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冬之际,笔到古城扬州采访,一下车就感受到扬州这座历史化名城的氛围,车站大厅里那电子屏幕上闪烁着:“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无赖二分是扬州”。在采访中,人们谈论最多、引以自豪、骄傲的古今人物,除了江泽民主席外,就是名的散家、诗人、学、民主斗士朱自清先生了。  相似文献   

2.
就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杨广经常在江都(扬州)城内摸着自己的头说:"好头颈,谁当研之?"当时,天下群雄并起,隋场帝却仍自顾自在扬州巡幸游乐,完全无意北返,他有时甚至对萧皇后说:"外间大有人图侬(我),然侬不失为长城公(陈后主),卿不失为沈后(陈后主妻)",并自嘲说:"贵贱苦乐,更迭为之。"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繁荣促进小说的兴盛。清代,扬州成为全国著名的重要商业城市,相应的产生了一系列有关扬州的小说,文言小说《扬州梦》则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它详细记载了晚清扬州的山水园林、市井百态、民间风俗、逸闻琐事,融入史学及梦意识,真实展现了当时生活在这个特定城市中的那一大群妓女、落魄文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城市繁华面纱下的种种败落景象,堪称是一幅晚清扬州社会风俗画。  相似文献   

4.
袁秋年 《群众》2010,(6):52-53
<正>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为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目标,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对内加强  相似文献   

5.
张娥 《淮海论坛》2013,(2):26-27
扬州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它是扬州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是扬州民营企业在工商业行为进行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重义尚德的价值观念.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开明包容的处世态度,以小搏大的务实精神,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富而思进的责任意识是扬州民营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扬州民营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对弘扬扬州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推动社会进步起着的积极作用。本文拟从扬州民营企业文化的社会价值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今年11月22日,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爱国者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朱自清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写道;"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文说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现在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巳自称为扬州人了;我比起他们更算是在扬州长成的,天然更该算是扬州人了。"扬州最为繁华的琼花路旁,竖立着一块"朱自清故居"的指示牌,沿着指示方向,就到了古朴小巷安乐巷27号,这就是朱自清故居。朝东的大门旁,一块深绿色的匾上,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了5个大字:"朱自清故居"。这是一所扬州传统的小四合院,进入大门有一门堂,三间两厢,甚为幽静。来到第一展览室,刚进门就看见一座用大理石雕成的朱自清头像,他举目昂视,脸上显露出愤怒和不安。看得出,朱自清对当时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忧心忡忡。无论是反对独裁,还是反对侵略,他都和广大师生站在最前沿。最突出的是1948年,美国一方面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扶植战败的日本,一方面又"援助"美国面粉。当时全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朱自清有严重的胃病,很需要这些面粉,但他仍然于6月18日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把配给证退了回去,并叮嘱夫人陈竹隐:"我们家...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 《群众》2011,(10):19-20
记者:扬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进入新世纪扬州提出了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名城”,近年来又提出了建设“精致扬州”。请问王书记,何谓“精致扬州”,提出建设“精致扬州”是基于何种考虑?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扬州市委提出了建设世界名城的目标,这是扬州人的"扬州梦",是"中国梦"的扬州篇章。我们要与时代"合拍"、与党政"同行"、与群众"共鸣",紧紧围绕建设世界名城这个"扬州梦",凝聚智慧、汇集力量、履职尽责,努力把人生价值释放到实现"扬州梦"、"江苏梦"、"中国梦"的实践中,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扬州篇章而努力奋斗。一、履行职能满腔热忱。满腔热忱才能谱写激情乐章。政协委员只有把荣誉和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历史文化场馆资源丰富。5.09平方公里的古城内,会馆遗址及经典民居老宅,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将古城扬州点缀得缤纷多彩、灼灼其华。一、会馆的由来及扬州独特的禀赋优势所谓"会馆",是明清之际易籍人在客居地建立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0,(5):F0002-F0002
<正>扬州是一座有着幸福底色的城市。去年底召开的中共扬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确立了"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  相似文献   

11.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11(2):76-77
古城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名,在2500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扬州境内河湖广布,水系发达,襟(长)江枕淮(河),中含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水域面积约占市域的四分之一.水是扬州的命脉,扬州古韵的灵魂,水环境既是扬州的经济环境,更是扬州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乾嘉汉学在清代学术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扬州学派则是汉学集大成的殿军。但是关于扬州学派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术流派,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这在学术史上殊为少见。本文从扬州学派的学术宗旨、思想渊源、学术特征、地域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了这一学派的存在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打造百座文博场馆"的城市,至今已有6年多时间。扬州出台了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成立了领导小组、聘请了文博专家负责规划项目的督查,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博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都关心文化博览城建设的良好氛围。扬州在打造文化博览城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其他城市的文博建设工作有着学习和借鉴的意义。扬州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内少有的"通史式城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重要指示,2006年5月,扬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文化博览城的重要决定,拉开了全面建设文化博览城的序幕,至今已有6年多时间。6年多的积极探索,扬州在打造文化博览城的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相似文献   

14.
扬州行脚     
王兆澍 《黄埔》2010,(6):60-61
儿时常吟咏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那时不懂其中的韵味,只是畅想那里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后来曾在70年代夏天、90年代冬天前后两次去过扬州,今年有幸与诸多亲戚于三月间第三次赴扬州一游,终于有机会领略三月扬州的魅力了。  相似文献   

15.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提起扬州,人们总会在诗词之中一窥它的风采,毕竟这“淮左名都”在历史的岁月中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今,“逢人犹说好维扬”的时代更续写出新篇章,从文化到经济,从教育到科技,现在的扬州显示出愈加不凡的实力,而扬州残疾人事业亦成绩斐然。这里的残疾人工作有声有色来源于扎实,可见,扎实并不普通,因为扎实之后留下的是一份持久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石艳艳 《求索》2007,(10):174-176
在中国封建社会行将没落的清代,思想禁锢较前朝更为森严,这一现状有悖于文学艺术的自由审美规律,但此时在远离政治中心的扬州却出现了异常活跃的文学艺术活动。除了创作者自身的追求与能力、作品的丰富与优质外,还得力于扬州盐商根据自己显赫的身份地位与独特的兴趣爱好,确立本阶层在文学艺术活动中的传播者地位有关。在改变了“商人重利”这一传统形象的同时,也于无形中冲击着现实的文艺创作实践、扩大了扬州文艺活动的影响。这对当代文艺传播活动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梦幻扬州     
扬州有着月的静谧,梦的情调。月光、杨柳、小桥、流水、古巷,使这座春秋古城始终弥漫着小家碧玉般的圆润之气。  相似文献   

18.
江厚昌,扬州人,黄埔16期生。1985年2月,江厚昌从扬州无线电元件三厂退休,广陵区委请他担任钞关居委会主任一职。1991年抗洪救灾,他舍小家,保大家,日夜工作在一线。1991年,扬州的梅雨天气一下子延长了一个多月。雷声在云层间轰鸣,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暴雨、大雨、中雨、小雨循环不停。6月29日以后,总降水量超过常年6倍。"奇怪,这雨怎么就停不下来呢?"中午,江厚昌看着玻璃窗一行行往下淌的雨水自言自语地说。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扬州市委统战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中推动“同心”实践,为推进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三个扬州”和世界名城建设凝心聚力,谱写出一曲曲“同心谋发展,合力促和谐”的生动乐章。  相似文献   

20.
袁丹 《友声》2014,(4):40-42
<正>迈克尔·伍德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纪录片制作人,制作的《印度的故事》等百余部历史文化纪录片已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播放,影响很大。见到迈克尔·伍德是在今年2月,他受英国广播公司委托率摄制组到扬州市拍摄《中华的故事》纪录片。当天小雪,天气有些湿冷,迈克尔高兴地说跟他家乡的气候很像。得知我是扬州本地的陪同人员,迈克尔立刻眼睛放光,握着我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