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法官智慧是现代知识司法的一种象征。智慧的法官必须用法律的智能和审判技术使得司法审判的程序设置和实体性规定更有实效。智慧的法官能够为社会提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的和谐共处。智慧的法官本身就是现代司法的一种象征。法官是智慧的知识的天然结合。良好的司法制度应该是美德和智慧的结果。一个优秀的法官必须掌握充分的法律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司法经验。法官智慧以法律知识为基础,并且是对法律知识的升华。法官的智慧以司法审判的经验为补充。法官智慧的获得与其主体及其主观能动性有关。法官的智慧体现的是法官的敏锐观察力与良好的尺度感,能较快地判断出,在特定的场合下,什么样的裁判是最恰当的。法官智慧的综合性体现在法官的司法审判中。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众对法官的要求,最为基本的就是法官要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而这种对社会知识和经验的把握及综合运用就是法官的智慧。毋庸讳言,法官的智慧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的一大利器。一名法官运用自己的智慧可将一些纠纷案件于谈笑之间将矛盾化解,使利害双方皆大欢喜,这是法官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和谐司法的要求。从人性上分析,人都有"趋利避害"性,这是人之本性。具体到部分纠纷案件,原告方为了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往往虚构、夸大自己的损失,增加诉讼请求,而被告方为了减轻责任,减少损失,出于自卫心理往往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从而造成当事人双方情绪严重对立,加大了纠纷化解的难度,也给法官公正司法、和谐司法带来阻滞。这时候就需要法官运用自己的智慧,耐心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解决矛盾的方案,最终化解矛盾纠纷。我作为书记员参与审理的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因为,这起民事纠纷圆满调解解决的过程让我切身领悟、感受到了法官智慧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
王申 《法律科学》2005,23(4):13-23
法官在审判活动中既需要把握体现在法律规则和司法制度中的理念,又需要通过自己的理念进行事实判断和法律解释。法官之所以有智慧,并不是因为他有理性,可以掌握一些法律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处置他们的纠纷案件,而是因为法官能依据情景的可能性并能根据这种案件的实际状况来采取措施。一名称职的职业法官不应再限于法律知识学习,他要的是用智慧去追求法律整体的逻辑一贯性和条文之间的关联性,注重对规范合理性涵义的推敲与综合操作,留心于确认法条背后的共同原则和指导原理。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法治中国加速前行,司法改革稳步推进。提高法官素质,不断增强法官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工作智慧和人生智慧,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抓手,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法官应增强政治智慧。司法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和重要保障。人民法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其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存在政治性的特有属性、人民性的本质属性、法律性的必然属性等3种属性,法官应将3种属性有机结合,贯穿融入到执法办案的全过程中,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  相似文献   

5.
王晨  杨凯 《法律适用》2012,(5):9-15
司法审判中的法律适用是一项充满智慧、思辨和技能的创造性活动,法官在审理裁判具体案件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这是法官需要正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前提,基于具体个案的情况千差万别,当法律条文清楚明晰时,可直接适用于裁判;当法律条文模棱两可或模  相似文献   

6.
量刑是法官在遵循犯罪事实和刑法规范的基础上,运用自身经验和司法逻辑进行理性判断的过程,科学的量刑结果不可能完全整齐划一。电脑或数学量刑均无法代替法官自身经验和智慧。因此量刑规范化的实现,有赖于在立法完善的前提下,发挥和提高法官自身的司法智慧。  相似文献   

7.
适合从事法官职业者应当是综合素质高的人 ,法官职业是智慧者的行业 ,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 ,给法官以高薪是应当的。此外 ,为了保障审判公正和廉洁 ,实行法官高薪制也是必要的。用 10年的时间 ,将我国法官的人数逐渐减少到8万人左右 ,法官的工资逐步提高到现在法官工资的 4倍。  相似文献   

8.
王静 《法学论坛》2024,(2):106-118
智慧司法是中国式现代化、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在以更具技术理性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手段助力实现类案类判的同时,保障个案正义,提升司法公信力与社会治理效能,构建法官职业共同体,促进司法现代化。但是,智慧司法的技术局限性与现有制度的强约束力,易导致其在个案裁判中丢失伦理要素,从而引发法官与公众的司法公正观之间隙处于异化状态的伦理风险,折损司法公信力,产生技术应用悖论。因此,必须以法治机制严格控制智慧司法中的伦理风险。应当明确司法人民性的基本立场,确立数字时代中法官的主体地位与司法的社会效能原则,优化数据库运行模式,增加数据库中的非正式法源,明晰适用法外论证的具体情形,保障法官自由裁量权与智慧司法的场域化适用,修正智慧司法机制中法官司法的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法官的智慧     
司法公正的实现从来都需要法官的智慧。面对纷繁复杂、变动不息的社会生活,我们不得不承认,越是活跃的社会关系就越难为现实的规范完全控制或覆盖,而法律只能是对社会现象的合理反映和认同。在社会生活的多变性和法律的稳定性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与时俱进的审判工作要求法官能够敏锐地洞察  相似文献   

10.
正法官感言:对法官的素质,培根曾这样阐述过:"法官应当博学而不只是止于聪明;法官应当受到尊敬而不只是止于受到欢迎;法官应当深思熟虑,而不是止于自满、自信。但只有这些仍不够,正直才是法官之命脉与圣德。"法的价值,内涵丰富,秩序、利益、效率、自由、正义都是法的价值。从微观上讲,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公民的自由、社会的公共福利、经济的持续发展、善良风俗的维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等  相似文献   

11.
智慧而称为"大",这样的智慧程度高、层次高、档次高。这样的智慧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有大音稀声的沉稳,有贫贱不能移的操守,有富贵不能淫的坚持,有威武不能屈的底线。聪明而称为"小",这样的聪明程度低、层次浅、档次也低。这样的聪明,指向的只是个人的私利,浮躁而又肤浅,功利而又势利。它越是聪明得淋漓尽致,越让人鄙夷不屑。大智慧常常显得笨拙木讷,小聪明却总是机敏伶俐。大智慧的笨拙木讷背后,是本质的质朴淳厚;小聪明的机敏伶俐背后,是本质的浮躁虚假。  相似文献   

12.
成文法固有的滞后性要求法官在个案中的裁判必须建立在追求公正、幸福的价值观上,以一种保障人民幸福的胸襟重新诠释裁判的目的,这是法官创造性司法的根基所在,为此,法官应有具备哲人的智慧,能工巧匠般的技艺以及诗人的气质。  相似文献   

13.
肖瑜 《中国审判》2011,(7):52-53
前几年听华东政法大学一位教授的讲座,讲了自己代理的有关公司僵局方面的一个案例,他对那个承办法官的判决很赞赏。虽然公司僵局案件很难办,法官在再三调解未成后,作出了一个在实践中行得通又让双方当事人接受的判决,教授由衷地称赞那是一个非常具有司法智慧的法官。这个称赞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以我个人的感知,这是对法官的最高评价。有感于此,我想以几个案例或者说是故事粗浅地谈一下法官的司法智慧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4.
司法与民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司法判决和民意之间."民意"也可以称为民心、公意,是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与其相关的公共事务或现象所持的大体相近的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由于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司法经验,法官常常会根据理性思维和逻辑推断对案件予以裁判.由于立足角度不同,判决结果有时会与民意存在差距,这就需要法官的审判智慧和技巧,也需要民意沟通和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布朗请求黑人与白人孩子同校案"出发,分析了法官如何运用智慧解决不平等的状况,从而主持正义。文中指出正义是司法的象征,法官应该恪守主持正义这个崇高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6.
董淼 《法制与经济》2009,(8):25-25,27
成文法固有的滞后性要求法官在个案中的裁判必须建立在追求公正、幸福的价值观上,以一种保障人民幸福的胸襟重新诠释裁判的目的,这是法官创造性司法的根基所在,为此,法官应有具备哲人的智慧,能工巧匠般的技艺以及诗人的气质。  相似文献   

17.
杨凯 《法律适用》2012,(1):7-12
编辑提示:关于法律适用方法,既包含法律思维,也包含法律技能,还是一种法律的知识转化过程。发现并研究法官如何在审判实践中适用法律一直是本刊选稿和组稿的重要方向。法官对于法律适用方法,更多是从审判实践出发,寻找理论指引下最契合审判需要的司法智慧。本期特别策划选取的3篇文章,就是这种司法智慧的结晶。3篇论文均获得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论文一等奖,分别研究了审判中的民商事审判方法,总结出请求权分析的具体方法并以基层法院为模本,对三段论司法逻辑提出了中国式的续造与验算。论文观  相似文献   

18.
马岭 《法学论坛》2004,19(1):35-40
宪法诉讼重视在法律实践中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发现法律违宪的问题,对法律实践的尊重意味着人类承认有自己未知的领域存在,承认法律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宪法诉讼要求在法院解决问题,违宪审查是一个法律问题,应当用法律的方式、在法院、由法官们来决定。宪法诉讼是群众发现法律问题的智慧和法官解决法律问题的智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法官的思想     
法官不仅是法律的具体操作者,同时也是法学理论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法官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个案的裁判结果,更重要的是,他在审判的全过程中都能保持一个思维活力和思考张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官显然不单纯是一个娴熟地运用法律的高手。适用法律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人文关怀。一个优秀的法官必须是一个睿智的法学家.一个富有怀疑精神的思想家,一个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学者,这就决定了法官的眼光、境界和视野必须高人一筹,法官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是建立在独立判断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20.
公正、廉洁、为民是当代青年法官司法价值观的时代内涵。随着法官队伍的年轻化,培养青年法官树立正确的职业信仰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青年法官具有思想开放,但价值观尚未定型等特征。树立正确的司法价值观既需要法官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组织提供必要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