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05,(20):56
正安县,清雍正年间改原真安州为正安州,始得名。为史家所称“开南中之学”的贵州文化第一人尹珍(字道真) 故里,贵州文化之摇篮。正安,位于贵州北部大娄山北麓,周边为务川、凤冈、湄潭、绥阳、桐梓及四川南川诸县。春秋战国属鳖国,秦汉间属巴郡,隋唐及两宋相继属默、义、智、牢、夷、珍等州。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据蜀称帝,改珍州之“珍”为“真”,称真州思宁等处长官司(等于今县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为真州长官司,隶属播州。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归流”,改为真安州,属遵义军民府管  相似文献   

2.
平塘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有县级建置,是民国以后的事,在此以前,均是土司领地.清乾隆四年(1 739年),设置定番州判分驻大塘,辖地称大塘州判或大塘理苗州.民国3年(1 914年),撤大塘州判,改置大塘县.清宣统三年(1 91 1年),都匀府所辖都匀县撤销,其地改为都匀府亲辖地,另将平州长官司、六硐长官司及牙舟讯辖地改置都匀县,治所设在平州.民国元年(1 912年)改都匀县为平舟弹压,民国3年撤平舟弹压,改置平舟县.民国30年,撤平舟、大塘2县,合并设置平塘县,县治在平舟(后称平湖).  相似文献   

3.
息烽县位贵州省中部,乌江南岸,与遵义、金沙、修文、开阳4县毗邻,面积1036平方公里。居住有汉、苗、布依等民族。今县境在元代属湖广行省。明洪武五年(1372)改隶四川行省。永乐十一年(1413)改属贵州布政司。崇祯三年(1630)改扎佐长官司置敷勇卫,又置四守御千户所;以青山长官司改置者日于襄;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长官司地置者日诘戎。后因土著彝族首领安位献地投降使当地社会的战乱平息, 崇祯帝下诏更诘戎为息烽,故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罢敷勇卫所属于襄、息烽、修文,濯灵4所,改置修文县,属贵阳府。民国3年(1914)7月,移贵筑县治于息烽城,改名息烽县, 属黔中道。民国9年(1920)裁道,直隶于省。民国24年(1935) 后,先后隶属第一行政督察专署、第二绥靖区、第三绥靖区。解放后划归安顺地区,1992年改属贵阳市。  相似文献   

4.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出现较晚,是1953年才有的。在此以前,这片区域一直叫平越。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平越安抚司,十四年(1381年),置平越守御千户所,十五年(1382年)升为平越卫。二十一年(1388年),裁平越安抚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平越军民府,府卫同城。清康熙十年(1671年),裁平越卫,置平越县,为府附郭。二十六年(1687年),平越军民府改为平越府。嘉庆三年(1798年),平越府改为平越直隶州,同时裁平越县。民国3年(1914年)撤州改县。1953年7月,改平越县为福泉县,得名于县城内的福泉山。1996年,撤县建市。  相似文献   

5.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位于我省西南部,隶今安顺市。 紫云建县始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余年。该县历史建置隶属纷繁,唐代在今县境置琰州降昆县,宋置和武州。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和弘州,后改镇宁州,属普定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康佐长官司。正统三年(1438年)以康佐长官司属镇宁州,直隶贵州布政司,嘉靖年间徙镇宁州治于安庄卫(今镇宁县城)。清雍正五年(1727年)废康佐长官司,七年1829年置威远营,八年(1730年)置归化厅。民国2年(1913年)改厅为县,因此归化县与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05,(20):56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87年。务川是仡佬族的发祥地。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县至今(一说大业七年〈611年〉置高富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析黔州盈隆县地置都濡县, 属黔州。宋政和七年(1117年),移思州治所务川县于都濡地,始为“务川”县名的最早出现。元至元年间, 因有陨石名“婺星”降于其地而改“务川”为“婺川”。明代先后属思州安抚司、思南宣慰司、遵义府。清和民国沿明制,仍为婺川县。解放后改为务川县。  相似文献   

7.
从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面积3298平方公里。有苗、侗、汉、壮、瑶、水、布依等民族。 从江,系民国30年(1941)永从县与下江县合并时,取两县末尾一字而得名。元代置西山阳洞等处长官司。至元二十年(1283)置福禄永从长官司。明正统六年(1441)废福禄永从长官司,置永从县。清雍正十年(1732)三月,添设永从县丞一员,分驻丙妹;同年移黎平府潭溪吏目驻下江。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月,置下江厅。民国2年(1918)改下江厅为下江县。3年改丙妹县丞为丙妹分县,隶永从县。25年撤销丙妹分县。30  相似文献   

8.
石阡县位于铜仁地区西南部,武陵山脉南支脉贯穿全境。东邻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风冈、余庆,北抵思南、印江等县。土地总面积2172.4平方公里。有汉、仡佬、侗等民族。“石阡”最早见载《元史·地理志》名“石千”,“千”为仡、侗古民俗语,释为山崖岩洞。元至元初年(1264~1270),置石阡等处军民长官司,为石阡县名之始。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石阡府。民国3年(1914年)改石阡府为石阡县。  相似文献   

9.
遵义这座城市有一种自灵魂深处磅礴而出的力量,这来自于她的独特的历史和内涵.遵义地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建制,遵义之名始于唐代.642年,朝廷将播州所领罗蒙县改为遵义县,取义于《尚书·洪范》中的“无偏无陂,遵王之义”之语.《尚书·洪范》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的记录,蕴含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治理思想和智慧.  相似文献   

10.
瓮安县地处黔中腹地,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乌江在县境西北穿过。瓮安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前,一直是土司领地。元代置有旧州草堂(草塘)等处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旧州草塘长官司为草塘安抚司,另设置瓮水安抚司。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平息了遵义杨应龙的"播州之乱",次年裁撤瓮水、草塘安抚司,设置瓮安县。另有文献记载,建县时除了瓮水、草塘2安抚司领地外,还有重安长官司领地(今黄平县境内),因此才有"瓮安"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1.
德江县位于铜仁地区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与娄山山脉交汇地带。东邻印江,南接思南,西南界凤冈,北抵沿河、务川。土地总面积2071.9平方公里。有汉、土家、苗等民族。德江之名,缘于明初设于思南的水德江长官司。元明德江地属思南宣慰司、思南府。清光绪八年(1882年),思南府属安化县迁至大堡(今德江县城),称安化县。民国2年(1913年),因原有水德江之名,将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为县名之始。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05,(18):55
在遵义地区属县中,余庆名入"边塞",而且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趋于"稳定",归入遵义建制.今余庆县境地,始置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2),但其历史则更早于此.唐乾符三年(876),以牂州属白泥、余庆两土司为校尉(其地即今县地);宋为绍庆府属羁縻小州;元置余庆州、白泥州,属播州宣抚司,"余庆"始作正式行政区划名称出现;明洪武十七年改余庆州为余庆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中置县后属平越直隶州而归贵州版图.  相似文献   

13.
遵义和播州     
周必素 《当代贵州》2024,(19):78-79
<正>“遵义”作为遵义地域曾经的建置名称,先后各异,但“遵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如湘江河水涓涓细流于历史长河中。要说杨氏,必须说遵义,更要说播州。遵义,包括乌江西北的大部分区域,秦以前为鄨国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废鄨国设鄨县。汉初以来先后属犍为郡、牂牁郡。东晋改隶平蛮郡。至隋,因中国统一,户口增多,始招慰置郡县。隋高祖开皇初,置牂州。隋炀帝改为牂柯郡,领牂柯、宾化两县。  相似文献   

14.
正继赤水市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县(市)之后,2018年9月,遵义市桐梓、习水、湄潭、凤冈四县实现脱贫摘帽,遵义脱贫攻坚连战连捷。2018年,遵义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要求,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09,(2):56-57
近年来,遵义市凤冈县着力念好“考”、“议”、“提”、“晒”、“评”五字诀,积极营造党内民主氛围。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09,(3):M0003-M0003
正安县地处黔北大娄山脉东麓、芙蓉江上游.国土面积2595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现有人口61万.与重庆南川区接壤,和遵义绥阳、桐梓、湄潭、凤冈、务川、道真县毗邻,距贵阳市280公里.这里蕴藏着自然的秘籍,延续着绿色的神话,演绎着黑北灿烂的文化,洋溢着高原深闺的万般风情.  相似文献   

17.
黔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期间,在毛泽东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接关怀指示下建立的。黔北革命根据地的区域包括现在省直辖委托遵义市代管的赤水市、仁怀市和遵义市所辖的红花岗区、遵义、绥阳、桐梓、习水、湄潭、凤冈、余庆、正安、道真、务川等县,根据地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当时人口约200万  相似文献   

18.
“铜江大小水争流,一石中央静若浮。”发源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南麓的大江和发源于梵净山东麓的小江,在贵州省铜仁市城南江宗门外合流。碧波荡漾的双江汇流处,江心巨石突起,高出水面十多米,面积486平方米,这便是铜岩。 相传元朝时有渔人潜入岩底,“见岩足如鼎,中有铜范三教像”,“挽而出之”,“铜岩以此得名”。两江在此合一,因此叫铜江,朝廷“以司治有古铜人三”,而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铜仁长官司。铜仁由此定名,后或设  相似文献   

19.
万山特区位于铜仁地区东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南麓。东南邻湖南芷江、新晃,西界玉屏,北接铜仁等县(市)。土地总面积338.4平方公里。有侗、汉等民族。万山之名,源于大万山,筑于万山丛中之城,以山得名。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大万山等处军民长官司。清光绪六年(1880),移省溪长官司到万山,万山易名省溪长官  相似文献   

20.
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这块曾经不被打扰的世外桃源,孕育出了武陵山区一朵艳丽的文化奇葩——土家山歌。2012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文艺.贵州行》栏目播出了"沿河土家山歌"纪录片。她从历史深处走来沿河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涪陵、永宁、汉夏县,魏晋南北朝属涪陵郡,北周属费州,隋置务川县,唐置思州,五代属黔州后归于楚,宋属思州。元置沿河祐溪长官司,明清沿袭。民国三年(1914)置沿河县。1986年改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这块曾经不被打扰的世外桃源,孕育出了武陵山区一朵艳丽的文化奇葩——土家山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