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非 《法治与社会》2011,(10):43-45
调查表明.我国逾六成家庭存在“啃老”现象。当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啃老族”的种种行为让社会尴尬。立法禁止“啃老”,是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还是立法泛化,将道德问题上升为法律?有识之士称,当下的民生压力,逼着许多年轻人必须“啃老”。那么,当前环境下,如何减少或减缓“啃老”现象……  相似文献   

2.
老槐 《公民与法治》2011,(17):15-17
调查表明,我国逾六成家庭存在“啃老”现象。当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啃老族”的种种行为让社会尴尬。立法禁止“啃老”,是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还是立法泛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以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啃老”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权益,一些地方相继制定了禁止“啃老”的法规。  相似文献   

4.
姚学谦  赵奇 《法庭内外》2014,(10):24-24
正近期,山东拟立法规定禁止恶意"啃老",引发网友热议。部分网友认为"入法不如入心""是否有必要""乌托邦式梦想";也有网友认为"禁止恶意啃老,传递立法善意""立法禁啃老是个好信号"。古话说"养儿防老",现在却变成了"养儿啃老"。不少已经成年甚至到了而立之年的人却还成天赖在家中,游  相似文献   

5.
贺琛 《江淮法治》2011,(22):24-24
孩子长大却不成人,仍赖在家里靠父母供养,或是生活所需皆向父母讨要,吃爸妈老本,这被形象地称为“啃老”。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指出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老养小”现象,而有30%左右的成年人正在啃老。此类人群正在逐渐壮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期话题我们就来聊聊这一日趋严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年轻人更多地选择投靠父母等老一辈,"啃老族"应运而生,由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引发了各种家庭甚至是社会矛盾,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利成为司法实践急需解决的难题。我国有关于老年人权利保护的法律大部分为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而对于啃老行为的法律规制更是少之又少,对于啃老行为的规制有利于更加全面保护老年人的权利。本文拟以啃老族为视角,采用中外对比的研究手段,通过对于啃老行为的规制探究,以探寻更加全面的保护老年人权利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魏晓雯 《中国审判》2010,(12):69-70
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张先生和女儿莎莎像往常一样,在同一个屋檐下开始了新的一天,可周末的闲暇并没有给他们带去轻松的时光。张先生“无情的计划”没有实现,而女儿还会继续留在他的身边“啃老”。  相似文献   

8.
张红卫  路芳 《政府法制》2011,(32):23-23
一个在家待业“啃老”的“90后”,居然仅仅因向父母要钱被拒绝,便通过放火烧自己家房子的方式报复父母。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9月20日审结了这起放火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张效瑜有期徒刑3年6个月。  相似文献   

9.
说法     
《政府法制》2013,(36):63-63
“啃老、很少回家、不给父母零用钱”是最不孝的三大行为。——重阳节期间,网友评出了最不孝三大行为。同时,网友还评出最孝顺三大行为:常回家看看、不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和常帮父母干家务  相似文献   

10.
王攸 《法律与生活》2011,(21):51-53
因一套未过户的房子,“80后”儿子与64岁的母亲对簿公堂:一方认为不孝子游手好闲、一味“啃老”,决定收回房子;一方提出房子是结婚时父母送给自己的,只是没有过户  相似文献   

11.
刚闻“常回家看看”拟入法.又见立法禁止“啃老”。在解决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时.法律成了“香饽饽”。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喜事,这起码说明建立法治国家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11,(22):24
编者按:孩子长大却不成人,仍赖在家里靠父母供养,或是生活所需皆向父母讨要,吃爸妈老本,这被形象地称为"啃老"。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指出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老养小"现象,而有30%左右的成年人正在啃老。此类人群正在逐渐壮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期话题我们就来聊聊这一日趋严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部《蜗居》真是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看得胆战心惊啊!想想一起毕业的同学,能买房的都是家里有点底子的,一套商品房整整花费了几代人的积蓄,面对“蒸蒸日上”的房价,你就是再不想“啃老”也不得不低头。家里底子薄,想积蓄点钱,攒个首付再买房,我看是别想了。  相似文献   

14.
年逾八旬的鳏夫,欲与照顾其生活的单身保姆再婚.担心家产旁落的“啃老”儿子对父亲的再婚百般阻挠,甚至私藏父亲的存折和工资卡.法院下达的一道禁止令为这段黄昏缘撑开了保护伞. 怒赶“啃老儿” 江苏人赵根旺,1932年出生,新中国成立前夕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赵根旺随部队到达新疆.1966年,在美丽的天山脚下,赵根旺迎来了自己的儿子赵建功.他期待儿子长大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5.
孔悦 《江淮法治》2011,(22):25-25
从《婚姻法解释(三)》中对夫妻间财产关系的清晰界定,到相关法规条例对“啃老族”的苛刻规定,不禁让我感受到如今法律的制定正一次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秩序提出挑战。诚然,那些早已成年却仍依赖父母的“啃老族”,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批判,也会遭遇被“啃老”父母的怨言.然而即使基于理想主义的良好出发点,在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刘鹏 《江淮法治》2011,(5):50-50
日前召开的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就《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跟一审的草案相比,修改稿增加了对“啃老”现象的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立法“插手”家务事是否适当,其利弊何在。本期“一家之言”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宗自贡 《检察风云》2005,(23):60-61
如今,一些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上中期的年轻人,有的不就业,有的在就业与失业之间不断游走。他们长大了却仍在父母家“打秋风”,吃老的、用老的。有人用“啃老”来形容他们的状态,戏谑地称他们为啃老族”。“啃老族”的出现,显现出一系列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子女“啃老”老父“出走”这是发生在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的真实故事。3个月前,王大爷从自家搬出,在该市大安区马冲口独自租房居住。面对家中的“啃老族”,王大爷说:我惹不起,可躲得起。王大爷和王大妈老两口都是机关退休人员,每月可从社保拿到2000多元。他们有一儿一女,都在…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星二代"吸毒事件时有发生,其父母有的奔走呼号忙着捞人,有的痛心疾首悔恨不已。其实,不仅是名人之后,普通百姓的孩子也存在娇生惯养的情况,比如子女不工作"啃老"的现象不少,更有子女因父母不能满足其过分要求对亲生父母大打出手,甚至动刀杀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母冰 《法庭内外》2011,(4):28-29
年过七旬的老父母失望之余要把"连自己也养不起"的"啃老儿子"扫地出门;年轻的妻子在法庭上哭诉丈夫"天天玩网络游戏,就知道让我回家向父母要钱",温情脉脉的亲情、海誓山盟的爱情在法庭上变得支离破碎。前不久,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的法官通过调研发现,该区家庭纠纷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年轻人"啃老"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20.
法眼看天下     
新闻:部分专家建议设立“袭警罪”,新闻:刘金国透露拟统一城乡户口,新闻:哈尔滨市政府“善意的谎言”失败,新闻:5年内将出台“物业税”,新闻:中纪委介入调查哈尔滨病人花550万医药费事件,新闻:法院判决:孙英杰服禁药是被他人陷害,新闻:八部委要求各地两年实现供热商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