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宗教的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整合功能、心理调适功能与文化交往功能。如果对宗教的这些功能利用得当,就能使宗教发挥维护和保持社会的稳定,调动信教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促进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和谐的作用。我们的宗教工作要努力促使宗教的正面功能得到发挥,从而使宗教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2.
宗教文化对社会稳定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宗教文化在社会稳定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世界观功能、补偿功能、调节功能与整合功能四种。宗教文化通过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的感召力与威慑作用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宗教文化又因其自身的禁欲主义、排他性、单向度权利义务特征、以及欺骗性而成为动摇社会稳定的一大渊薮。  相似文献   

3.
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职业群体和社会力量,这一群体宗教信仰的现状和特点,既改变了传统宗教信教群众的空间,也显现出宗教功能在新群体中价值功能的变化,正视和引导宗教的积极社会功能,使之与社会相适应,不仅是宗教功能正当化的基础,也是统战工作现阶段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宗教既是一种久远的历史现象,也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相当广的范围内存在。对宗教事务的社会管理将始终是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宗教认同在国家间关系变迁、民族国家建构与分化、超国家共同体的扩张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正视宗教认同的作用、引导宗教认同发展趋势成为宗教事务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党在历史上就注意到宗教问题,并谨慎地处理宗教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党的宗教政策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党的宗教政策的基础。建国后,经过探索总结,党提出了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命题。在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一命题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即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宗教认同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充分发挥宗教认同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特定作用。要重视和发挥宗教认同的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控制功能、心理调节功能、社会文化交往功能,也要注意降低宗教认同在破坏社会稳定、阻挠社会变迁方面的消极性社会功能。在引导宗教认同的基础上,使宗教认同适应社会主义。要努力通过以下方式推动宗教认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三是化解宗教认同中的消极因素,充分发挥宗教认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构成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当代,宗教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可以是正功能,也可以是负功能,由此产生的影响也是迥异的,这就是和谐与失序,稳定与混乱。在我国,处理好宗教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宗教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其社会功能也呈现双向性。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进程中,须对当代中国宗教、宗教文化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社会功能、现代价值及其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作用影响作深入的理性思考,以使信教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相似文献   

7.
浅析宗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对人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努力保持宗教和睦和宗教与社会的和谐是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关键。多种宗教平衡发展,充分发挥各教的积极因素和社会功能,是各教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宗教间的和睦,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和谐,是社会发展对宗教提出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宗教社会作用“两重性”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宗教社会作用是宗教功能的动态表现,由于宗教自身结构的复杂性、社会条件包括制度环境和主导宗教的社会力量不同,宗教社会作用也不同,具有积极或消极两重性.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社会作用仍然具有“两重性”,关键在引导.引导宗教发挥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文明进步相适应是宗教工作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是积极的,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的,但也的确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就沿海地区宗教的社会功能而言,它对社会稳定也具有双重作用。本文结合沿海地区宗教特点,就宗教对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强国"建设视野下,宗教的文化特质应当得到更多的推广,宗教信仰中所蕴涵的人文价值应当得到更多的阐释。当前,应当充分挖掘优秀宗教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宗教文化服务当代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要发挥好宗教文化的服务功能,关键还是要尊重宗教文化的自身特点,通过宗教文化的合理保护与科学开发,合理、有序地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协调发展,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宗教文化的社会文化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美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关于宗教的界定、功能以及现代工业社会世俗化导致宗教衰落的理论,并通过对与贝格尔持不同见解的宗教社会学家理论的探析,指出贝氏理论中单纯客观主义的方法论在预测宗教在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时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宗教具有特殊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可以利用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利用宗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关键是提高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两种趋势,一种走神圣化,一种是世俗化。宗教世俗化是相对神圣化而言的,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传统宗教的世俗化进程,还是一个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传统宗教世俗化的主要表现:政治上,多种宗教和平相处,宗教界与政府也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宗教的功能发生改变,宗教生活世俗化,宗教的影响力和吸收力增加;宗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要切实贯彻落实政策,依法加强宗教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本文通过对一些地区宗教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原因的分析,提出我们要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高度,认真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群众性和复杂性,利用和开发宗教功能,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典社会学家通过阐述宗教的内涵与外延,揭示其与社会秩序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孔德和涂贝干致力于秩序和社会团结,韦伯则着眼于现代社会特征,探讨宗教的现代性问题,马克思则是批判地发展了宗教的双重社会性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宗教对社会具有其特定的功能。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需继续坚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维护社会秩序,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6.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宗教问题也是目前我们应该着力重视的一个特殊问题。本文从宗教的三大功能入手分析 ,明确阐述了重视宗教文化导向的现实意义以及切实加强宗教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爱国宗教团体功能定位的主要创新思路是:宗教教务性功能,做好宗教自身的教务性工作;社会组织性功能,团结宗教派系和信教群众组织,成为宗教与社会相互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事务服务性功能,做好宗教组织的联络、服务指导工作;教育引导功能,教育引导宗教界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促进祖国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其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有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什么、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作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这也构成了马克思的宗教观的基本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正确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指导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之更能发挥积极作用,真正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宗教法规同其他一切社会规范一样,其制订与实施的目的,都在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专项法规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尽管一般只限于某一社会领域,但它的功能和影响往往关系到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全局。宗教法规就是如此。有人以为宗教法规只与宗教组织及其信徒的宗教活动和宗教行为相关,与其他人则沾不上边,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在此岸现实世界里分析宗教的本质、作用及其发生、发展的社会根源,并指出宗教最终消亡的条件和途径,而不是从心灵和意识上作精神性的考察。其基本内涵包括宗教历史观、宗教本质观、宗教价值观等。联系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中有着鲜活而生动的实践。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撷取关于宗教产生根源上的认识论、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论和宗教在未来社会中的消亡论三个方面,观照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实践来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