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大欺小、恃强凌弱是动物生存的天性,也是人类的本性,因而"大姓欺小姓,强房欺弱房"也就成为中国村落社区宗族关系的一种普遍特征。本文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福建莆田黄村庄姓宗族为例,对黄村庄姓宗族生存的社会环境、村庙神域、游神仪式及族群文化重构等作一初步的探索。莆田黄村是以黄姓宗族为主、同时辅以庄姓宗族的村落。庄姓宗族在经济、政治上明显劣于黄姓宗族,属于弱势族群。但是在文化的展示上、宗族意识的彰显上庄姓宗族却不逊色于黄姓宗族。庄姓宗族通过传统的元宵游神活动,展现宗族意识,实际上是体现了弱势族群不屈服于自己现有地位,对强势族群的一种本能抗争。  相似文献   

2.
正乐山西坝窑遗址群地处岷江下游的西坝镇(古称西榕镇),距乐山近20公里,属五通桥区所辖。据《乐山市五通桥区志》载:"西榕镇庙沱古窑址,是五代时期遗迹。"此地出产煤炭,可供燃料。所产煤矸石及含硅瓷土可供作烧陶制瓷的原辅料。窑厂遗址分布在庙沱村、建益村以及谢家山、曾家山、圆通寺等地。这一带矮丘平缓,依傍岷江支流沫溪河,均是筑窑烧瓷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3.
新会石咀(沙冈)林氏家庙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它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源流,是南宋以来中华祠庙文化的缩影。从封建等级制度的视觉看,林氏家庙较之一般林氏大宗祠地位要高,在家庙中地位也是较高的。特别是由于它系广东罕见的林披之庙,堪称岭南九牧林家之庙。  相似文献   

4.
农村宗族问题与村级治理的初步研究--以湖北省农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北一些农村宗族活动的基本情况及宗族意识与村治的相关性问题的走访、调查表明宗族活动确实在湖北一些地方有所恢复,但远非人们起初想象的那样严重;宗族文化的价值观对村级治理中的权力关系确实还有一定影响,但宗族文化作为一种政治亚文化形态,给人总的印象仍是日趋衰微的;在村治过程中,公共伦理而非家族伦理仍是占主导地位的.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在意见的战略定位中指出:(福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继而又明确指出:"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保护发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这不仅是国务院第一次将福建红土地文化列为福建的品牌文化;更是对福建这块红色土地的关心和支持。福建各级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寻求一个希望能够在全国打得响的福建红土地文化品牌,乘着国务院意见的春风,福建红土地文化品牌的推出遇上了乘势而上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6.
福建侨批是福建侨乡移民的珍贵史料遗存。侨批档案"申遗"后,就如何讲好侨批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打造福建特色文化品牌,打好福建"侨牌",凝聚福建华人华侨的向心力,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提出了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是福建区域的核心价值观,是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的内在动力。以福建精神助推文化强省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四维路径:以爱国爱乡的情怀激发文化自觉;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增强文化自信;以乐善好施的情操催生文化自省;以敢拼会赢的作为促进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8.
介子推是中华文明史上被历代皇帝旌表、名人歌咏、百姓尊奉,同时以山、以村、以县、以庙纪念和祭祀的华夏忠孝第一人。当代学者对其生平事迹的相关研究成果斐然。从夏县裴介村文化遗址、村庄名称、文物遗迹、习俗传承、后裔族谱、迁葬故里、志书记载等方面,对"介子推故里夏县裴介村"这一观点进行考证与论述,史料丰富,依据可信。  相似文献   

9.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提高福建文化软实力,必须增强文化的凝聚力,拓展文化的吸纳力,增进文化的传承力,强化文化的感染力,激发文化的创造力,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统战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福建统战文化的实践和经验,研究统战文化在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民间信仰组织管理无序、巫术迷信杂糅、滥建村庙、频繁举行大规模祭司活动等问题突出,不仅加重了信众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基层社会治理造成不良影响。加强民间信仰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必须在认真总结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民间信仰的群众性和长期性,以加强民间信仰场所管理为重点,将法治建设与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相结合,积极发挥民间信仰的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庙会文化是一种复合形态的文化,常常是民间艺术精粹与封建迷信糟粕交织在一起,整体性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以文化经贸为主题的庙会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对促进民族文化与地区经济繁荣是有益的。而以迷信为主题的庙会活动却会对我们事业的发展产生很大危害。现实中的庙会形式及其内容并非完全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既要保留传统庙会的精华并注入新的有益成分,又要去除夹杂在其中的迷信内容,使庙会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协调,就需要我们实现庙会从实然状态到应然状态的转变,实现传统庙会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
佛教文化是陕西和西安旅游产业中一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急待开发的资源。将寺院人文景观与生态园林结合起来开发是创建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最佳形式。建议在西安地区以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国际影响、人气旺盛的青龙寺、大荐福寺、大庄严寺、草堂寺、净业寺和丰德寺、至相寺和百塔寺等人文景观为中心建设园林,以便促进陕西、西安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充分挖掘统战资源,立足闽台"五缘"优势,以打造"海峡百姓论坛"品牌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文化统战领域,以加强海外联谊活动为基础,进一步深化闽台民间交流合作,以闽台文化理论研究为抓手,进一步突出我院科研特色,在服务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中凸显学院的特色和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偷渡是指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出入国(边)境的行为,属于非法移民现象。目前,福建沿海地区是我国偷渡多发区。著名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严景耀先生讲过:“如果不懂犯罪发生的文化,我们也不会懂得犯罪。”偷渡文化是一种以偷渡为中心,包括由偷渡活动连带形成的价值观、信仰、风俗、行为、习惯等内容的文化。一种行为是不是犯罪,是重罪还是轻罪,不同的文化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安乐乡夏坊村,每年正月十三都要举行一次以“游傩”仪式为主的庙会。这种以洁净仪式为主题的民俗活动,体现了客家人的地方认同和神明信仰。当地不同宗族成员通过“游傩”文化整合在一起,重构日常生活中因为经济交往或利益争执而被打乱的秩序。仪式性的洁净与结构性秩序的重置,使得地方社会在每年一次的集体行动中不断加强对客家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齐天大圣信仰在闽北尤为盛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在整个福建民间信仰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闽北建瓯市玉山镇为例,通过田野调查,从实证的角度对当地齐天大圣信仰的源流及特点进行比较系统全面地考察。通过这一典型实例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和总结闽北地区的齐天大圣信仰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对福建民间信仰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可以从政党交流这一渠道、文化项目这一抓手、台湾青年这一对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福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积极促进两岸文化认同,为祖国和平统一奠定思想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福建省进一步加强了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大力推进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网络文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推动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网络文化产业建设、网络文化管理建设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等五个方面对福建省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简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佛教寺院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佛教寺院导游既不是向游客做佛教教义内容的宗教宣传,也不是单纯向游客进行佛教造像艺术或佛教建筑艺术的解说。佛教寺院导游的真正目的是向游客介绍佛教文化。要达到这个目的,佛教寺院导游不仅要正确认识佛教,还需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佛教理论知识作基础,以灵活的讲解方法作辅助,来不断充实自己,优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