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杰 《党史纵览》2006,(10):25-26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条打着补丁、绣织着浅色花纹图案的枣红色毛毯,看上去很普通、很一般,但它的身上却凝聚着老一辈革命家之间无比深厚的革命情谊,它见证了一段烽火岁月。这条毛毯的最早拥有者是红五军团副总指挥董振堂。1931年12月14日,在全国抗日运动的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打了补丁的白地红花毛毯,这条毛毯是朱德总司令在全国解放后捐给军事博物馆的。这条看上去不起眼的毛毯凝聚着董振堂与朱德、朱德与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年代相互关爱、相互体贴的战友情。 这条毛毯最初的主人是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军团长董振堂。董振堂原是国民党26路军73旅旅长。在26路军中,董振堂目睹了劳动人民在军阀混战中的  相似文献   

3.
一条毛毯     
王小荣 《党史文汇》2001,(11):24-24
在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中的朱德和周恩来的会客室里 ,陈列着一条伤痕累累的毛毯。毛毯上有一块约占总面积四分之一大小的白布大补丁 ,还有十几道用细针密线缝补过的刺刀洞。这条毛毯现在看起来已经很旧了 ,但它身上的补丁和刺刀洞却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起初 ,毛毯的主人是董振堂将军 ,参加红军后他发现朱德总司令和战士们用着一样单薄的被褥 ,想到朱总司令年龄大 ,身体不好 ,日夜为红军的建设操心 ,便将自己身边这条惟一的毛毯送给了朱总司令。朱老总带着这条毛毯 ,转战在中央根据地 ,跋涉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直带到延安。西…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1996,(6)
一条珍贵的毛毯在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非常珍贵的毛毯。这条毛毯是由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红五军团副总指挥董振堂送给红军总司令朱德同志的。董振堂原是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七十二旅旅长。1931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影响和领导下,这个部队的17000多...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打了几个补钉的红色毛毯,别看它极为普通,却凝结着朱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的战斗情谊和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当我在北京重见这件革命珍品时,往事一件件涌现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床上用品或御寒用品,毛毯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了。而在战争年代,环境艰苦,百姓生活清贫,那时,对普通人来说,毛毯真可谓是稀罕物。对于领导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们来说,偶尔备有的一条毛毯也大多是缴获来的战利品。即便是如此少有的毛毯,也常在革命大家庭中被送来传去,交由更需要的同志使用,彰显出革命队伍中那关爱的温暖,折射出革命前辈之间的深厚友情。  相似文献   

7.
正毛毯,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使用。然而,在战争年代,要想得到一条毛毯却并不容易,下面所要讲述的就是有关一条毛毯的故事。图片中的这条毛毯不仅可以挡风御寒,还经历了血与火的战斗洗礼,它凝结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的情谊。这条珍贵的毛毯就是由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用着一条桔黄色的毛毯,这是延安利民毛纺厂赠送给他的一件珍贵的礼物。这条质料很好的毛毯成为毛泽东当时个人生活中的一件很时髦而又最实用的物品。然而,在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到安塞王家湾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时,他却  相似文献   

9.
<正>大别山的11月末,已经是呵气成雾、滴水成冰的季节了。但是,率领千军万马进入大别山的刘伯承司令员,身边只有一床棉被、一条褥子,很难御寒。警卫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在动脑筋想办法。因为初到大别山,我军是远离后方作战,去哪里能领一床棉被?到哪能买到一条毛毯?恰好,警卫部队参加当地群众打土豪斗争,分得了一条毛毯,警卫员们高兴得顾不上跟首长商量,就把这条毛毯铺在了刘伯承床上。刘伯承回来休息  相似文献   

10.
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里,一条军用毛毯静静地躺在展柜里.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军毯前,不少观众驻足聆听着讲解员讲述这条军毯背后的故事. 这条军毯的主人叫杨勇.1937年,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役在灵丘县白崖台乡乔沟一线峡谷公路中打响,其中最惨烈的一战在白崖台村老爷庙展开.  相似文献   

11.
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施家边的施昌衍家,七十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一件皮袄和一床毛毯,他家几代人视其如命。近日,笔者采访了施昌衍。当谈及这皮袄和毛毯时,老人悲痛不已。他泪眼汪汪地向我们讲述了毛泽覃贺怡夫妇曾三救其父施庚生的动人往事,  相似文献   

12.
瞿遇春 《学习月刊》2012,(12):72-72
2011年2月3日,春寒料峭,湖北省地税局局长许建国和武汉市地税局局长罗涛到江夏区地税局调研,他们在办税大厅欣喜地看到,敞开式的办税平台上铺设着厚实的毛毯,毛毯上准备着印有办税提示的写字板,纳税人就在这暖融融的平台、硬实的写字板上,填写着办税事项,既舒适又方便,整个办税大厅显得温暖而和谐,两位局长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时下,有人感慨:"交通发达了,干部(公务人员)与群众的距离远了。  相似文献   

13.
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施家边的施昌衍家,七十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一件皮袄和一床毛毯,他家几代人视其如命。近日.笔者采访了施昌衍。当谈及这皮袄和毛毯时,老人悲痛不已。他泪眼汪汪地向我们讲述了毛泽覃贺怡夫妇曾三救其父施庚生的动人往事,并凄怆地说:“毛泽覃夫妇死得太惨了,太早了,他们是我爹的救命恩人.是大好人哪!”  相似文献   

14.
达州市地处四川东部,是全省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不断扩张的城市版图催促着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达州城区公交线路由原来的10多条增加到近百条.成千上万的公共交通工作者用心血和汗水,时刻守护着老百姓的安全出行,李月志就是其中一名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  相似文献   

15.
杜浩 《党的建设》2014,(8):21-21
出定西市区,往东南方向再行30余公里,在华家岭的山峦中,坐落着一个普通的村庄,名叫李曲村.和黄土高原上的许多村庄一样,这里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出行,是全村人最“难心”的事.李曲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34户群众依山傍湾各自散居。盘绕在山梁间的一条条土路连接着村里的人家。  相似文献   

16.
一在遵义以南50多公里的小山村里,1935年3月10日那晚,缓缓移出一缕微弱的灯光。那是一盏马灯,它的主人是时年42岁的毛泽东。此时已是深夜,毛泽东沿着村头这条几乎消失于茫茫暗夜的无名小路,若有所思而又无比坚定地向前走着。这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山村小道,谁也想不到,在那盏马灯伴随着那个身影在那个夜晚走过之后,这条小道就和中国未来的命运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17.
1947年11月底,大别山已是风雪交加、滴水成冰的冬天了。敌人初次遭受打击后,立即调整作战部署,调集33个旅对我军进行全面围攻,大别山环境险恶,军情如火,刘伯承司令员的安危冷暖,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与大军征战的成败息息相关。 刘伯承床上只有一床棉被和一条褥子,很难御寒,警卫人员心急如焚。恰好有位同志参加当地土改,打土豪分得一条毛毯,他们没有多想,就把毯子铺到了首长  相似文献   

18.
运筹帷幄慎安排 确定主攻方向 胡志明主席的卧室,简单干净,一张竹床 上铺一张蓆子,蓆子上放着一条毛毯。一张竹 桌上放着几个搪瓷口杯和一个水瓶,还有一台 MC英文打字机。陈赓环视卧室后,感慨地说: “胡主席的生活太艰苦了。” 胡志明摇摇头,莞尔一笑,说:“我现在的 生活比你们抗战时期要好多了。”胡志明请陈 赓坐下说,他在竹桌上铺开地图。两党、两军具 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高级会晤就在这片热带丛 林中秘密开始了。越南共产党的前途、命运,亚 太和平稳定,以及苏、中、美关系和朝鲜战局, 成为这幢普普通通的竹楼上宾主的议题。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用着一块桔黄色的毛毯,这是延安利民毛纺厂赠送给他的一件珍贵的礼物。这块质料很好的毛毯成为毛泽东当时个人生活中的一件最时髦而又最实用的物品。然而,在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到安塞王家湾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时,他却把这件爱物送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警卫战士。在那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毛泽东的行李算是中央前委机关人员中数量最多、份量最重的了。两个白铁皮制成的箱子,走到哪里带到那里,里面装的全是一叠叠马兰纸和重要文件,还有一本本参考书籍和军用地图,沉甸甸的。可是大家清楚,这两个铁皮箱非常重要。毛泽东无论是指挥…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半床毛呢质地的军用毛毯,颜色为浅军黄色,长157.1厘米,宽97.4厘米,重1.025千克。这床军毯,是新四军抗击日寇的见证物,是烈士留下的遗产。新四军击毙日本亲王2010年,吴正钧烈士的儿子吴俊安,将当年父亲缴获的日寇军用毛毯的一半捐赠给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吴俊安还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