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战前,菲律宾作为一个殖民地国家,农业的经营、农作物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不仅受到殖民地政府农业政策的支配,而且受到外国公司农业渗透的影响。但是,总的说来,战前外国资本(主要是美国资本)对菲律宾农业的渗透重点多半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以椰子工业为例,1935年椰子工厂的1,189.5万美元投资总额中,美国资本约占一半,约占554.5万美元,英国资本居第二位,为349.5万美元;西班牙资本约100万美  相似文献   

2.
导言菲律宾战后发展经验中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失业和就业不足情况极为严重,这至少要部分归咎于政府所实施的发展政策的性质;二是高贫困率(八十年代中期约有60%家庭处于贫困线下),特别是占人口70%的农村地区的贫困率很高(占总数四分之三的贫困户在农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失业和就业不足之中隐藏着贫困。  相似文献   

3.
从广义上说,国家农业研究系统包括了一个国家所有从事农业研究的机构.在菲律宾,从事农业研究的机构有三类:①公共机构(它们是菲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主要靠公共资金给予支持);②私营机构(它们从事农业研究主要是要服务或满足其自身的需要);③国际机构或中心(它们对农业研究的关注已超越国界范围,其研究资金来自国际捐助机构).因篇幅所限,本文在讨论菲国家农业研究系统时,主要将集中在从事农业研究的公共机构方面.而对公共农业研究机构的讨论,将涉及其组织结构、研究资金来源与利用、研究人员构成、国际机构的影响、农业研究的成效与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自1946年菲律宾取得政治独立以来,菲律宾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农村迄今为止尚未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根据菲律宾国家调查统计局的调查数字,1985年全菲所有家庭中,有59.3%的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其中都市地区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占52.1%,而农村地区占63.7%。此外,菲律宾也是当今亚洲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高的国家之一,1985年城市家庭平均收入为46,209比索,乡村为21,409比索,农村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是一个农业国家,七十年代末期,农村人口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1980年底,在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为905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0.1%。菲律宾有可耕地1,400多万公顷,到1978年已耕地约为1,200万公顷,约占可耕地面积的86%。战后以来,由于菲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国民经济,改造经济结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以1972年固定价格计算,农业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946年的44.3%降为1981年的25.6%,同  相似文献   

6.
沈红芳 《东南亚》2002,(2):17-21
一、菲律宾农业发展轨道菲律宾是个农业国 ,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70 %。全国约占一半的劳动力以农业为生。菲律宾的农业主要由农业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组成。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三分之二以上。由于菲律宾农村缺乏水利灌溉、仓储和交通设施 ,农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农业收成主要仰赖气候好坏 ,生产呈不稳定状态。在风调雨顺的年景里 ,农业的增长率一般在 2 %至 3%。一旦气候恶劣 ,自然灾害发生 ,农业增长便陷于停滞 ,甚至负增长。尽管菲律宾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大部分年份里略有增加 ,但是 ,由于90年代后菲…  相似文献   

7.
棉兰老岛位于菲律宾南部,是仅次于吕宋岛的菲律宾第二大岛,目前在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中正在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业方面。但是,棉兰老的农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农村地区的土地争夺与控制便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引起土地争夺与控制的因素和情况,特别是大型公司(主要是跨国公司)争夺与控制土地资源的情况,最后就七十年代以来菲律宾政府实行的某些影响棉兰老农村土地问题的政策,简要进行评价,并指出跨国公司在控制棉兰老土地资源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水稻平原的村民再也不是主要从事农田耕种了。由于少地或无地的家庭数目日益增多,他们便依赖于农村雇佣职业与非农工作。这些情况归因于人口增长、土地碎散,以及当地经济的日益商品化。伴随着这些变化而来的是,由土地占有不均和农村商人崛起(他们形成了与原有地主权贵并驾齐驱的新的有势力阶层)所导致的农村家庭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菲律宾粮食、工业原材料、就业机会等重要来源,而且也是菲律宾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1950年,农产品出口在菲律宾出口总额中约占85%,到1960年仍约占70%.七十年代以后,由于菲律宾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逐渐上升,农产品在出口中的地位才趋于下降.尽管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研究都预测随着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实施, 菲律宾将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中受益。然而, 8 年的实践结果表明, 菲律宾并没有享受到更加自由的农产品贸易, 农产品贸易自 由化反而给菲律宾农业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对菲律宾成为WTO 成员国8 年后农业所面临的 困境以及成因进行探讨, 以便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正如其他发展中国家那样,菲律宾在经历了二至三个“工业化发展年代”之后,也面临着摆脱农村地区落后与贫困等严峻问题。观察菲律宾农村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情况下,贫困是与无地状况紧密相关,大量实地考察及文献表明,小农、佃农及无地者组成了菲农村稻作地区的贫困阶层,但后者的生活更为艰难。他们向佃农、小农出卖劳动力,以其劳动所得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使文章的研究范围能够集中,本文的研究将局限在稻作地区的无地者,不包括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改革的实施设立一个有效力的中央土改局 1963年8月以前,菲律宾把土地改革分散给各级地方组织去负责,中央没有一个对土地改革负有最后责职和最后权限的权力机构,而只有负责处理有关解决租佃和安排新土地这些问题的各种机构。佃农分得土地绝大部分是限于土地争夺激烈的地区,重点是放在分配那些没有多大价值的、社会名流不(干心)兴趣的公有农地。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的劳务输出并非始于今日,在本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夏威夷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需要种植园工人,菲律宾便已开始有工人的输出;六十年代,随着印度尼西亚需要伐木工、东南亚需要建筑工来从事与越南战争有关的一些军事建设项目,菲律宾也输出了不少伐木工人和建筑工人。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菲律宾的劳务输出更有大幅度的增加,据菲律宾劳工统计服务局公布的数字,1976年菲律宾输出的劳动力为4.8万人,1977年为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的金融市场是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构成的。其中货币市场最为发达,而且也是东南亚地区最为复杂的。为了便于讨论起见,国家外汇和境外银行系统的外汇交易划入外汇市场一节。但严格地说,这类交易应属于另一类不同的市场,即实质上属于如同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或欧洲美元市场那样一种国际货币和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战后菲律宾土地进一步集中,佃农的比重进一步增大.菲律宾政府为了缓和菲律宾农民的不满,战后进行了一次所谓"土地改革".本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当不可能揭露这种"土地改革"的阶级实质,更多地是从法律程序,条文规定的缺点等方面去分析所谓"土地改革"的不彻底性.而且他对哈第土地改革方案的评价和对麦格赛赛的评价还起了美化美帝国主义和菲律宾大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人物的作用.但本文对了解战后菲律宾的土地所有制状况,两次"土地改革"的经过,两次"土地政策法案"的主要内容,以及围绕着土地问题和"土地改革",菲律宾地主阶级和佃农之间的一些斗争倾向,依然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本课与马尼拉日本贸易中心合作对菲律宾民族资本实况调查结果的概要。一、历史背景菲律宾是由多种族构成的。除了占很大部分的马来族外,还有土著的小黑人,以及南方的印度尼西亚族等三大种族。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人民     
《东南亚》1986,(3)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风光     
《东南亚》1984,(2)
菲律宾抗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黎刹纪念碑封华二社、 图封片均系新 马尼拉市的国际议会大厦,可容纳六千多人;这是室内的伞灯。菲律宾的陶瓷工业犀士葛律~宾量篓蓑雄拉普拉普塑像,他曾打死殖 马尼拉风光民主义~-T-麦哲伦。 叫化似小儿马尼拉市唐人街一角建于马尼拉马基村山麓的艺术中心有二千多年历史的高达500多米的巴那威梯田 菲律宾的椰子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首位,这是棉兰老岛上的椰林。 、菲律宾总统府菲律宾风光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国情     
菲律宾全称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相对;南面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中国南海;东临太平洋,总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菲律宾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7107个岛屿,其中较大的有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内格罗斯岛、民都洛岛、巴拉望岛等。菲律宾地形复杂,山地约占全国国土的3/4以上,而且多火山。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湿度较大。年均气温27度,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相似文献   

20.
越南农业农村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3月13日 ,越南政府对1391万农户、60758个庄园、7558个农、林、水产部门的合作社、4367个企业、145975户进行调查 ,从调查结果情况看 ,可以反映越南当今农业、农村的情况。1.各农户已积极地调整农业结构 ,但进度还比较慢 ,而且还不平衡。农村的产业结构已向积极的方面调整 ,从事工业、建筑、服务业的户数比例上升。2001年 ,从事工业、建筑业的比例占5.8 %(1994年为1.6 %) ,从事服务业占11.2%(1994年为6.4 %)。2001年 ,各种工业、建筑、服务业单位比1994年增长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