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历13年风雨,如今已长大成人。深圳建设成就巨大,然而,深圳为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提供的宝贵经验,其重大意义绝不亚于创建一座新的都市。本文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焦点,从新的角度重新观察、认识深圳,雄辩地证明,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的英明。  相似文献   

2.
正1979年深圳蛇口填海建港的开山炮声响起,中国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作为实践者和受惠者,见证了深圳在这40年里的发展成就,从昔日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成为如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总结深圳这40年里的经验做法,有很多因素共同起着化学催化的作用,但有一个"核心引擎"不容忽视,那便是法治。当年中央是在政策和法律法规都不明确的背景下提出设立经济特区,而深圳在改革之初为了谋求快速发展,有些做法难免会冲破当时法律的禁区,这是在有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3.
深圳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创新优势,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是新时期深圳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要求深圳把深化深港合作作为推进国际化的突破口,增创新优势,率先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毗邻香港始终是深圳发展的最大优势,深港经济融合,优势互补,就能增强香港对外辐射功能和深圳对内辐射功能,发挥香港资本主义市场体制和深圳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两种资源的作用.所谓国际化程度,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参与程度.在国际贸易中,深港经济合作区将会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影响重大的经济区域.本人结合在中央驻港机构工作时的一些认识,就新时期如何学习香港、服务香港,提高深圳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深圳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铺平了广阔的道路.第一阶段从1999年8月至2000年11月,初步勾画出一个示范市轮廓;第二阶段从2000年11月至2008年3月,明确提出了实施纲要;第三阶段从2008年3月至今,提出要在经济、文化、社会、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并提出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深圳将继续成为改革创新的开路先锋,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深圳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战略目标.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了深圳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国际化城市有诸多发展模式,比较而言,深圳与洛杉矶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太平洋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都是各自国家的制造业中心,都有移民城市的特质,其崛起都得益于特殊的历史机遇,但都不是传统的中心城市.洛杉矶从一个远离美国经济中心的小镇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成为太平洋经济圈中重要的全球性城市,较之其它城市,其成功经验更值得深圳借鉴.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创业的目标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用十五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进行第二次创业,把深圳建设成为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的宏伟目标。深圳的第二次创业,从时间跨度看,与第~次创业时间差不多(15年),即从1996年“九五”计划开始至公元2010年(为留有余地又加提“或者更长~点时间”)。从实现目标看,是在第一次创业基础上的一个大飞跃。第二次创业,要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基地(高新产业基地)、四个中心(区域性的金融、信息、商贸、运输中心)及一个胜地(旅游胜地)”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5,(34)
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建,从深圳算起已经过去15个年头.在庆贺深圳特区15周岁的日子,回顾特区走过的道路和成就,展望一下特区未来发展的前景,也许是有意思的.深圳,原先只不过是一个边陲上荒僻、落后、真正称得上是“一穷二白”的乡镇,但划为经济特区的15年间,这块3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发生了巨变,国民生产总值每三年翻一番.业总产值每两年翻一番,别的地方“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已是了不起的“腾飞”,深圳却是一年一大变.现在,深圳已经成为拥有300万人口、几万家工商企业的著名现代化城市,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560亿元,工业年总产值638亿元;论城市综合实力,深圳目前已是仅次于沪、京、津、穗而居全国第五位、连最保守的人也不能不承认中国人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的现实极具说服力地证实,中国共产党独具匠心创建经济特区的政策正确和伟大.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 ,“十五”时期 ,深圳要达到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笔者认为 ,要实现这一目标 ,今后五年当通过人才引进、培养、配置、使用、服务等五大机制的创新 ,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一、推进人才引进机制创新 ,建设人才集聚中心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吸纳人才是深圳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新世纪里 ,要进一步改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机制和环境 ,使深圳成为全国优秀人才的荟萃之地、集聚中心。1 修订吸引人才政策 ,加强人才引进的宏观调控。修改、完善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9.
深圳的确让人感到新奇。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10年来,她以一系列超乎寻常的举动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7月,我们再临深圳,于街头巷尾看见听到不少新鲜事,随笔录下。或许人们可以透过这些见闻,对这座特区城市增加一层理解。  相似文献   

10.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成功典型。它在短短的 2 0年时间里 ,利用国家所赋予的优惠政策 ,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 ,经过自身的奋斗 ,由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 ,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和神话。深圳的发展历程有大量的经验值得总结、借鉴。研究深圳金融业的发展 ,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深圳已进入依靠自身力量、依靠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深圳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进出口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区域性经济中心。其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整整34年了.然而近几年来,中国是否应当走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有人认为:中国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应当首先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让资本主义有一个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时期,然后再搞社会主义.他们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犯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社会主义是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呢?我们还是用历史本身作出回答.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堵住了中国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我们伟大的祖国,曾经是一个历史悠久,创造了高度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家,然而她在近代落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总结提炼了我党90年的成就,即"三个中国特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圳被公认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探索者,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深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深圳作为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创立的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经过近 2 0年的发展 ,成功实践了邓小平理论 ,展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江总书记 1994年视察深圳时 ,希望深圳在新的历史时期 ,“增创新优势 ,更上一层楼”。今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 ,江总书记提出广东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最近 ,省委提出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要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深圳要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市的奋斗目标 ,这表明了党中央、省委对深圳经济特区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 ,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市”研讨会近日召开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市”专题研讨会 1999年 12月 15~ 16日在深圳召开。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 :原中国证监会主席、深圳市政府高级顾问刘鸿儒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黄丽满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院院长李本钧 ;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梁桂全 ;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李明华 ;中山大学哲…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8月 2 6日 ,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2 0周年的光辉节日。2 0年 ,弹指间 ,深圳已从一个边陲小镇一跃而为南中国海边的耀眼明珠 ,一个举世瞩目的欣欣向荣的现化化都市。到去年底 ,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大中城市第 6位 ,人均GDP居第 1位 ,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 7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第一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首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 4 0 .5 %。更重要的是 ,深圳 2 0年所走的道路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深圳 2 0年的辉煌 ,是社会主义的辉煌。 2 0年来 ,深圳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 ,在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5,(52)
在即将告别1995年的时刻,人们欣喜地获悉:我国于1980年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宏大战略目标,已于今年——1995年提前5年实现.这是中国发展建设史上一个伟大的胜利.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在短短15年间使国民经济呈现如此快速的增长,这在当今世界上有过吗?没有.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英明的、正确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和各项有关改  相似文献   

17.
深圳经济特区自1980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5年的不平凡的历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深圳建设15年的历史经验,分析特区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对于我们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实现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方面,应当充分肯定,特区成立15年来,深圳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供配水、电力、道路、通讯、港口、机场、火车站、口岸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深圳成为国内投资环境最好的…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过18年的建设,已从过去的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的一座新兴城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深圳正面临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深圳定位为经济中心城市,对特区新优势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把深圳建成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这一新定位,无疑给处于“特区中的特区”──福田保税区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圳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中,福田保税区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能否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支撑点?本文集中对这些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19.
厉有为同志在不久前召开的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上,代表市委向全市人民提出了进行第二次创业,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宏伟战略任务,标志着深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创业离不开干部。第一次创业,我们把培养选拔干部放在突出的位置,建立了基本适应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干部队伍,特区的事业突飞猛进,只用了短短十五年时间,就把一个昔日的边睡小镇建成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城市。第二次创业,再用十五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使深圳成为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区域性金…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深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当前,深圳正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挥排头兵和示范带动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公务接待工作作为日常政务活动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深圳的窗口和形象,更是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桥梁和纽带,新时期新阶段,赋予了公务接待新的任务和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