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薛新国 《学习论坛》2006,22(1):72-75
如果说过去社会民主党都较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视国家对经济与社会的调节功能,那么现今社会民主党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强调国家只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掌舵者"而非"划船人".福利国家是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国家历史上,协商民主的理念及其实践像民主本身一样古老。由于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信仰以及代表了不同社会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体现出激烈的竞争性。随着协商民主理念的复兴,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中的协商质素不断增加,从而使得政党竞争与协商同时存在。西方国家政党具有竞争激烈有余而协商不足、政党竞争与政党协商相机更迭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民主党派对民主政治价值理念的追求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主党派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都是民主政治价值理念的追求者和实践者。对这个问题作一纵向的探讨,不仅可以加深对民主党派的认识,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同心同行的一个强大动力就是追求民主。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时期中,团结合作,谱写了为追求和实现民主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协商民主与现代国家治理高度契合。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们一定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以协商民主制度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互动发展,扩大协商民主的主体范围,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3,(4)
认识和建设中国民主政治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在中国社会土壤之上生长起来、已有长期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协商民主形式。这一民主形式呈现出的主导性、制度性及和谐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条件理论。这一理论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般规律,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和基本要求。这一理论内部既存在着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关联,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一致的民主条件理论。这一理论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般规律,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和基本要求。这一理论内部既存在着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关联,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认真分析、总结和发掘这一理论传统,对于指导我们现在的民主政治建设,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民主、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欣 《学习月刊》2010,(2):35-3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民主监督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民主监督是我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监督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人类共同的目标,民主制度是迄今为止可供选择的最为优良的政治制度。但是,民主并不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即使在实行"多数决"的情况下,民主自身也存在多数人决策水平过低、多数人被利用、多数人损害少数人利益等内在风险。正确认识民主理想和民主现实的差异,对于我们破除民主迷信、规避民主风险,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以及人民参与管理国家政权的最好组织形式。新中国建立初期山西民主建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有效地保证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廉洁高效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潘焕昭 《理论学刊》2004,1(11):28-32
中共二大提出 ,在中国首先要建立一个能够体现“国内和平”、“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民主自治”等实际内容的“真正民主共和国”。就中国共产党此时对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形态、政权形式、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及其实现方式、过渡性质等基本问题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阐述来看 ,这样的民主共和国还不具备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特征 ,但其中的某些思路和观点 ,可以说是构思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 ,阐述了新阶段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重点和切入点 ,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重要课题 ,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合法性是政党执政的基础。建国初期党在对民主党派的政策与实践活动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有效整合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获得了各民主党派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和利益认同,拓展了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巩固了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历史经验及其今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瑗 《理论学刊》2006,1(11):18-22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七十多年合作共事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离不开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要防止“清一色”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坚持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事的方针不动摇;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切实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加强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关于多党合作的今后走向,笔者认为,把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程序化建设目标;将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步伐相推进;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好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是当前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政府与人民群众在公共领域的合作,是有效防止政府脱离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本质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所揭示的这一基本原理,为防止政府脱离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提供了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17.
在各个时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建设进行了新思考,做出了新贡献。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民主集中制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上达到了新境界;二是在民主集中制内涵的界定上有了新突破;三是提出了加强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的新思想;四是在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上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构想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偶然提出的,更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着充分的实际根据和可靠的理论依据,是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9.
论"两个维护"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芳  陆卫明 《求实》2020,(2):4-12,M0003
"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当代体现,是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运用。从历史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对我们党和国家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从现实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伟大斗争的战略选择。深刻理解这三重逻辑的理论意蕴,是深刻把握"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以坚决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国家理论中的国家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受历史规律的支配,是历史性的要求;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全部历史;只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能够以社会的名义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以此来消灭阶级,使国家失去阶级统治的性质而自行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