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振兴吉林经济,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机遇,紧紧抓住市场对加工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努力做大做强以玉米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农业资源大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新路。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立农产品加工业战略地位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近几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02年以来,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2006年预计增长30%。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成长,有力地推动了全省…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加工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延长农业生产加工链的重要构成部分。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产业的源泉来自于活跃产业之中的企业,要提速兵团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基于兵团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的分析研究,探寻提升兵团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一、思南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一)农产品加工业总量规模小,"三少"现象突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在全县工业发展格局中,无论是企业个数和规模,还是从产值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来看,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思南县农产品加工业不仅精品少、科技含量低,而且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有量少。(二)企业管理滞后,尚未形成产业链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未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粗放经营,高投入、高成本、低产出的"两高一低"企业发展格局还没有被完全打破。农产品加工企  相似文献   

4.
《求是》2006,(19)
近年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河南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05年,河南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达3200万吨,肉类加工能力390万吨,均居全国首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销售收入2283.5亿元,占全省工业的23%,居全省工业各行业之首,成为河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加强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产粮大省,如何实现农业大省的发展与突破,是省委始终在探寻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振兴吉林经济,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机遇,紧紧抓住市场对加工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努力做大做强以玉米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农业资源大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加工业: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明林  喻林 《求实》2005,(6):92-94
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是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的必然选择,而且对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有着重要而直接的意义,这决定了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很薄弱,我们应该按照党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7.
宋晓丹 《奋斗》2020,(3):31-33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农村、农民和工业、城市、市民的一个大产业,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黑龙江省计划到2022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做成黑龙江第一支柱产业。五大理念的提出,消费结构升级,高新技术的不断变革等为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何飞 《学习月刊》2014,(14):128-128
枣阳市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要求,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力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市,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07,(6)
2006年,白山黑水捷报频传,勤劳、勇敢、睿智的吉林人开创了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卖粮难"已成昨日,产业化经营渐入佳境;种植业调整已成共识,养殖业走向品牌化;劳务输出渐成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力越来越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农村分业经营、集约经营格局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的力度不断加  相似文献   

10.
《学习月刊》2009,(6):52-52
近几年来.宣恩县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86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18%。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状况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推动达州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达州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加快达州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要从产业优势、农副产品深加工环节、农产品加工集中园区建设、新工艺技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中的应用、名牌战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方面着力探寻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07,(3)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振兴吉林经济,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机遇,紧紧抓住市场对加工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努力做大做强以玉米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蚌埠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怀远县找郢乡“白莲坡”贡米、五河“汉白玉”贡米、怀远“雁湖”面粉、“雪雁”挂面被评为全国知名品牌;全市有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84家,21万家农户从事工副业,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人占乡镇企业业务工人数的80%以上(如找郢乡有2915人从事乡镇工业,其中有2615人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是企业最多、参与人数最多、农民最熟悉、最易深入的领域。但从全市年人均收入2740元情况看(2005年年底数),其中1900余元为种植各种农产品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一、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加工水平和效益,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农产品加工业是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有"1.5产业之称"。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可以大大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对减轻农村土地的负荷,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殖,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分工,并通过"龙头企业"对农户提供信息、供应生  相似文献   

15.
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已经初具规模。当前影响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企业整体竞争力偏弱,企业融资难,企业家人才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等几方面问题。今后一个时期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实施资金拉动、项目带动,品牌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把长春市打造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6.
许伟  刘强  程世根 《江淮》2011,(3):31
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是安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在这样的整体格局中,农业产业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的历史使命。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安徽工业的支柱产业。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3687.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0.54∶1提高到2010年的1.1∶1。农业产业化促进龙头企业集聚。  相似文献   

17.
高效农业——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效农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名优特产品;抓好科技的应用、普及和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和营销队伍,努力打开农产品销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兵团八师农产品加工业与我国内地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带动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八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要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八师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八师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而为应对这些问题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贺满明 《共产党人》2004,(11):28-29
2004年是大银川城市重心西移、布局调整的关键之年,也是金凤区整合经济资源、建立经济发展新体系重要的一年。银川市金凤区将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优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银川市“兴工强市”动员会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目标,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家庭工业为突破口,狠抓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招来一批,稳住一批,扩张一批,培育一批,不断壮大机电一体化、特色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鼓励引导失地农民发展小商品加工制造业,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工业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是地处中国西部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在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贫困面较大 ,高新技术产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均少于陕西、四川等省区的许多现实问题。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还必须以资源为依托 ,以国内国际市场为导向 ,在规模、技术、市场三重对接的基础上发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 ,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对外贸易。本文仅对农产品加工业做一研究和分析。一、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可从其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 )优势分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