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联系政法机关履行着打击敌人、惩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县(市)委政法委书记,切身感受到政法机关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崭新课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充发发挥政法机…  相似文献   

2.
崔亚东 《当代贵州》2011,(18):17-1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政法机关的重大使命,是政法工作的核心职能,是政法干警的基本职责。全省政法机关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主线、主基调、主战略,牢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和“三个最大限度”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3.
政法机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就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活动的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政法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基层检察院应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牢固树立正确的司法政绩观,正确处理三种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的专政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责任。政法机关应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即从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中增强推进建设的内动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去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突出司法文明这个重点去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从不断改进和加强政法工作中去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城市党报研究》2005,(2):47-47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中央综治委委员王胜俊近日表示,政法机关对舆论监督和批评性报道要有正确的态度,只要是善意的、有利于改进工作的批评报道,都要虚心接受,敢于承担责任。全国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会议日前在广西南宁召开。王胜俊指出,要很好地完成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李跃先 《共产党人》2004,(17):23-24
各级党委政法委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要把握好切入点,以维护稳定为主线,以队伍建设为关键,通过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政法工作,通过推动维护稳定工作带动队伍建设,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更好地实现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一、必须永葆政法队伍坚定正确的政治本色 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政法干警是国家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冀晓军 《共产党人》2011,(12):39-40
<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风险高发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形成了新的挑战。党中央从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的高度,确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和各级党政组织、社会组织,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以及综治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应当有所作为,也必须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做好政法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调配完善工作,保证行政政法经费是沙洋县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 ,  相似文献   

10.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政法机关作为代表国家执法司法的专门机关,也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群众工作机关。政法机关文明执法,有助于妥善化解矛盾,密切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信任、支持和帮助。在全省政法系统组织开展文明执法活动,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执法为民宗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履行党和人民利益忠实捍卫者的职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文化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并深刻指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既是党的主张,同时也是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谐社会是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人的愿望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们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又是各条战线上的代表人物,他们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广泛的联系,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理所应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罗雄 《湘潮》2013,(2):38-40
刘少奇是新中国第一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并连任两届国家主席,在新中国法制建设史上作出了较大贡献。他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制定了许多有效措施,蕴含了丰富的民生法治理念。他明确提出政法机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要求政法机关严格执行,保障人民利益;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坚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并重视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执行;主张保障政法系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出了政法系统要独立办案、政法机关要相互制衡的法治思想,这些反映了他浓厚的法治理念,对有效化解我国当前深化改革与发展机遇期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淑媛 《实践》2009,(9):36-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努力的方面很多,其中,建设和谐机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方面,只有加强和谐机关建设,才能更进一步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机关也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机关的各项职能,并带动社会其它部分和方面的和谐,达到整个社会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李伟 《前线》2013,(2):17-18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政法工作、政法机关、政法队伍新的职责定位,就是要切实肩负起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政法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法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专门机关,必须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主力军,政法机关必须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不断推动政法工作的进步.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政法工作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基本立足点和切入点,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提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奋力开创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政法机关必须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3):4-4
政法机关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国政法机关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20.
刘琨 《求贤》2007,(6):12-13
政法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政法机关的执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错综复杂,政法队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在这种形势下,切实加强政法机关作风建设,全面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