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启动后,中非关系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非洲日趋紧密地融入中国外交战略和发展战略之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非双方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中国的对非关系已经步入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有新思维、新作为和新气象,当务之急是在中国国家战略或国际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加快运筹、制订中国对非战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身份定位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对外政策,也将影响到国际格局,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的身份定位从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逐步转变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一直持续至今。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仍在持续,随之而来的将是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关系迈向新形态。展望未来20年,国际格局调整的幅度将比21世纪的头20年还要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不仅要继续与发展中国家构建"近而亲"的关系,也要塑造亚太地区的新型地区合作架构,引领地区内国家发展积极的共同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中非峰会激起了国人对中非关系的兴趣。热潮过后,学者的任务是解释和分析中非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本期主题讨论的主旨即在于此。这组文章既有中国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非关系和非洲政治发展的考察和论析,对20世纪中国非洲学的概述,也有美国学者对当前中非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非洲学"是一门专门以非洲大陆为研究对象、探究非洲文明历史进程及其当代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19世纪晚期以后,西方的非洲研究逐渐成为大学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人文社科分支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研究活动由西方扩展到全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领域。当代中国的非洲研究肇始并建基于20世纪中叶新中国建立后与非洲交往的需要,推进于中非交往合作快速发展面临挑战的广泛知识需求。目前,中国非洲学建设发展的核心任务与基本路径,应该是在秉承中华学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于深入观察和综合把握当代中非发展合作的民族实践,形成可以说明、解释和指导这一民族实践的原创性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并在学科建设的一些基础领域做出持续的努力,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学术品格而又融通中外的"中国非洲学"。  相似文献   

5.
热带非洲与东方中国的现代复兴,是20世纪最具世界性意义的历史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分别发现了对方,发现了遥远世界的对方是可以依靠的力量。虽然中非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相互有别,现代复兴之路及发展主题亦多有不同,但共同的现代命运却使双方在20世纪里建立起日益紧密的现代关系。最近十年来,中非关系之内容、形式与规模,正呈现出全面拓展与提升的态势。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西方主导之世界体系的演进过程后,中非现代关系的建立及发展,不仅对中国,对非洲,亦将对未来世界体系之结构与性质,产生特殊而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近年来,中非关系的发展轨迹不仅最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印记,而且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更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佳舞台。过去五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反映在对非外交上,就是用"真、实、亲、诚"理念及正确义利观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推进合作共赢的中非南南合作伙伴关系。展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非外交,需要以更开阔的胸襟和更从容的气度,直面中非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从政治发展与经济合作两个方面谋篇布局。在政治发展上,凝聚政治共识,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在经济上,则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另外,在工业化合作过程中应关注对非洲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以及创造就业机会;在中非金融合作过程中注重加强对非洲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中国确定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决策,同年6月,中非论坛首届会议在北京召开。8年以来,非洲日益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中非经济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贸易水平不断增长,中国对非投资继续攀升,双方能源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以后,中非经济合作掀起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李安山 《当代世界》2012,(10):21-23
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的步伐无疑会不断加快。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趋势,也是中国、非洲与世界经济融合的一种结果。近年来,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在全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英国伦敦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所东亚安全事务高级研究员亚当·沃德认为,在过去两年中,中美两国关系在两个不同层面发展。一个层面,华盛顿和北京双方都一直持续强调他们作为反恐战争伙伴以及处理国际混乱增多时关系中的合作方面。但是在短期合作层面下面存在根本性分歧。中国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反恐深入亚太地区,不过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对中国遏制和战略包围的一部分。当然,美国解决朝鲜危机政策,鼓励日本发挥更大政治作用,以及积极介入台海两岸争端,都被许多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中非合作论坛胜利召开以来,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中非经贸合作的途径和方式正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双边贸易、投资法律环境也日臻完善。截止到2001年底,中国同非洲59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经贸关系,与其中4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与20个国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关系经受了50年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国和非洲都处在发展中阶段,在许多问题上有着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双方也有深化合作的愿望。中国希望与非洲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今年11月上旬将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这次峰会将是中非领导人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非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关于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开始在国际社会盛行起来。事实上,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中非关系超越了传统的西方与非洲的殖民主义或新殖民主义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型国际关系的道路。为了更好推进中非关系的发展,今后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非以经济合作为主的全面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友法 《当代世界》2012,(10):17-21
中非战略伙伴关系的特点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正式启动,成为推动中非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政治对话的重要平台,成为增进互利合作、实现共赢的重要纽带。进入21世纪,中非通过合作论坛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许亮 《国际政治研究》2023,(3):133-160+8
非洲劳工史研究大致可分为缘起、兴起与发展、文化转向和复兴四个阶段。20世纪20—50年代,以罗德斯-利文斯顿研究所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家和少数加勒比地区的非洲裔学者开始系统研究非洲劳工问题。20世纪60—80年代是非洲劳工史研究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时期,其核心范式是“无产阶级化”,强调非洲工人也能像欧洲工人一样拥有阶级意识,并最终产生社会革命。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非洲劳工史研究重点从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层面,尤其关注劳工文化、身份、性别以及意识形态等议题。2009年至今,非洲劳工史出现复兴,新的学术网络和著作快速涌现。学者们开始重视全球视野比较、历史数据挖掘和经济学方法的运用。中非经济交往的发展给“中国—非洲”研究学者们研究非洲劳工问题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可能会对非洲劳工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合作平台。它使21世纪初开始的中国与非洲国家全方位的合作扩展到亚非拉地区。中非合作发展的经验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发展中国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起到了先导作用。中非合作发展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作用,公共产品供给的大国责任,与合作对象的发展战略对接与互利共赢发展,以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合作实践的示范作用。中非合作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不仅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实施发挥了先导作用,而且为中非合作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对接提供了先期经验。  相似文献   

16.
开展中非合作要针对不同的需求中国政府和历代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非洲和中非关系,加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新中国始终把包括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快速上升,以及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对于中非关系的关注日益增加.由此,对中非关系的报道和评论成为国际媒体界的热点.站在学术角度而言,其中既有较为客观公正的报道,也有歪曲事实、夸大其辞甚至危言耸听的报道.从认知角度而言,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视角差异的客观性因素,也有视角差异的主观性因素.层出不穷的对歪曲中非关系的报道已经对中非关系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坏的影响.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给予非洲的援助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中国的企业与各类人员也越来越多地走进非洲,中非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同时,中国对非援助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对非援助的水平,应从以下方面考虑21世纪对非援助工作:与非洲国家加强磋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对非援助中,继续加强文化教育合作;熟悉和了解非洲文化,本地化经营是发展方向;树立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建立企业非洲投资宏观环境评估体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美政策的战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持续了40年的美苏对峙趋向缓和,以反对苏联扩张为基础的中美战略合作逐渐失去了动力。此后,中美之间的战略分歧逐渐显现出来,中国的对美政策也不得不适应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中非关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学科方法渐趋多元,研究议程也明显深入。那么,当代中国的中非关系研究主要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个阶段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中非关系研究是否产生理论?它将对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外交理论等产生何种影响?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洲学而言,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哪些?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曹德军就上述议题专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张春研究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洲和平安全、大国对非战略比较等,著有《中非关系国际贡献论》《地方参与中非合作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