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Bethany Spielman 《The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1995,23(2):136-142
3.
4.
5.
6.
7.
8.
一些国家由于不信任法律的专家———法官 ,所以将审查证据的权利交给了不具备法律知识的陪审团。我国没有陪审团制度对法官的制约 ,全部查明事实 (即审查证据 )和适用法律的权利都由法官行使 ,这就要求我国的证据立法应当从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据资格、明确证据标准问题、证据的证明力问题、质证问题等方面给予完善。 相似文献
9.
2006年6月26日,某地高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的刑事审判庭与公诉处共同召开商业贿赂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并形成了会议的书面成果——《研讨会纪要》。随后,该《研讨会纪要》正式以文件形式下发,作为司法实践中惩治“商业贿赂犯罪法律适用”政策意见。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破坏了现行的司法解释体制;在刑法领域,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特别是其中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相似文献
10.
Baby K: Medical Futility and the Free Exercise of Relig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tephen G. Post 《The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1995,23(1):20-26
11.
Mildred Z. Solomon 《The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1993,21(2):231-237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颁布后,案例指导制度再次成为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当前各界对案例指导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基本达成一致,但对案例指导制度中的若干核心问题仍有不同看法。宜将指导性“案例”定位于指导性裁判、裁判要旨、法理解析这一有机整体。案例指导制度不仅应该满足最起码的裁判“指导”作用,阐明法律具体内涵及其正确适用,而且要起到准司法解释的作用,发挥事实约束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速裁程序适用过程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速裁程序本身也是简易程序的一种,但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并没有对速裁程序的明文规定,有关速裁程序的规范化运作等一系列问题还处于司法实践的探索之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亦各有不同.人民法院推行速裁程序顺应了公民平等接近司法权利的要求,是实现司法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路径,是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相互协调的体现.规范我国民事速裁程序必须明确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范围、速裁审理的组织机构、速裁案件的审判模式、法官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协调,对速裁程序的司法救济,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的收费标准,加强对速裁程序运作的监督与管理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