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金口河区要实现GDP年均增长12%,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以上,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2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90%以上;财政收入实现4500万元,年均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0元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必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顺德、中山、东莞、南海四市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及国民收入四个指标,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20%,提前十至十二年进入了小康。他们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亚洲“四小龙”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速度,因而被海内外舆论誉为“南粤四小虎”。他们的经济腾飞除有优越的地理人文环境外,最根本的是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当地党  相似文献   

3.
陈恩  张乖利 《理论前沿》2007,(12):47-48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数量扩张为特征和投资需求为主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发展的拐点和面临新的瓶颈制约,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短板效应”,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走自主创新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江汉油田在遭遇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总产值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创造了“江汉奇迹”;去年,油田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上半年,油田实现企业总产值115.93亿元,同比增长17.04%。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四川省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1991年至2000年全省GNP年均增长31.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4%(以当年价计算)。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城市化进程亦相应加快,城市逐渐成为我省区域经济中的核心力量和主体。但我省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和资源大省,城市化起点较低,加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省城市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以下就我省城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一、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城市化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作为我省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通过近20年的发展,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经济在我省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全省的一半份额。(详见表1)  相似文献   

6.
开宏 《人事天地》2006,(12):11-12
近年来,上思县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以来,会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8%,2004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综合经济实力上升23位。今年来,全县经济发展又迎来速度最快、增长质量最好的时期,多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均超过30%。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该县强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凝聚力、执行力、规范力、创造力、竞争力”建设的结果。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也逐渐打造出坚强的领导班子和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7.
峨眉山市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施,目前已进入尾声,全市国有和独立核算集体企业中改制面已达96.8%,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今年上半年,峨眉山市属工业总产值完成89438万元,同比增长21.9%,实现销售收入91722万元,同比增长17.6%。但也要看到,改革越进入最后阶段,难度越大,而且,各项配套改革和已改制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迫切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五届  相似文献   

8.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腹地,紧靠广州,毗邻港澳,水、陆、空交通方便,下辖四县两区,现有人口265.9万,面积3813平方公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总产值从1978年的29亿元发展到1988年的242亿元,增长了八倍多;工农业总产值十年增长六倍多,提前实现了两个翻番的目标。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佛山市充分发挥经济开放区的优势,大胆吸收外资,引进原材科、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一大批“三来一  相似文献   

9.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九五”以来,由于宏观政策的正确实施,贵州省社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在扩大就业方面,从1998年实施“两个确保”以来,贵州以扩大就业,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为重点,每年平均促进10万人就业,每年促进2万人左右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但  相似文献   

10.
台湾经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台湾战后经济发展的成绩 台湾土地面积3.6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2300万。战后,台湾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一,经济增长迅速,地区实力加强。1952—1998年,台湾GNP年均增长速度高达8.35%,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3%左右的速度。台湾地区GNP由1952年的16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620亿美元,增长163倍。台湾地区经济实力排世界第20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创造了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的世界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形成,主要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仅以全社会30%左右的经济资源,创造了70%左右的经济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一体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突出体现为都市经济圈的兴起。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但是在实现一体化的进程中却遭遇市场整合与现行中国刚性行政区划之间矛盾的历史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市情资讯8则     
*“十五”合肥发展成就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5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占全省比重由2000年的13.2%提高到15.9%,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城市中由39位提升到31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15美元,比2000年翻一番多。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4%。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4.6亿元,是“九五”的2.9倍。经济结构升级,三次产业比例由10∶44∶46调整为6.2∶44.8∶49;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4.6%;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总产值年均增长35.4%;县域经济超常发展,肥西、肥东和长丰县在全省位次分别前移14位、3位和8位;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旅…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不仅原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程度上已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的年均发展速度,比改革前提高了60%;人均...  相似文献   

15.
东欧、西欧有些国家的人对中国的评价很高,说中国的发展速度不可思议,太羡慕了,非要打进中国市场不可。原来波兰、匈牙利的一些人认为一搞私有化经济就会上去,事实证明并不尽然。中国不搞私有化,经济照常上去。中国如果以年增长8%—10%的速度,搞20来,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会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刚 《理论前沿》2002,(17):33-35
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一、当前农民收入状况 农村改革20多年来,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呈现出阶段性递减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1978年到2000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43%。分阶段来看,1978-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1985-1988年为4.9%,1989-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海城市社会总产值在1992年87.9亿元的基础上猛增到163亿元,增幅达85.4%;乡镇企业总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1992年为72亿元,1993年达到137.5亿元,增长91%:上交国家税收1992年为1.6亿元,1993年达到2.8亿元,增长77.7%;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8%。这样一个速度,应该说是不多见的,是可以称为跳跃式的。那么,面对往日的辉煌,海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县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以陶瓷支柱产业为载体,刺激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构建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格局。至2002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30%,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青海人大》2006,(1):61-61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海东地区上下抓机遇、调思路、求发展,促落实,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39124亿元升至2004年的6675亿元,年均增长12.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14.12亿元升至2004年的30.54亿元,年均增长21.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144亿元升至2004年的2.15亿元,年均增长1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4448元升至2004年的6391元,年均增长11.1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119元升至2004年的1764元,年均增长12.00%。城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2000年-200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3.94亿元,是“九五”前四年的3倍。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4237公里;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坚持“强基础、兴产业、重民生、促和谐”,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末实现生产总值22.7亿元,年均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年均增长27%: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年均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年均增长8.5%……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