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土地平面开发模式逐渐转变为立体开发模式的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其使用权管理相关的诸多问题没有被妥善处理,尚欠缺系统的城市规划法律规范。笔者基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之法律缺陷,借鉴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立法经验,拟对开发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城市容量不足以及交通拥挤不畅等问题也伴随而生.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化的双重需求,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地下空间使用权的相关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通过对地下空间使用权概念界定、法律性质以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对今后立法过程中所需完善之处提供分析依据,并提出相关立法应当在明确地下空间使用权概念规定、统一地下空间使用权范围标准、确立地下空间使用权取得方式、规定地下空间使用权登记规则、明晰地下空间使用权环保理念五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传统理论研究“土地法”,而近些年来,随着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深入,各国开始探讨“空间法”.对城市地下空间权利性质的研究,我国学者有不同观点,典型的有“空间利用权说”、“空间基地使用权说”、“空间所有权说”.应该说,城市地下空间所有权具有独立性,是一项独立于土地所有权之外、与土地所有权相关的不动产物权.  相似文献   

4.
李杨艺 《法制与社会》2013,(29):167-168
我国《物权法》承认土地空间权的存在,但没用赋予空间权独立的法律地位。我国城市的土地权利系统包括国家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日本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设立了地上权,包括普通地上权和空间地上权。借鉴日本的做法,我国立法应当将土地空间权视为独立的物权,将空间利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别予以规定,我国的城市土地的权利系统由国家对土地和空间的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空间利用权构成。  相似文献   

5.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本质上属于不动产用益物权,其设立、变动与抵押必须经过登记,并通过公示以表彰权利存在的状态,维护交易的安全。科学合理的登记规则是土地立体利用至关重要的前提。通过分析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现状和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空间权的登记规范,可构建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制度,以解决土地分层利用制度实施中的相关课题。  相似文献   

6.
土地上下空间使用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上下空间的使用权具有不同的名称,其中包括区分地上权说、分层地上权说和空间权说。我国理论界采纳空间权说。对于土地空间使用权的法律性质学界也存在争议,有人主张独立物权说,也有人认为不是独立的物权,而主张综合权利说,也有人否认独立权利的观点,认为应包括在建设用地使用权中。土地空间使用权的客体应该是独立于土地的空间,空间也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视为不动产。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16日颁布的《物权法》中规定了地上和地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这说明我国在《物权法》中以建设用地所有权的形式对空间使用权作出了规定。但这一规定是原则性的,不能达到应用于实践的目的,因此需要学习在空间权方面走在前面的外国的立法例,以构建我国的空间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开国 《现代法学》2006,28(2):12-20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利弊参半、成功与不足并存。在使用权设定方式、使用权期限届满的法律后果、土地使用权人迟延开发土地和改变土地用途的法律后果以及土地使用权人之空间权等问题上,现行立法和《物权法(草案)》的有关规定均有缺陷,应当从我国城市土地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出发,以党的“三个代表”、“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和马克思的市地级差地租理论为指导,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正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内容,在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依据上,上位法顶层设计阙如,政策性文件指导实践先行,本土经验为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提我国目前施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二元化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即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这一制度是我国国家性质和历史变迁的产物,而派生于土地所有权之上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财产属性的体现,在我国现实语境下所有关于土地制度的讨论,本质上都是关于土地使用权制度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拆迁是政府利用公权力收回公民的土地使用权,取得其私有财产的征收行为.征收权的实施必须由合理、正当的程序进行制约,避免权力滥用侵犯公民权益.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征收程序,指出我国大陆地区城市拆迁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拆迁程序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涉及的土地使用权的补偿状况及其法律属性进行分析,指出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明确,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纠纷与矛盾,因此在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应明确规定对被拆迁人享有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补偿,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具体操作标准,以尽快改变对依附于房屋所有权的土地使用权被无偿剥夺的不合理状况,对被拆迁人进行土地使用权价值的补偿。  相似文献   

12.
小产权房与集体土地利益归属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分配小产权房与集体土地利益.本文以农村集体土地权利秩序为出发点,首先确定了集体土地权利归属这一前提,继而主张应废止限制集体土地自由向城市流转的规则,并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思路,即确定小产权房与集体土地法律关系和存续保护优先.本文认为应允许农民或集体自由出让建设用地与农用土地;统一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小产权房与土地之间确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关系;在小产权房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上,采取存续保护优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困惑与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千帆 《中国法学》2012,(3):178-190
本文从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比较分析出发,论证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可行性与必然性,纠正了1982年宪法一夜之间将城市私人土地"国有化"的简单化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不仅违背了尊重人权、法治、公正和市场规律的宪法精神,而且已经在实践中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所有权是可以分割的,名义所有权完全可以和实际使用权相分离。文章认为,对于城市"国有土地","全民"所有权只能是一种名义所有权,1982年宪法关于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规定并未剥夺任何个人或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4.
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利明 《法律科学》2007,25(2):117-128
空间权是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空间权可以与建设用地使用权相分离,成为一项独立的物权.当土地所有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发生分离之后,并不意味着空间权完全归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土地所有权人也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对空间利用的权利.空间权归建设用地使用权支配的范围是有限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支配,而超出的支配范围由所有权人享有,并由所有权人进行支配.因而,对土地上下的空间,只要未予明确的,剩余权利都应归所有权人而不是使用权人享有.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法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地下空间利用的快速发展期,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了不少问题和隐忧,十分有必要建构地下空间利用法。我们要建构地下区分地上权法、地下征收征用法、地下登记法、地下建设基准法、地下空间规划法、地下空间利用促进法、大深度法、地下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法等。在建构的进程中应该走综合化的道路,尽量中央立法和复合立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从来都是属人的城市空间,属人的城市空间必然内蕴着幸福与否的伦理品性的判别.从居住、家庭、社区三大城市空间的幸福感培育中,才必然产生幸福的城市空间,从而完成生活在别处向诗意栖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职权主体法律适用问题有关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规定主要散见于《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根据这些规定,行使收回职权的主体既有县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拆迁是政府利用公权力收回公民的土地使用权,取得其私有财产的征收行为。征收权的实施必须由合理、正当的程序进行制约,避免权力滥用侵犯公民权益。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征收程序,指出我国大陆地区城市拆迁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拆迁程序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进入土地立体利用的高速发展期,《物权法》第136条第一次以立法方式对空间利用权问题进行规定.但此规定对于实践中极为复杂的土地分层利用显得过于单薄,无法解决在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本体问题出发,试对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客体范围界定,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定,权属登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详加分析,最后对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完善提出自己不成熟想法,以期对理论与实践有些许裨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房屋交易日益频繁,出现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象,出现了众多"小产权房"。"小产权房"虽然没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但是由于其价格低廉,颇受部分城市购房者的青睐。这样,就必然涉及到一个新的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本文介绍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立法沿革及其现状,并提出了细化立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