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划分为:起因范畴;主体范畴;客体范畴;过程范畴;终点范畴。以新的视角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远 《探索》2006,4(3):93-98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成果范畴和终点范畴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它的构成要素是:A.起点范畴:思想与行为;B.中心范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C.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D.成果范畴:内化与外化;E.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  相似文献   

3.
“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命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有力拓展了“革命”范畴的思想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观。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革命”范畴的思想意涵,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观,对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渊源,增强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思想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强 《求实》2011,(1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和终点范畴都是思想与行为,其他基本范畴围绕思想与行为这个核心范畴构成的逻辑结构分为两层:对应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主要有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内化与外化三个基本的先行范畴,其中,个人与社会是主要范畴;对应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主要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管理三个基本的后继范畴,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要范畴。  相似文献   

5.
徐志远 《求实》2002,1(3):45-46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应当提升为思想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本文首先扼要论述了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各自的基本涵义 ;其次 ,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的理论界定 ,论证了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再次 ,简要论述了把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志远 《求实》2004,3(4):81-83
疏通与引导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疏通与引导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把疏通与引导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之间具有极其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起点范畴(思想与行为)、中心范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成果范畴(内化与外化)和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8.
个体与群体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个体是指受到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制约的社会性的个体,它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终实体。群体则是为实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思想和行为上受到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制约而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与群体这对基本范畴的辩证关系,因为它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弄清这对基本范畴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群体理论和个体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效益和个体效果。  相似文献   

9.
涂小雨 《学习论坛》2020,(10):38-42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被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重在制度化建设。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满足新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与生产关系不能完全适应其发展变化的新要求、正确应对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而做出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促进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统一,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相契合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在领导全党进行自我革命的进程中,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引领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0.
孟根 《理论研究》2010,(5):41-43
人口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定数量的人的个体构成的社会群体,是多种属性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有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人的一般属性,也有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凸现出来的特殊属性。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要求和以灌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要把握好灌输与养成、说服与疏导、理论与实践、一般与典型、言传与身教五对基本范畴之间的关系,在把握五对基本范畴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围绕改革问题,存在诸多有争议的观点,然而,归根结底其认识论的根源是不同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如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从分析客观存在的矛盾出发,就能正确认识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性质和对象,从而得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对象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是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的正确结论。如果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历史唯心主义命题出发来分析改革,则必然得出“实行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3.
黄刚 《实事求是》2013,(2):30-34
改革、发展、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组基本范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实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的宝贵经验。“改革发展稳定”范畴就是对这一经验的科学抽象和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观、发展观和稳定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化了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远 《求实》2003,2(4):59-62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具有工具功能、方法功能、构建功能等主要的逻辑功能  相似文献   

15.
思想与行为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志远 《探索》2004,20(6):91-95
思想与行为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把思想与行为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志远  彭玉海 《探索》2003,2(4):84-86
言教与身教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言教与身教这对基本范畴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把言教与身教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志远  李玉姣  申燕 《探索》2004,1(1):112-114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这对基本范畴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把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改革初期的历史叙述中,存在一些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说法和观点,比如新时期历史的起点是1976年10月,还是1978年12月;改革的基本经济背景是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还是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成;改革一开始是市场取向,还是计划取向。这每一对范畴的真实关系,或可用相反相成来形容。  相似文献   

19.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导实施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要发挥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必须要从权力监控与行政裁量、合法行政与法治行政、规则正义与实质正义、制度合理与行为合理、程序合理与结果合理、客观判断与主观判断等几个方面建构这一原则适用的理念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4,(3):4-7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2013年12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回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