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南尘 《奋斗》2014,(6):61-61
正1948年4月1日,地处佳木斯的东北书店将1947年刊载于《东北文艺》第二卷第3、4期的中篇小说《夏红秋》正式出版发行。这本原创小说的出版时间比《暴风骤雨》还早了半个月。20世纪40年代末期,我正在抚顺市第二中学读书。1948年10月,抚顺解放,《夏红秋》也走进了抚顺书店。这本略微单薄的小书,居然在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2.
张志辉  许建新 《世纪桥》2008,(19):37-40
<正>林彪坚持首战长春,毛泽东则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1948年2月初,东北野战军节节胜利的捷报,传到了中央军委。毛泽东指挥各大战场的野战军向国民党军队反攻,他高瞻远瞩,在2月7日致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等密电中,提出了东北野战军下一步作战的构想:一是打抚顺、  相似文献   

3.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从哈尔滨迁至沈阳。当时东北局管辖辽东、辽西、吉林、黑龙江、热河、内蒙、抚顺、大连等地区。在这期间,东北局开始研究筹建中共中央东北局党校。现将有关这所学校的情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炳侯 《党史纵横》2014,(5):7-8,24
正"1948年11月2日,将是我们永远记得的日子。三年来,在爬冰卧雪、冒死忘生的时候,我们所想望、所争取的这一天,终于实现了。解放沈阳就是解放全东北,这解放在历史暴风雨席卷下出现了……"这是1948年11月2日,特派记者刘白羽发给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的电讯稿前面的一段话。此日,沈阳被我军攻克,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历时52天对辽沈战役的日夜报道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5.
1948年10月31日抚顺国民党二○七师守敌被东北军区一兵团独立师歼灭之后,其残部向沈阳逃窜,恰与参加解放长春的我辽北独立师遭遇。晨9时,我三十八团渡过浑河追敌至刘尔屯时,担当前卫任务的三十七团已和敌人接上了火。逃敌退到铁道南李石寨南山头的碉堡里。当时李石寨没有公路桥,只有铁路  相似文献   

6.
李炳侯 《党史博览》2014,(10):25-27
正人一生走过无数的路,有的路走过就忘记了,而有的路却能记一辈子。1948年9月30日,我随东北野战军辽沈战役前线指挥所(以下简称"前指")秘密列车,从双城堡出发,沿西满交通线驶向锦州的路,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胆战心惊,难以忘怀。一1948年8月辽沈战役准备期间,我从长春前线东北野战军十二纵队被调回到哈尔滨新华社东北总分社。8月下旬,又从东北总分社调到为报道辽沈战役组成的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此时,东北野战军与东北军  相似文献   

7.
一张1948年11月4日的套红《辽宁日报》报纸,以“解放沈阳,全歼守敌”8个特大号字为竖排标题,以“东北解放战争大功告成,更加加速全国解放!”为通栏横排的口号式标题的新闻,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它登载了来自新华社沈阳前11月2日的急电.电文中说:“东北野战军今日完全攻克沈阳,东北全境已庆解放.我军于辽西打(大)虎山以东地区歼敌主力廖耀湘兵团后,即以急风骤雨之势,相继收复沈阳外围卫星据点新民、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等处,追击并截断企图由沈阳南逃之敌,我先头部队则于十月二十九日,攻克沈阳东北之东陵及北陵飞机场,随后主力  相似文献   

8.
早在1945年6月中共召开七大时,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前,东北三省与上海并称两大制造业中心,是我国工矿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此,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及东北全境解放,中共东北局接收境内全部工矿企业,  相似文献   

9.
舒云 《党史博览》2007,(11):13-16
林彪犹豫再三,打不打锦州 1948年秋,东北的国民党军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大城市里,死也不出来,害得东北野战军无仗可打.虽然攻打大城市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但也只有这三锤子"买卖"了.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主张打锦州,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认为长春好打一些.经毛泽东同意,东北野战军首攻长春.  相似文献   

10.
1948年春,时任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和吉林省政府主席郑洞国,奉命率10万大军死守东北名城长春。10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危急之下,郑洞国不得不作出最后的选择,率军投诚。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0月,“西进兵团”被围歼后,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散布在沈阳、营口等地的十几万人。所以,攻取“固若金汤”的沈阳城、解放国民党军在东北唯一可能溃逃的“水门”——营口,成为辽沈决战的收官之战。解放沈阳1948年10月28日,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在沈阳北郊歼灭了国民党东北第二守备总队的大部兵力。  相似文献   

12.
《党史纵览》2014,(2):55-55
正1948年11月2日,沈阳迎来解放。与此同时,国民党保密局的特工们潜伏了下来,准备与共产党进行长期斗争。他们利用各种职业为掩护,疯狂收集与新成立的人民政府相关的所有资料,以图进行破坏。保密局潜伏的人员均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经验,随时准备为反攻的国民党军做内应。他们组织了四个小组留在沈阳,并将其他的队伍分散到东北的辽阳、抚顺、阜新等各城市,每一组都有自己的独立电台。其实,早在我军进入沈阳之前,就已经系统地整理了国民党相关人员和组织的资料。11月5日,沈阳市公安局选出有城市反特经验的人员60多人,组成专门小组。进城后,根据敌情资料,反特工作很快就有收获,包括保密局东北督导室副主任滕勉、主任秘书陈泽如、沈阳站副站长秦士贤及东北特别组少将组长吕思愆等纷纷落网。其中,"沈阳反谍第一战"———破获  相似文献   

13.
李泓  王焕 《世纪桥》2010,(14):21-25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当时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要求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他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跋涉万里,从延安来到东北。1946年5月至1948年6月,张闻天任中共合江省委第一任书记兼合江省军区政委。此时,国民党正与我党争夺东北地区,敌我矛盾十分尖锐,对敌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张闻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  相似文献   

14.
1948年11月2日是沈阳解放、同时也是东北全境解放的日子。半个世纪过去了,为了缅怀、学习在东北热土上牺牲的先烈,纪念东北解放50周年,本栏从这期起连续刊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并在东北战斗过的先烈事迹。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奉中央命令调往东北新解放区开展工作。抗大总校校长何长工率领全校人马挺进东北。历经三个月的行军,于1945年12月到达海龙县山城镇。 我于1938年入伍,是抗大总校第八期学员,组织决定我留地方海龙工作。1946年1月初到海龙县委报到,任公安助理,协助分局长张体源同志工作。 1948年,我任太平区区长。当时主要任务是巩固土改成果,组织农民生产,支援前线。县委县政府决定让我亲自带100辆胶轮大马车载10万斤粮食,送往沈阳。配备一个加强排,一挺机枪,一门小炮,50名战士护送,由孙连长负责。我们武装押运,行至清源一抚顺之间,听说沈阳尚未解放,就地休息一天。第二天赶路,到抚顺后,沈阳已解放。沈阳市人民听说百辆大  相似文献   

16.
1948年3月,我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了东北的战略要地四平街(今四平市)后,进行了役间休整。炮兵部队在吉林省双阳县城东南饮马河西岸的烧锅、前后三家子一带休  相似文献   

17.
正〉〉战前态势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举行辽沈战役。辽沈、济南战役的胜利,加上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人民解放军增  相似文献   

18.
正1948年11月2日,东北野战军一举攻克沈阳,沈阳的解放,也意味着东北全境的解放。沈阳是东北第一大城市,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北"剿总"司令部的所在地,它是整个东北甚至也是全中国的战略命脉,沈阳的胜利解放对全国的解放战争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沈阳解放的过程显得那么平静,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平静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沈阳共有各系统地下工作人员1200余人,其  相似文献   

19.
肖竞 《党史纵横》2014,(5):54-55
正"特殊工人"是日本侵略者统治我国东北时期,对其压榨下的一部分中国工人的特殊称谓。"特殊工人"的出现,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扩大侵华战争的产物。抚顺"特殊工人"的由来"特殊工人"就是指抗战时期,被日本侵略者强行从华北等地押送到东北,在日军军事工程和重要厂矿服苦役的我关内抗日部队的被俘人员(其中大部分是我军抗日将士)和被捕的我解放区干部、群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为进一  相似文献   

20.
大致以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为界,张闻天东北调查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45—1948),调查的立足点在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此,张闻天进行了土地改革调查,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进行了知识分子调查,确立了团结教育知识分子的方针;进行了阶级调查,纠正了土改运动中的偏差,坚持了依靠贫雇农、紧密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第二个时期(1948—1950),调查主要围绕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进行,内容包括城市工商业调查、农业合作化调查和经济调查等。通过这些调查,张闻天揭示了东北经济成分的构成,提出了东北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促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张闻天的东北调查还以新鲜的经验,丰富了党的调查研究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