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邓小平同志爱打桥牌、陈毅元帅善下围棋,而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象棋情有独钟。周总理在抗战期间与棋王谢侠逊对弈,留下一盘没下完的棋,在中国象棋史上传为佳话。周恩来从小就喜欢下象棋,上南开大学后,其棋艺在同学中享有盛  相似文献   

2.
土皇帝     
梅桑榆 《唯实》2002,(12):79-79
皇帝这种珍稀动物在中国已绝种近百年 ,然而有个芝麻绿豆大的官职 ,便占“土”称“帝”的人 ,而今却多如驴毛。这些称霸一方的人被百姓称之为“土皇帝”。土皇帝虽然官职大小不等 ,级别高低不一 ,但却皮毛有异而骨子里相同 ,那就是在他治下的土地上 ,处处模拟皇帝 ,寻找当皇帝的威风、当皇帝的快乐、当皇帝的感觉 ,过一把皇帝瘾。皇帝金口玉言 ,土皇帝也说一不二 ,谁若敢于披他的逆鳞 ,开口说一个“不”字 ,绝无好下场。皇帝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 ,他也可以想治谁就治谁。虽不能像皇帝那样“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 ,但大点的家伙可以命令公…  相似文献   

3.
“起居注”是古代对皇帝实行监督的一种形式。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一次,宋太祖闲着没事,与侍女溜到后宫苑用弹弓打雀,此时侍御史张霭称有急事要见,宋太祖听罢,认为尽是些鸡毛蒜皮之事,扫他的雅兴。张是个直肠子,便实话实说:“臣以为这些小事,也比打雀要紧。”宋太祖恼羞成怒,操起柱斧敲掉了他两颗牙齿。张慢慢俯下身,捡起落齿揣在怀里。皇上说:“你想以此为证,告我的状吗?”张吐了一口血水道:“为臣不能告陛下,但自有史官将此事写进史书。”宋太祖为之悚然,立即收敛怒气,好言劝慰,并赐以金银财帛。后来司马光在修…  相似文献   

4.
若论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算不上一流的,而若论耍弄权术,宋太祖却堪称“一流高手”。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与功臣的关系处理起来都十分棘手。大凡功臣,往往总会恃功自傲,恃宠而骄,一旦发展到触犯皇帝尊严尤其是危及皇帝权力时,杀戮便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一规律,在汉高祖刘邦身上应了验,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其发展到极致——他几乎将开国功臣铲除殆尽,而  相似文献   

5.
偶翻遗弃一旧书:说的是有个皇上喜弈,他让宰相每天派个棋手进宫陪他下棋。可是前来陪弈的棋手总被皇上杀个大败。时间长了,皇上觉得奇怪,便问宰相:“爱卿,偌大的国家,竟没有遇到一个高手赢过朕的?”宰相笑着回答:“皇上是皇上,自然而然的准赢了!”“下棋嘛,比的是棋艺,赛的是高低……”皇上不悦却讪笑着对宰相吩咐:“去、去、去,明天找个高手来,要是真的赢了我,我就赏这只瓷茶壶!”这壶非同一般,如纸一般薄,似叶一般轻,水晶般透明,左边镶一条金龙,右边着一只彩凤,搁上名山好茶,水晶般透明,滚开的水儿一烫,透过茶…  相似文献   

6.
弈棋对垒,常有这种情况:面对渐趋败势陷入困境的棋局,一个高手的关键一着,就会救活全盘,反败为胜。江苏省射阳县商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正邦就是在激烈商战中着眼一个“人”字,善下“人才”棋的一个高手。 1991年,改革的阵痛困扰着商业系统。全系统亏损面达30%,商办工业全部赤字,有  相似文献   

7.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说的是对弈之妙。金庸曾将围棋比作“头脑体操”,他说下围棋有五得: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弈道,长寿之道也。  相似文献   

8.
入冬后的津城寒意袭人,但红桥区和苑街道的“老吾老活动中心”内却温暖如春。这边围坐着一些老年人,正在切磋棋艺,以棋会友,欢声笑语不断;那边是“空巢守护、情暖夕阳”志愿服务队的邢凤英在忙前跑后,精心筹备着为老服务活动,光看邢大娘的麻利劲儿,真不敢相信她已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9.
周蒋对弈     
1945年9月,周恩来随同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他那机敏的思路、犀利的言辞,驳得蒋介石张口结舌,难以答对.休会时,为了挽回面子,很少开玩笑、自恃棋艺精湛的蒋介石笑着对周恩来说:“太紧张了,恩来.我们两个下盘棋怎么样?”周恩来欣然点点头:“奉陪.桌上两党和谈,桌下楚汉相争,挺有意思嘛!”  相似文献   

10.
《宋史》记载,宰相范质生病,宋太祖赵匡胤去探望。范质请皇帝用茶,茶具是粗瓷杯盏。赵匡胤想,他是一品官员,岂会如此穷酸?皇帝再去相府,发现范质睡的硬板床,铺的旧棉被,就派人送去雕花床、鸭绒被和精美的茶具。后来,赵匡胤看到范质仍睡硬板床,仍用粗瓷杯盏,便问他“为何这样同自己过不去?”范质回答:“陛下给我那么多俸禄,岂能置办不起好家具?只是为臣倘若摆设豪华,过份奢侈,大小官吏便会一一效仿,岂不带坏了朝野风气,成为千古罪人?”赵匡胤听了连声称赞范质戒奢以俭的道德操守为一代风范。  相似文献   

11.
刘修春 《党课》2012,(22):74-75
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识人。”但识人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识人之难,连千古一帝唐太宗都感到困难。为什么识人如此之难?因为在用人的问题上,用了忠臣,百姓幸福,社稷安宁;用了奸臣,百姓遭殃,社稷哭泣。可见识人用人之难。崇祯皇帝在大明帝国灭亡时说过一句名言:“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相似文献   

12.
很少有哪种活动能象围棋一样令人痴迷不已。十多年前.无聊中学会了下围棋。疯玩了一段时间后,因忙于种种事情便搁置了下来,很少去碰棋子。后来,因了中央电视台《纹抨论道》节目的开播,便又捡了起来。十多年来,棋艺没多少长进,但却从围棋中悟出些年轻时不曾有过的东西,这一新发现,让我感受到了围棋真正扭力之所在。先从围棋的做眼说起。众所周知,下围棋首先要学会做眼。只有做出两只完整的眼才算是活棋,只有有限的棋,才可以进可攻,退可守,才有了向中腹、边地扩展地盘的资本。因此,对养双方常常围绕做眼展开搏斗。善养老开棋之…  相似文献   

13.
水风 《廉政瞭望》2015,(3):26-27
其实古代皇帝最喜欢的是"纯臣"。纯臣的两个基本配置,一有能力,能干事;二不站队,只忠于皇帝,谁当皇帝忠于谁。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历经2000多年,展示出极其高超的政治文明和政治智慧,政治规矩更是集大成,不少我们今天仍在借鉴。如巡视制度,就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官员异地任  相似文献   

14.
敬畏天地     
长时期囚在城市里的我,随着陕西省纪委“舟与水写真”采访团的朋友走了一趟陕南的南宫山。南宫山在岚皋县。它像一条手臂从崇山峻岭中傲然伸出去,远看,仿佛一个人仰起头颅,气字轩昂地俯视着和它牵连的山峰和山沟。它沉静、凌然,支撑它的似乎不是岩石不是黄土,而是一种震荡灵魂的“气”,一种“骨气”,因而显得铁骨铮铮。  相似文献   

15.
人生如棋     
大千世界,滚滚风尘,仿佛一个偌大的棋盘。驻足人生,当是一棋子,朝来夕去,行踪匆匆。 人生是绚丽多彩的,又是深不可测的,人生如棋。平平淡淡也好,轰轰烈烈也罢,都需要你走好每一步。人生需要探讨,就像棋艺需要交流。春华秋实,人生如烟,如何走好人生这盘棋呢?领悟人生,正视人生至关重要。且不说人生中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仅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论,人不可能事事等平、处处等平。人有名人伟人与凡人俗人之分,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被千古传诵;暴君昏王、乱臣逆党遭万人唾骂。人生如棋,其势变幻无常,妄想一步“将军”,自然…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治家     
柯云  曾琪 《党课》2010,(18):82-84
自古以来,多少名臣名将治国济世堪称奇才高手,而治家却少方无能。然而被清代称为“中兴第一臣”的曾国藩,治家教子都被公认为中华第一能人。那时天下风云变幻,几番改朝换代,可曾家始终保持了谨严的家风,名人辈出,延续五代不衰。  相似文献   

17.
班子与圈子     
《新唐书》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哲人崔祐甫做宰相不到二百天,就引荐任用了八百人。有一天皇帝问他:有人说你所引用的人往往沾亲带故,这是怎么回事?崔祐甫没有否认“所用多涉亲故”的事实,却振振有词地讲了这样做的一番道理。他说:“臣为陛下选择百官,不  相似文献   

18.
谗者,背后说人坏话也。可见,谗不是什么好东西,由此推及到人,那么凡“谗人”,其“骨子”里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清代名商胡雪岩对“谗人”有精辟的定论。其杭州胡庆余堂的一位采购员不慎将一批豺骨当虎骨买了回来,进货阿大平时信任这位经验丰富的采购员,又值进货旺季,便未加详察便将豺骨入库备用。一位新晋升的副经理得知此事,以为天赐良机,就向胡雪岩汇报此事。但胡雪岩并没有表示什么,只是沉下脸问他:此事是否向进货阿大反映过?他说没有,并进而说:这批货是进货阿大验收的。胡雪岩带人去药库查看了这批药材,发现的确是进错了  相似文献   

19.
棋中人生     
<正>一与朋友下围棋,几轮下来,都是我输。我对朋友说,再下,也是我输,因为我的棋艺不如他。而朋友却说,他的棋艺并不在我之上,我输给他,并不是输在棋艺上。"不输在棋艺上,那又输在什么地方呢?"我问。"输在出错上。"朋友说,"围棋大师吴清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下围棋就是两个人接连地犯错误,犯得大的,犯得多的,输棋。我赢你棋,那是因为在下棋中,我犯的错小一点,或者说,犯的错少一些。"想想,这话也对。人生很多时候,不是输在技艺和能力上,而是输在一颗因麻痹大意而不断犯错的心上。  相似文献   

20.
清正廉明、奉公守法,是为官者的第一要义和基本素质。一位真正目光远大的为官者,应当懂得用自己的廉洁去获取名望。封建社会有作为的帝王和“明君”都懂得一个道理:吏治废弛,国脉不昌,改朝换代,亡无日矣。所以,他们振兴“纲纪”,整肃吏治,成就了一批清官和铮臣,如包拯、海瑞、于成龙、林则徐等。这些清官和铮臣,个个一身正气,震慑朝野,皇帝也畏他几分,更成了老百姓中代代相传的英雄。封建社会更多的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污吏。他们高官厚禄,翻云覆雨,尽享荣华,但下场总是可悲的,即便苟全性命,身后只会留下骂名。历代清官都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