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进一步细化了我国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民事诉讼纠纷越来越复杂化和专业化的情况下,完善专家辅助制度有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和当事人利益的维护.但是虽然这次《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专家辅助人制度进行了细化,但是仍有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希望通过对专家辅助人资格、程序的启动、陈述的性质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我国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案件专家协助已成为诉讼实践一种制度,因其实践和立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我国的现状进行反思以及对域外知识产权案件专家协助制度与实践的考察、评价.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案件专家协助制度,即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专家咨询协助制度、专家出庭协助制度和专家陪审协助制度,旨在为公正、科学地处理知识产权案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孟醒 《法制与社会》2011,(33):21-24,28
本文对我国法律中的专家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专家的特征,论述了专家的责任及其法律特征,进而对专家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蔡巍 《法学杂志》2007,28(6):93-95
网络犯罪侦查的技术性、复杂性以及电子证据本身的脆弱性决定了侦查人员在进行网络犯罪的侦查取证时,需要得到技术专家以及有计算机存储记录的个人和网络服务商的技术协助.为了保障这种技术协助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就需要对技术协助行为进行规范,确立技术协助应该坚持的原则,建立统一的技术专家的选任标准,明确专家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3年《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我国正式确立了刑事诉讼领域的专家辅助人制度.专家辅助人制度虽然在民事诉讼领域已推行了13年,但实践经验乏善可陈,刑事诉讼领域的立法又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拟对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回应,以期对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借鉴.首先讨论的是对鉴定意见审查质证的本质问题,其次是专家辅助人的功能及其遴选问题,第三是专家辅助人意见的属性及其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日趋专业化的诉讼中,专家证人在协助法庭进行事实认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专家证人证言的本质是一种意见证据,一旦失控就有干预司法权的危险.因此,法官在审查认定证据时,应注意对专家证人证言的相关性进行考察.欠缺相关性的专家证言不具有证据能力,不必进行证据评价,更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在美国法中,证据的相关性判断分为两...  相似文献   

7.
孔庆余 《中国公证》2004,(10):24-26
近年来,在一些争议比较大的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设法邀请知名法律专家或者学者,通过论证会的形式为案件出具专家论证意见书,以支持本方观点,并试图影响法官的内心确信和裁判.专家意见书频频在法庭上出现.其中,在全国瞩目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进行的终审审判中出现的一份专家意见书,引起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的质疑,认为专家意见书在此案的改判中起了比较关键的作用,干扰了司法独立,影响了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诉讼法的出台,催生了司法鉴定专家辅助人制度.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专家辅助人在司法实践中的地位、作用和条件等无明确规定,因此拟对专家辅助人的资格条件、专家辅助人库的建设、专家辅助人出庭程序、专家辅助人意见的证据归类等问题进行探究;认为充当司法鉴定辅助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但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遵守出庭的程序规范;专家辅助人的意见在证据种类方面可视为专家证人证言;出庭费用可以依据省级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指导性文件所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专家证人出庭制度,对促进控辩关系平衡,弥补鉴定意见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但法律对专家证人的资格、选任、义务与责任等问题均未作明确规定,实践中较难操作.同时,专家证人制度有其缺点和弊端,相对鉴定制度而言处于辅助地位,不可过于依赖.建议对专家证人制度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对鉴定制度进一步优化,明确专家证人制度的辅助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上海模式的市专家委员会复核鉴定运作至今已有4年,为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深入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值得总结.现对近几年来上海市人身伤害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所进行的复核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试图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1.
在加拿大,法院对专家意见证据的采用日益慎重,也就是说,较之以前,专家意见证据正遇到越来越大的抵制.为了赢得官司,当事人邀请专家参与正在进行的诉讼以强化己方的证明效力,通常情况下,提出专家意见证据是因为某些或某个证据具有不确定性.一方当事人希望法官从合法性和客观性的立场出发开展对案件事实的调查,而此种调查当然是建立在证明材料的基础之上,一方拥有的证明材料愈多,胜诉的可能性就愈大.所以,多数专家意见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的一种介入证据,那么,此类证据本身就具有某种危险性.而且专家的介入有可能要求相对方披露本应该予以保密的信息和文件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相关部门实施“两法”以及制定“专家辅助人出庭协助鉴定意见质证实施细则”提供参考资料,需要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的鉴定意见质证等六个亟待解决的实务问题进行探讨.“有专门知识的人”法律上不具有唯一性且未反映其身份和职责特点,宜更名为“专家辅助人”;对“专家辅助人”的条件和资格确认提出主张;探讨“专家辅助人”出庭质证规则的四个主要问题;对“专家辅助人”在法庭上向鉴定人提问的内容与方式和参加鉴定意见辩论应掌握的要点提出若干规范性建议;对“专家辅助人”法庭质证意见的性质与作用发表评论性意见,并认为专家辅助人应依法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以司法行政机关管理为主、人民法院管理为辅的两结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博 《中国公证》2004,(10):4-5
2004年7月19日,由中国公证员协会组织的中外专家公证立法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由中国公证员协会会长王福家主持,来自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局、司法部法制司、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在京高等院校学者、法学专家和法国公证界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研讨.中外专家对两国的公证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针对我国公证立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对完善我国的公证立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审判实践出发,在吸收和借鉴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和大陆法系技术顾问等制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创设了我国的专家辅助人制度。专家辅助人制度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文从专家辅助人制度及专家辅助人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司法鉴定中的认识论问题以及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意义,并对目前专家辅助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专家辅助人司法鉴定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5.
一、被聘请专家的范围 1.法学理论方面的专家; 2.金融领域方面的专家; 3.医学病理、司法精神病学方面的专家; 4.各类刑事司法鉴定方面的专家。 二、专家的权利和义务 (一)专家的权利。 1.专家具有参阅权和询问权。专家有权参与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的案件讨论和院务会议、检察委员会会议;必要时,在检察机关干警的参与下,也应有权对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英国创设了专家证人制度。专家证人制度是由一方当事人委托的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就某些专门性问题在法庭上运用专业知识发表意见作出推论或结论的一项法律活动。本文对英国专家证人制度和专家证人制度的科学性及英国对专家证人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当事人就案件中的专业性、技术性问题于诉讼中可以获得在这一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帮助.修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增加了专家辅助人制度,使当事人在诉讼中获得专业人员的协助成为可能.以下将日本、我国台湾地区民诉法中规定的辅佐人制度和我国进行比较,分析专家辅助人与鉴定人的区别,探究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缺陷,力图为其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科学和法律层面介绍了摇晃婴儿综合征的有关内容,就关于摇晃婴儿综合征的科学和非科学专家证言的可采性进行了评价,称在科学和非科学专家之间正在发生一场真实的交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不在于从学理上对专家辅助人做细致的分析研究,而旨在尝试解决涉及科学技术类纠纷案件中专家辅助人的几个难题.比如专家辅助人的定位、利益冲突的处理、专家意见的边界等.这些问题决定了专家辅助人的核心权利义务,包含着影响专家辅助人客观公正地发挥职能的核心要素.对这些问题,法律规定不清,学者争议较大,但审判中又必须面对.解...  相似文献   

20.
专家的局限性及其控制——政府决策咨询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行政与法》2005,1(1):40-42
政府公共事务决策要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专家也存在着局限性,对此各级政府决策机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专家局限性问题分析,探索关于如何克服专家局限性的有效对策,以便为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