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的“民工潮”涌人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流动人口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绝大多数.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进城务工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的问题.只能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于是,一个新的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产生了。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法定监护的缺失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以致出现了如厌学逃学、学习成绩欠佳、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现在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文章力图在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做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父母,“留守儿童”及其委托抚养人和学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古话,“养不教,父之过”。“生而不养”,折射出了父母责任的缺位。防止留守儿童被“只生不养”,首要责任在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家庭。为此,从国家层面制定制度,划定“只生不养”的法律法规红线,甚至于对“只生不养”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处罚,确实非常必要。因为作为留守儿童监护的第一责任人,他们的教养责任不单是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物质生存保障,更重要的是给予情感呵护和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或由爷爷奶奶照顾,或由亲戚照顾,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乏,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表现出自卑、胆怯、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各级教育机构要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是决策者始料未及的。难道这些孩子还要无奈地离开父母,返回农村再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新宁县在抓未成年人教育中,关爱农村“留守孩子”,探索出“代管家长制”等管理教育“留守孩子”的成功经验。一、“代管家长制”产生的缘由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孩子”。这些“留守孩子”由于远离父母,虽有爷爷奶奶或亲友照顾,但成长环境令人担忧,逃学、旷课、沉溺网吧、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他们的生活和教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无论是“留守孩子”,还是有“留守孩子”的家庭,甚至整个农村社会,都迫切希望有关部门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把这些“留守孩…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6):32-32
在我国中西部的很多地方,如四川、河南、安徽等劳务输出大省,当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出外务工时,留在家乡的孩子们就被动地成为了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0多万,全国每5个孩子就有1个留守儿童;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也在增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推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留守子女”,这些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仅四川省就有三百万留守子女,缺少父母呵护教育的孩子,生活、思想、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郫县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现状,找…  相似文献   

9.
徐元芳 《当代贵州》2014,(17):52-52
正春节后,黔东南州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又踏上行程,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很多孩子又开始与父母分别,成为留守儿童。为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贵州移动黔东南分公司经过对全州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后,在全州启动"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室"建设。5月1 5日,记者走进"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室"示范点的丹寨县扬武民族小学,探访这里的"留守儿童之家"。  相似文献   

10.
张琢  孟广霞 《新长征》2011,(8):46-47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其无力解决子女进城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其身心、学习、成长都出现了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固镇县"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我想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湖北省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这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也是农民较快增收的重要渠道。但由于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谁在照顾这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这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众多.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应引起各级相关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只有全面认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民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迅猛增长,目前已有1.2亿,其子女已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未成年人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留在农村家乡,跟随祖辈一起生活,即留守儿童;另一部分则是跟随父母或其它监护人来到城市,即流动儿童。本文所称“流动的花朵”,指6到14岁(或7到15岁)随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或暂住半年以上且在上学的流动儿童,不包括学龄前儿童和失学儿童。  相似文献   

16.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15):42-43
正201 3年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约为240万人,在校生留守儿童为98万人,学龄前留守儿童约150万人。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是我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发力,留守儿童的明天才会更美好。高尔基曾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全社会只有用心去关爱留守儿童,他们才能感受到温暖,并融入到社会爱心大家庭中去。留守中的亲情"失联"息烽县黑神庙中学图书阅览室里,张欣正聚精会神地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九年级的张欣家住息烽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经商的党员群众不断增多,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的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面临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百色驿站”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大约有1.2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除了一部分随父母进城,在就学、生活等方面遇到各种困难之外,还有近3000万人留在农村,被人称为“留守儿童”,他们的处境尤其值得人们关注。亿万农民工进城,是当今中国一项伟大的历史事变。他们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在各项建设事业中功不可没。他们承担了城市中最脏、最苦、最重的劳动,自身也在新型的劳动中成长起来,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农村带回了大量的资金、信息和新的思想观念,为广大农民致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大量农…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考与运用》2006,(9):50-52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新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由于条件的限制又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而使他(她)们留在农村老家,大多数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养,如今在农村,这种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养孙辈上学的“隔代教育”现象相当普遍。7月初至8月底,我们组织专门力量,成立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调研组,采取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访问、抽样问卷调查、查阅档案等方式,对我市部分区县(自治县、市)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这种隔代家庭教育再度兴起,不仅深刻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而且产生了相当广泛的社会影响,正在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在中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一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小小年纪便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的成长环境令人担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学、犯罪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家庭问题,也不仅仅是“三农”问题,而是一个急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必然面临和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期特推出一篇反映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和对策的调研报告,以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