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篮球鞋的鞋底多是模压胶底,其外底的花纹形态规则,在穿用过程中形成的磨损特征明显。多数案件中,可以利用现场鞋印中反映出来的磨损特征与嫌疑鞋进行比对检验,以确定现场鞋印是否为嫌疑鞋所留。如果现场鞋印清晰完整、磨损特征反映较好,比对检验工作比较容易完成。但如果作案人穿的篮球鞋是新鞋或者较新的鞋时,鞋底磨损特征不明显,比对检验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篮球鞋印痕中反映的底部外观缺陷特征进行比对检验,对嫌疑鞋进行排除或认定,为侦查破案提供依据。1篮球鞋底部外观缺陷特征形成的原因篮球鞋的生产工艺一般是胶粘成…  相似文献   

2.
植物物证检验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 ,检验案犯无意间带走或留在现场的植物叶片、果实、斑汁、花粉等植物物证 ,对确定嫌疑人与犯罪现场的关系 ,认定或排除嫌疑人常起到关键作用[1] 。本文作者就植物物证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及不同植物物证检验方法的应用作一综述 ,旨在使植物物证在法庭科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 ,能为侦察破案和司法审判提供线索或证据。1 植物物证检验在法庭科学实践中的作用1 1 植物物证用于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在刑事案件中 ,对从嫌疑人处提取的植物物证和从犯罪现场提取的植物物证 ,通过植物种类的鉴别和同一认定 ,认定嫌疑人 ,从而为审…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命案现场的勘验、分析,推测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目的,刻画犯罪嫌疑人,为侦查指引方向;提取并检验现场微量物证为确认犯罪嫌疑人及认定犯罪事实提供依据。探索命案现场勘查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以非机动车中发展较快的自行车为例,基于从事故发生接触碰撞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等上面提取和检验得到的微量物质交换及其表面附着物等证据,提出了认定嫌疑车辆的方法,通过大量相关资料、事故现场案卷以及一些典型案例,将现场痕迹检验鉴定方法进行分类和汇总,主要分析、阐述车辆痕迹方面问题,进而重现事故现场。这为判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行驶状态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提高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5.
1案例2006年7月北京市某区发生一起入室杀人案,死者为女性(21岁),经法医尸体检验,鉴定为外力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提取以下五种生物检材并进行检验,现场插线板所连接电线上潜在的人体脱落细胞、死者指甲末端、死者阴道棉球拭子、死者心血和犯罪嫌疑人静脉血。用去离子水湿润的无菌脱脂棉,反复擦拭插线板所连接电线,小体系Chelex法[1]提取电线擦拭物和指甲甲缘附着物的DNA,用两步分离法去除阴道棉球拭子女性成分后,显微镜检,仅检见一个精子,用酚-氯仿法[2]提取精子DNA。PCR扩增采用PowerPlex!16System试剂盒(Promega公司美国),并用ABI-3…  相似文献   

6.
正电击损伤程度取决于电流的种类和强度、电压、人体与导体的接触方式和人体的电阻等因素,其中电压为主要因素之一。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伤害越重。笔者检验一起不慎高压电击死亡的案件,仅右手损伤较重,而其他损伤却不明显。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雷某,男,29岁。某日下午在水渠边钓鱼时,鱼竿不慎碰到10kV电线上触电身亡。现场提取的抽拉式黑色钓竿已断为4节,断端伴有烧灼痕。  相似文献   

7.
正1案例资料1.1案情摘要2014年某日凌晨2时许,某村民刘某家被人发现起火,现场勘查中发现刘某妻子靳某及其儿子刘某某死亡,刘某因烧伤送医院抢救治疗无效死亡。1.2尸体检验靳某:颈部缠绕绿皮铜芯电线,右颈前打结,颈部索沟闭合,宽0.8cm,长28cm。尸体大部烧焦碳化,残留尸段长150cm,右足剩余袜子残片。解剖:残存头皮未见损伤,两侧颞肌无出血,颅骨无骨折。硬膜外有10cm×8cm热血肿,硬脑膜无破裂、硬膜下未见出血,脑组织未见损伤,颅底未见骨折。颈部大部烧焦炭化,残留气管内无烟灰炭末。胸腹腔脏器大部烧焦炭化,心脏前侧烧焦炭化。肝左侧凝固,右侧烧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笔者利用DNA检验方法,对3例杀人案件中食剩的水果残核进行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案件简介案例1 2002年10月14日,宁波北仑发生一起杀人案,受害人叶某被人用木棍击打致死。对现场提取的食剩的桔瓣进行DNA检验,确证该桔瓣为死者叶某食剩所留。案例2 2003年4月24日,王某被人杀死于宁波北仑一旅馆内。现场提取小半个梨、梨核、梨皮,经DNA检验,认定梨核系死者王某食剩所留,小半个梨为一男性食剩所留,该男性与死者阴道拭子中精子基因型同一。后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贺某,认定现场小半个梨上DNA即为犯罪嫌疑人张某食剩所…  相似文献   

9.
液体痕迹,是属于交通事故现场中地面痕迹的一种。通过对事故现场的液体痕迹发现、采取与对其种类、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检验,就能够为鉴别嫌疑车辆,追踪、堵截和认定肇事逃逸车辆,提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0年9月3日,韦某(男,42岁,残疾)被人发现死于家中,颈部缠有白色电线、白布,旁边有木棍1根,上附暗红色斑迹。现场卧室内凌乱,床上有被人翻动过的枕头,枕头拉链被拉开。死者家中的香烟丢失。初步分析认定该案属于入室抢劫杀人。对现场  相似文献   

11.
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从研究到推广近10年,在侦破案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解决了不少疑难足迹检验问题和一批多年积案。地方一些同志通过钻研用该项技术破案立于功受了奖。在该项技术推广过程中,各地痕迹技术人员,不仅掌握了该项技术,而且发展了该项技术。大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是一项认定人身的技术。该项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现场足迹利用率,扩大了检验范围,解决了犯罪分子作案后销毁作案鞋子的检验难题,为建立现场鞋印档案、串并案件、认定身源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检验1.1检材实际案例中提取的电工胶带3份,其中1号检材为某敲诈案犯罪现场(办公室)内针孔摄像头上缠绕的电工胶带;2号检材为某持枪抢劫案现场提取的碎裂枪头碎片上缠绕的电工胶带;3号检材为某爆炸案现场提取散落的电线末端上缠绕的电工胶带。1.2检验方法样本提取分别将上述3份电工胶带与缠绕物体剥离,各剪取0.5cm×1cm大小,置于1.5m L离心  相似文献   

13.
只要有蛛丝马迹,就叫你难逃法网。利用计算机检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足迹,从而达到破案的目的,这在今天已经从梦想变成现实。我国从50年代起利用步法追踪和足迹检验认定人身,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利用足迹进行人身认定方面,形成了诸多各有所长的“足迹动力形态检验”、“足迹定量检验”、“鞋底磨损特征检验”、“单个足迹检验”等理论和方法,这使  相似文献   

14.
尸体冷冻导致眶板骨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简介 夏某,男,66岁,已婚。2007年9月9日9时许,死者在嫖娼的性交过程中,突感胸前不适并迅速死亡。当天上午法医在现场进行尸表检验后,将尸体存放在温度范围-2~0℃的冰柜中冷冻保存,5日后进行解剖。经过尸体检验结合现场及调查,认定夏某为冠心病猝死,属正常死亡。  相似文献   

15.
1案件资料 某日接报称:早5时许,某小学学生王某(男,15岁)在上学路上被杀死。经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后,认定为一起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6.
刑事案件中涉及的指印,通常是通过痕迹处理,使其具有比对价值,无比对条件的指印和掌印则被弃之。随着法医DNA检验技术广泛应用,对刑事案件现场中的指印进行个体认定或用其推断作案过程成为可能[1、2]。有关指(掌)印的DNA检测的应用案例少有报道。本文报道28例刑事案件现场的指(  相似文献   

17.
1 案例资料 1.1案件简介 某年7月8日晚,刘甲、刘乙两人合乘一辆两轮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撞击一辆停放存路边的小货车,致使两人当场死亡,且两人均被抛出摩托车外。事发时现场缺乏目击证人,事故处理人员通过现场勘查和车辆检验无法确定事故发生时的驾乘关系导致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双方当事人家属上访,办案单位委托笔者对尸体损伤检验进一步明确驾乘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入室盗窃案件及盗窃机动车案件中,要求检验、鉴定钥匙的情况越来越多,笔者通过几年来对钥匙的检验和实验,在此对机器配钥匙痕迹形成的机理和检验鉴定工作进行探讨。1机器配钥匙痕迹形成原理机器配钥匙痕迹是指配钥匙机器在被配钥匙牙花表面上所形成的特殊线条痕迹。配钥匙机器大多为小厂家生产,无固定规格标准,从市面上看,可分为自动式和半自动式二类。自动式配钥匙机器,其模针刃口与钥匙的接触、铣刀与匙坯的接触压力均由弹簧的簧力来实现,配匙时只能由机器自动单向运行。半自动配钥匙机器未装弹簧,而由人手加压使模针与钥匙接…  相似文献   

19.
暴力拧转锁芯开锁痕迹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些发生在室内的刑事案件,门锁的勘查和检验尤为重要。通过勘查检验,可以认定是知情人员作案还是流窜作案,有的还可以直接通过认定工具而破案。鉴于当前治安形势严峻,人们的防盗意识加强,许多家庭在其门上加装防盗门,并普遍使用暗锁,从锁孔外观分“—”字型和“十”字型。笔者通过对多起暴力拧转暗锁锁芯开门的现场勘查和锁头检验,发现了一些特点,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1暗锁的结构暗锁由内中外3部分组成,外部是锁体通过螺丝连结锁芯固定片后与门体固定,中部为锁芯连杆和锁舌,内部一般是一方形锁匣,并由四颗(二颗)焊接在铁门上的螺丝…  相似文献   

20.
1 枪弹痕迹对侦查破案的作用枪弹痕迹在刑事侦查破案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区分枪种,认定枪支,为破案提供证据;二是分析案情,为侦查提供线索.重视对涉枪案件枪弹痕迹的现场勘查和概念,在侦破涉枪案件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枪案现场的仔细勘查和研究,对现场痕迹物证的认真检验和充分利用,对正确确定案件性质和明确侦破方向,都有帮助.因此,在遇到涉枪案件时,首先应结合现场遗留的弹头,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