进而在21世纪初的拉美政坛掀起了一股新左翼浪潮.不同于20世纪的拉美左翼政权,拉美新左翼全部以民主选举的方式上台执政,通过一系列社会运动登上拉美政治舞台.随着拉美左翼阵营的不断扩大,拉美左翼政权从地缘政治到经济、安全防务都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和信号.然而,拉美新左翼政府仍然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外右翼势力、资源分配等方面的诸多挑战.特别是在进入后查韦斯时代,拉美左翼政治将进入一个更加不确定的阶段,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当前阶段,拉美各国以能源和初级产品出口驱动的经济危如累卵,由此进一步引发了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以及政治贪腐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严重问题。在此背景下,拉美各左翼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岌岌可危,执政前景充满了变数。在可预见的未来时期,左翼有可能进一步在某些形势最严峻的国家丢失政权;与此同时,美国将加强其软硬兼施的双面政策以进一步分化拉美;拉美各国左翼的政治联盟基础会因为美国的分化而削弱,随着分歧和利益冲突越发频繁,它们之间将呈现出某种既合作又相互分离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5,(1):2
"新常态"成为热词是2014年的一大看点。这个热词迅速跨出国门在全球主流媒体中频频出现。例如"低油价或将成为新常态"(美国《华尔街日报》)、"反腐推进新常态国企成为保险股"(香港《南华早报》)、"大宗商品市场疲软,拉美经济迎来‘新常态’"(美国《纽约时报》)、"亚洲富豪榜上有‘新常态’"(《日本经济新闻》)、"外企要面对中国反垄断‘新常态’"(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改革蹄疾经济求稳,新思维应对新常态"(英国路透社)等等。从以上标题中人们似乎读出了中国经济在全球舆论界的分量,虽然角度各异,观点不一,但一个"新"  相似文献   

4.
国际     
《时事报告》2012,(11):90-91
查韦斯赢得委内瑞拉总统选举10月7日,委内瑞拉全国选举委员会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现任总统查韦斯获得54.42%的选票,领先“民主团结”党总统候选人卡普里莱斯近10个百分点,从而成功连任委内瑞拉新一届总统,新的任期从2013年1月至2019年。——新华网国际时评:被称为政坛“不死鸟”的乌戈·查韦斯平稳连任。作为拉美地区重量级左翼领导人,他的连任巩固了拉美左翼阵营,再度凸显拉美左翼所拥有的深厚政治土壤。  相似文献   

5.
日据台湾最重要的左翼文学刊物《台湾新文学》诞生于日本殖民统治政策逐步收紧的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此时的政治话语论述要求文学活动同质化并参与政治翼赞,逼迫文学活动适应政权对文化的需要而作出转型。《台湾新文学》在殖民强权所制造的"文化繁荣"中无意助力,只能勉力维持,在有限的文化资源里坚持将左翼理念暗中传递,与读者达到声应一致的目的。通过将台湾20世纪30年代以左翼文学刊物发行为主的文化生产惨淡经营的现状与彼时中国大陆左翼文学生产盛况进行对比,可以体悟到《台湾新文学》作为殖民话语论述强势压迫下的左翼抵殖民能量的难能可贵,并对刊物所达到的左翼文学成就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人"遭到伦理学界的质疑和批评之后,罗尔斯又提出了"政治人"的概念。其实,无论是提出经济人的经济学家还是提出政治人的罗尔斯,他们都把人性看成是综合的人性,并且认为经济人或政治人只是综合人性的一个方面(因素),他们只是想从综合人性的一个方面合乎逻辑地建构自己的经济学说或政治学说。伦理学界纠缠于经济人(从逻辑上说政治人现象也是一样)之具体的人性内容和可能性而对经济人的质疑与批评是一种囿于伦理学传统视野的做法,若要换一种新的视野,我们就会发现经济人、政治人现象的出现乃是现代社会发展向伦理学提出的新的挑战,正确地对待这一现象既会丰富伦理学的人性理论,也会丰富伦理学道德主体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强以华 《湖湘论坛》2018,(5):168-176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人"遭到伦理学界的质疑和批评之后,罗尔斯又提出了"政治人"的概念。其实,无论是提出经济人的经济学家还是提出政治人的罗尔斯,他们都把人性看成是综合的人性,并且认为经济人或政治人只是综合人性的一个方面(因素),他们只是想从综合人性的一个方面合乎逻辑地建构自己的经济学说或政治学说。伦理学界纠缠于经济人(从逻辑上说政治人现象也是一样)之具体的人性内容和可能性而对经济人的质疑与批评是一种囿于伦理学传统视野的做法,若要换一种新的视野,我们就会发现经济人、政治人现象的出现乃是现代社会发展向伦理学提出的新的挑战,正确地对待这一现象既会丰富伦理学的人性理论,也会丰富伦理学道德主体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能在重重危机中频频获利,而左翼民粹主义政党和其他非主流政党的表现却逊色得多?为什么西欧主流政党和主流舆论难以压制右翼民粹主义的增长?本文认为,首先,政治、经济危机触发了西欧各国社会结构、国家认同和共享信念的深刻分裂,这种分裂严重破坏了自由民主的同质性基础。右翼民粹主义是最契合当前这种分裂情况的意识形态,因此成为不少民众心目中的替代方案,而民族主义内涵不足的左翼民粹主义的发展则明显受限。其次,西欧的政党体制本身就有利于非主流政党的生存,而当代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则充分掌握了各种煽动性议题的话语权。最后,主流政党(尤其是主流右翼政党)在应对右翼民粹主义时始终处于两难境地,无法形成持续有效的压制。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则使其在政治变迁中具有充分的韧性。因此,除非西欧社会的分裂情况得到根本扭转,或主流政党真正夺回相关议题的话语权,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仍将长期活跃。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当代世界资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的内在矛盾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200多年前的拉美独立战争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是却未能使这一地区摆脱贫困和落后.其主要原因为战争并未改变当时的社会结构,而是保留了大庄园制,听任考迪罗主义猖獗,并横遭美国的侵略.近年来拉美劲吹变革之风,左翼和中左翼政府纷纷上台执政,对内推行各种改革,努力改善民生;对外则倡导加强合作,抵制美国的欺凌,共同提高拉美在国际上的地位.拉美的面貌为之一新,标志着它走向历史的拐点,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可或缺的"利器",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团结统一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民社党通过意识形态的"民主社会主义化"与组织结构的民主化改革而转型成为左翼社会主义政党。"出身"于东部的历史渊源,使其获得了东部人民利益代表者的身份特征和稳定的选举支持。从反体制政党到体制内政党的战略调整,以及与"选举替代—劳动与社会正义党"的合并,为左翼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左翼政党提供了历史机遇。随着社会民主党的式微,左翼党在对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政治议题的重新诠释和强调、打造差异化的左翼政治战略过程中获得了相对优势。同时,组织内部的异质性、东西部地区政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激进右翼政党的崛起,是左翼党面临的重要政治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创业史》是柳青的代表作,也是"十七年"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在当代文学批评精神的流变过程中,对《创业史》的评价虽然几经起落,但不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赞誉、肯定,还是"重写文学史"浪潮中的质疑、否定,或是21世纪以来的重评和辩护,都未能绕开和超越两种思维困境:一是将现实主义文学叙述和真实社会生活混淆不清,将文学等同于现实副本的倾向;二是文学和政治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因此,对《创业史》的重读必须要在超越这两种思维困境的前提下寻求具有确实意义的当下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经验表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得以永葆生机的"传家宝"和"锐利武器"。研究"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认识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工具这一本质属性。在当前更加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基于解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推进"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首先正确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核心要义,不断提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体素养,建立健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体系,积极拓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平台载体。  相似文献   

14.
艾霞的电影小说《现代一女性》写作于“新女性”被重新定义的20世纪30年代,也是“五四”新女性主体性被左翼新女性取代的时期。本文从细读电影小说《现代一女性》开始,阐述女性作家写作中偏爱使用的词语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女性表达如何被主流话语误读和改用、女性写作如何从主体性写作被置换为需要被改造的弱者位置以及女性写作呈现的精神空间并未被真正认识的历史状况。知识女性失去新女性主体身份是一系列左翼话语建构的结果,艾霞事件和她的作品作为一个特殊的复合文献,从中可以看到左翼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遗留的缝合痕迹,也可以看到女性解放历程中非整一的个体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侏罗纪世界》代表了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保守自由主义立场,其主旨强调"尊重自然和传统,反对人为设计和激进冒险"的盎格鲁撒克逊政治哲学传统,以及宣扬美国传统价值观中"典范家庭"的价值。同时其也体现了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对女权主义、新兴国家崛起的紧张和不信任。透过《侏罗纪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焦虑和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民主监督与协商民主是两个不同的实践范畴,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前者是人民政协的一种职能,是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协助党和国家机关改进工作,克服官僚主义;后者是我国的一种民主形式,是以对话、讨论、审视等方式或手段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二者都蕴含着"民主"这一元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中把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定义为"协商式监督。"这为其实践提供了新的视  相似文献   

17.
左翼政治力量在俄罗斯的复兴和发展□王秋文近年来,左翼政治力量在俄罗斯逐渐恢复和发展,成为影响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1995年12月,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取得胜利,使俄罗斯左翼政治力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俄罗斯目前的左翼政治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美国左翼运动处于衰势当中,这是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金融危机加剧了中下层白人与少数族裔以及移民之间的冲突,使左翼运动容易走向分裂。政府不信任倾向的增强令左翼运动允诺的"大政府"难以吸引广泛的支持。在金融危机和政府不信任的双重影响下,美国左翼运动又在意识形态上陷入两难选择的困境。21世纪美国左翼运动能否复兴,一方面取决于客观的经济政治环境,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能找到一种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前一阵,梁晓声的电视剧《知青》在网上大招非议,我不看电视,不了解详情.但我料想,至少有一部分非议是出自把生活缩减为政治的逻辑.我在1997年写《小说的智慧》一文,内容是读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的感想,其中第七节《生活永远大于政治》就是批评这种逻辑的.直到今天,这种逻辑仍甚嚣尘上.在许多人看来,毛时代只有政治,没有生活,因此,当你回忆或描写那个时代的某一段生活(例如延安时期、"文革"时期、知青生活)时,你只能或者控诉,或者忏悔.倘若你对当时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体验有任何正面的叙述,你就是在美化当时的政治,就是站到了人民公敌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20.
左翼政党是阿尔及利亚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左翼政党对政府的认知对其政治参与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政府对左翼政党的反馈决定了后者政治参与的效力。阿尔及利亚政府为左翼政党在制度内开展政治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并确保左翼政党制度化政治参与并不会对阿尔及利亚政权造成冲击。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必要补充,但受历史、民族等因素的制约,左翼政党缺乏民众的支持,效力不足。政治伊斯兰是左翼政党政治参与时的重要变量,阿尔及利亚政府是二者关系的转换器,对左翼政党政治参与的内容和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