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保障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向行政机关申请领取证照。但在审判实践中发现,行政机关有时将证照发放给不具备申领证照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行政机关违法颁发证照,当这些人和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与他人  相似文献   

2.
法院执行了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应否承担赔偿责任?编辑同志;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按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执行完毕后,发现该具体行政行为是错误的。请问,因人民法院未审查出申请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对由此造成的损害后果,...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违法     
法律所调整和规范的社会关系,从形成方面来说,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横向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一类是纵向的带有从属、管理关系的主体之间的行政关系。国家主要就是通过这两类法律规范,来巩固、促进和保障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是民事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就是行政违法行为。还有第三类违法行为,这就是犯罪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犯罪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恶性发展,它们常常是在情节和社会危害轻重上有很大不同。例如、违反交通法规,情节轻微的是行政违法,造成严重伤亡事故,违反刑法的则是犯罪。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按《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  相似文献   

4.
在司法实践中,经人民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7条、第8条、第12条、第15条,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查,查明已经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企业或公司不具有法人企业必备条件的某项或者多项,...  相似文献   

5.
论行政不作为违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新力 《法学研究》1998,(2):119-127
论行政不作为违法朱新力行政法学界热切关注行政不作为违法〔1〕始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的确,无论是行政责任的认定、司法审查的进行,还是行政违法理论的健全、系统行政法学体系的完善,都离不开对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正确理解。与需要相比,目前关于行政不作为违法的...  相似文献   

6.
<正> 在未成年人的非犯罪性违法事件中,行政违法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行政违法立法纲要中,首次专门提到了其预防问题,并确定了具体措施。此外,还明文规定,必须查明导致未成年人实施行政违法行为的原因和条件。同这种行为作斗争的特点,是由行为者的年龄和个性及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未成年人行政违法作斗争,一向被认为是预防犯罪的一种手段。这样看问题忽视了这  相似文献   

7.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违法行为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应该负赔偿责任。成立行政机关不作为赔偿责任要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我国应该完善行政赔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裴俊 《法制与社会》2011,(23):169-169
违法的行政不作为因其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符合国家赔偿之构成要件,同时基于有损害必有赔偿及有权利必有救济之法谚,公民之权利因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不作为而致使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应请求国家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9.
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违法同样会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这种损害 ,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在我国以法律形式确立这项赔偿责任 ,对于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和行政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于硕华 《法制与社会》2010,(27):168-168
众所周知,行政机关是我国的执行机关,是同志阶级为了实现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和统治而设立的机构。其法律地位远远高于公民,那么行政机关是否拥有行政权利呢?本文将从行政合同入手,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琪 《法制与社会》2011,(29):168-168
提到行政机关,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权力而非权利,对于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享有权利,传统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行政机关应摒弃权利。但行政机关的权利以及行政人员的权利是不应彻底拒绝的,并且也是确实存在的。只有正视行政权利、保障合理性行政权利,才能使权力的行使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张峰振 《法学评论》2012,(2):154-160
根据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行为存在管辖权瑕疵的,应撤销或确认违法、无效,这种一概否定的处理方法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或相对人合法权益。某些存在管辖权瑕疵的行政行为,可由有管辖权的行政主体通过事后追认方式予以治愈。行政追认以管辖权可以事后移转、变更为前提。事务、地域及层级管辖权的不同功能决定了行政追认的适用范围因管辖权瑕疵类型而有区别。行政追认受到内部机制、适用结果及责任归属的制约,不会出现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3.
王太高 《法治研究》2010,48(12):14-19
与传统的异体、外在的监督和救济制度相比.违法行政行为的行政自纠是一种自体监督、自我纠错.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正效应。违法行政行为自纠的对象应当涵盖全部有瑕疵的行政行为,即不仅仅针对违法可撤销的行政行为.而且对于不正确的行政行为、不合目的的行政行为也同样适用;行政自纠的主体不排斥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和复议机关.但重点应当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身;自纠的方式包括撤销、治愈、转换、确认违法;在构建违法行政行为行政自纠制度过程中,应当关注违法行政行为的行为类型、瑕疵性质、时空要素和启动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江淮法治》2012,(2):54-54
编辑同志: 2011年2月初.张某进入某化工厂做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岗位。同年10月20日.厂方未与张某协商.擅自变更张某的工作岗位。为此双方发生争执。由于张某顶撞厂方的主管.化工厂遂以张某严重违反厂方规章制度为由让他结清工资后走人。  相似文献   

15.
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政违法事实,是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行政机关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违法事实存在,具体行政行为就失去事实基础,也就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主要证据不足”的违法.如何对行政机关确认行政违法事实进行合法性审查?笔者认为,应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1条、第32条、第33条、第34条、第35条、第49条和第54条第(一)、第(二)项第1目来进行.首先,审查被告行政机关所提供的证据材料是否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和具体要求.其次,根据案件的事实分清主要证据和次要证据,确定主要证据是否充分.再次,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行政部门要求用人单位履行支付报酬等义务的权力,而且用人单位逾期未履行的,行政机关可责令其承担惩罚性的民事责任。这种立法安排存在法理上的障碍,值得商榷。行政机关责令当事人承担惩罚性民事责任的行为具有行政裁决和行政制裁的双重属性。目前,我国应该适当调整劳动监察的事项范围,完善用人单位民事责任的实施机制,可以考虑建立行政机关代表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引条对律师调查权的法律规定,与《律师暂行条例》第7条相比,扩大了律师调查权的行使范围,但将“有关单位、个人有责任给予支持”的规定,修改为律师“经有关单位或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调查情况”。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有关单位或个人有拒绝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对此修改,笔者认为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按照《律师法》第2条的规定,律师已不再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而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承办法律事务,进行调查,是以当事人的代表的身份,以实现当事人的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他不是…  相似文献   

18.
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之责任追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与议会立法行为的区别 ,政治责任和违宪责任的相关理论 ,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原理入手 ,可以揭示出 ,违法行政文件制定主体所承担的责任 ,在性质上应当属于具体的法律责任。借鉴国外的有关立法和理论 ,尽快建立起我国对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责任追究制度 ,特别是确立人民法院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制度和违法文件制定者的个人责任追究制度 ,对实行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及其责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今,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及其责任追究的困境,在于人为地将程序始终与实体问题纠缠不清,其本质体现为程序独立性的缺乏。为促进正当程序理念在行政管理领域中尽快转化为现实,我国行政程序违法法律后果构建的重点不是多元处理方式的强调,而应是程序违法应予撤销规则的坚持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