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邓小平一生波澜壮阔,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无私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其中,他曾经多次踏上山西这块历史悠久的热土,领导革命,指导建设,为山西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地出谋划策,在山西人民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东征:播洒火种遍三晋邓小平第一次来山西,是在1936年2月红军东征进入山西的时候。邓小平当时任红一方面军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他和杨尚昆率领的地方工作队从晋西一直挺进到晋南一带,利用多种宣传动员形式,如张贴告示、刷写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新时期军事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军事经济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事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它着眼于国际大环境,着眼于国家和军队的实际;它包含着对军事实力、军事潜力和经济力的思考,包含着对有关军事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发展规律的思考。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新时期军事经济建设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其内容博大精深,本文仅就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作一初浅探讨。   邓小平军事经…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著作中,有一系列关于经济建设辩证法范畴的论述。这些论述,从不同侧面进一步揭示了经济建设的规律。因此,欲按经济规律办事,就应研究和把握邓小平经济建设辩证法范畴。 速度与效益、发展与稳定、全局与局部、可能性与现实性是邓小平经济建设辩证法体系中的主要范畴。这四对范畴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唯有从总体上去把握,才能综合地作用于经济建设,永创佳绩。  相似文献   

4.
把握邓小平同志的大局思想,领悟他驾驭大局的艺术,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基本要求,也是当前形势下具有较大迫切性的现实需要.邓小平同志讲“两个大局”,一个是国内大局,一个是国际大局,根本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是国内大局.邓小平同志对国内大局的把握,大致可以区分为理论和战略这样两个紧密关联的层面.从理论层面上讲,国内大局即是对国情的总体把握.邓小平同志是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比较中重新审视国情的.他反复强调的几个要点:我们经历了建国以后头八年的顺利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尔后经历了大约二十年“左”的错误,包括十年“文革”的大动乱和“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徘徊,经济上出现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尔后才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和  相似文献   

5.
《山西十年改革建设》一书由山西省委办公厅主任武正国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约三十万字。该书回顾了山西于年改革和建设的历史,分析了各个各领域中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以翔实的资料,展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目前山西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介绍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中关于实现党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许多论述,是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早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就提出了。“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政治和经济状况,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形势,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论及经济建设时,总是把它与科技、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次强调科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那么,在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中,经济、科技、教育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他是如何论及和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呢?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  相似文献   

8.
199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极其关键的年份,机遇和风险同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形成了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连续两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国内旺盛的投资需求和稳中趋活的消费需求,将给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较强的内需动力;各项  相似文献   

9.
1956年,邓小平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在邓小平任总书记的十年期间,正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同时也有过严重失误。邓小平一直处在中央领导工作的第一线,参与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在许多方面提出过重要的正确主张。在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实践中,邓小平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一些重要思考。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更是创造和发展,包含着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一、经济建设中心论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1994,(8)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1994年6月29日)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山西经济上...  相似文献   

12.
《求是》1999,(21)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南。一、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点的确定和转移,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他总结以往的教训,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果。早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处理阶级斗争问题及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邓小平正是在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正确认识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初,我们党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党的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发展,又对当前以及将来廉政建设有借鉴和指导作用。邓小平廉政建设的思想是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中廉政建设的合理内容,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并突显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同时,邓小平廉政思想在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地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5.
史韵 《世纪桥》2005,(4):12-18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核心.一直关注着黑龙江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邓小平于1958、1959、1960、1961、1964年5次到黑龙江视察工作.为黑龙江的工农业生产、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使黑龙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一次创业”的辉煌。1978年9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第6次视察黑龙江,阐述了解放思想、改革体制、破除平均主义和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步伐等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战争年代,邓小平与山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来过山西几次?还是个问号.笔者去年曾在<党史文汇>上发了一篇文章,叙述小平同志1957年、1973年、1975年三次来山西的情况.最近因筹办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活动,发现小平同志曾在20世纪60年代去过大同,但确切时间和内容不详,职业习惯使我踏上了调查采访的旅程.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共山西地方组织建立70周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山西全省党史部门工作人员和社科系统多年从事党史研究的专家学者80余人,于9月22日至25日会聚省城太原,对山西地方党组织产生和发展及其领导山西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特别是对邓小平在山西抗战中的杰出贡献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孟红 《党员文摘》2009,(4):10-11
在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策略中,最具有创新和突破意义的就是利用外资。邓小平大胆设计、倡导和践行开展中外经济合作的开先河之笔.便是改革开放之初启动的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这一大型中外合作开发项目。它源于邓小平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握手。  相似文献   

19.
曹普 《党史纵横》2002,(7):17-20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很注重国内建设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文革”动乱后期,他又明确提出了引进外国新技术和新设备,扩大进出口的战略方针;第三次复出后,邓小平又重新提出了他关于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并实行的各项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引进外资、建设经济特区等政策的统称。“对外开放”从此沿用下来并成为指导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产生的直接酝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形成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的发表,标志着邓小平经济发展观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