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简述了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背景及商业方法专利相关的概念界定,全面检索了美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并在此基础上,从专利拥有量百分比、年度申请量、内外资银行拥有量百分比、专利排行榜、年度申请人数、IPC分类号和优先权等角度对美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后,简要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原因及内资银行发展商业方法专利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方法是近几年专利领域争论和发展的热点之一,并在银行业最先得以应用。此后,商业方法专利在银行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态势,以及我国内资银行发展商业方法专利的对策都需着重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专利信息分析研究我国保险商业方法专利的竞争现状后发现,内资申请数量的大幅增长无法掩盖其在重要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和质量上的欠缺,目前尚不具备保险商业方法专利的竞争优势,无法与外资进行抗衡。面对美欧日等国企业的"集约化竞争",国内保险机构的申请积极性始终较低。针对内外资之间存在的差距并结合国内保险业的实际情况,建议内资企业加快专利管理制度建设,综合利用各种专利战略。  相似文献   

4.
1998年美国对State St reet Ba n k一案的判决,在美欧日之间引起了一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的争论.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区的专利主管部门对计算机软件,特别是商业方法软件的专利保护都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5.
二○○三年一月二十九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国科技网上发布了一个《关于举办计算机软件及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实务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的通知,称“商业方法专利引起了各界普遍的关注”,在“国外企业这方面的专利申请已经开始大量涌现”的情况下,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涉及商业方法  相似文献   

6.
问:在专利代理实践中,怎样判断商业方法类程序的 专利性?又该如何对其进行处理呢? 答:商业方法类程序由于涉及较多的商业交易规则, 对于是否可被授予专利权以及具体商业方法的专利性通 常存在较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10月30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裁决:Bilski的商业方法专利不能满足美国最高法院确立的可专利性的两个标准,既不与机器相连,又没有结果转化。该案可能会被上诉到最高法院。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业方法创新对于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赋予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需求日益强烈,但传统专利权制度认为商业方法不在可专利主题范围内,由此引发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例外之争。本文通过对商业方法专利进行界定,从保护商业方法专利的价值角度出发,分析证明了商业方法应当具有可专利性的观点。望借此文厘清争议,促进我国专利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商业方法从传统抽象的思想方法逐渐发展为与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当商业方法通过技术表达成为现实后,带来的问题就是商业方法是否可以突破以往的限制,成为专利的对象。本文从商业方法的定义与实质出发,比较了美日欧中对商业方法专利化的态度和措施,最后对我国商业方法专利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有关专利有效性争议的主战场,正在逐渐由法院体系导向行政体系.近年来,美国对专利授权后无效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修改后,通过行政程序挑战专利权有效性的诉讼数量大幅提高.本文系统梳理美国专利无效制度的改革要点,分析新制度实施后的发展和影响,提出对我国相关制度改革和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专利制度的历史长河中,商业方法因被归于"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而被排除在专利权之外。而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专利制度经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物联网商业方法是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商业方法。与传统商业方法不同,物联网商业方法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传感感应等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电子装置实现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将人与物、物与物最大限度联系起来,实现人类对物理世界高效、节能的管理与控制。物联网商业方法创新中潜在的巨大利益与其技术性的特征驱使人们再一次向专利制度寻求保护。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知识产权法带来了许多新议题,其中商业方法的专利性保护是颇具争议的一个议题。赞成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而我国处于当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应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明确对商业方法专利性保护的态度并将其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3.
14.
避税方法专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方法专利,近年来在美国逐渐兴起和发展。对于其利弊得失,引起美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争论的焦点涉及激励创新与促进公共福利、维护税负公平等公共政策的冲突。由于相关各方利益不同,导致对其采取不同的立场。这必然对避税方法专利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玉蓉  余翔 《知识产权》2008,18(2):70-78
首先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研究了美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特性.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美国金融业对商业方法专利战略的实际运用.美国金融企业的专利行为对我国金融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锐 《法制与社会》2011,(30):19-20
随着商业方法创新对于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赋予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需求日益强烈,但传统专利权制度认为商业方法不在可专利主题范围内,由此引发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例外之争。本丈通过简要回顾商业方法例外这一问题的缘起和发展,同时追本溯源,从实现知识产权合理性理论的视角以及对该问题具有深远影响的案例出发,分析证明了商业方法应当具有可专利性的观点。望借此文抛砖引玉厘清争议,促进我国专利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张顺 《法制与社会》2014,(22):241-242
本文对目前我国商业方法专利的客体审查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有审查方式的缺陷以及使用这种审查方式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意见与建议,以期给以后的审查实践和专利代理实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三、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 的法律分析 1、商业方法软件的可专利性分析 根据专利法的要求,一件技术方案要通过专利审查并最终获得批准,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该技术方案必须是专利法所保护的客体(subjectmatter),即所谓的专利适格性(eligibility);第二,该  相似文献   

19.
1998年美国法院在State Street Bank案中确认了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从此商业方法专利引起了人们热议.通过对商业方法专利的兴起和发展趋势的观察,以利益平衡的观点分析商业方法专利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利益得失以及商业方法专利所蕴涵的国家利益,有助于我们对商业方法专利采取适当的立场和对策.对我国而言,给予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并非国际义务,商业方法专利应缓行或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0.
美国软件专利之开放对软件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一直拥有全球最大的软件产业,也是最大的软件市场.同时美国软件专利的发展.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变革,都深深影响着世界上许多国家软件专利政策的制定.尝试回答"软件专利是否有助于美国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期望从了解软件产业本身的创新特质后,深入比较软件产业与其它产业(如生技与制药、半导体或电子产业等)之创新型态差异,藉以解释什么样的专利政策比较适合于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