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一个春暖花开、柳绿垂金的季节,我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八角楼。八角楼座落在江西省宁冈县的茅坪村。它是江南极为普通的一家农舍。之所以称之为八角楼,是因为这农舍的一间楼房内有一个用于采光的斗拱式的八角形的天窗。一踏进这寂静又幽雅的庭院,便令人肃然起敬。我把脚...  相似文献   

2.
《党史天地》2007,(8):15-16
毛泽东指示撤销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工农兵政府 宛希先召集县工会、农会、部队代表协商成立县工农兵政府 1927年11月,井冈山夜深人静,毛泽东住处八角楼依然灯火亮着。毛泽东、陈浩、宛希先等正在研究打茶陵的军事部署。  相似文献   

3.
<正>茅坪八角楼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乡茅坪村,因当年毛泽东居住的卧室顶有一个斗八藻井,故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1927年至1929年,毛泽东在此领导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3):118-119
1941年春节的前一天,毛泽东一早就来到枣园乡政府拜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簇拥着毛泽东走进窑洞。毛泽东说:“今天第一件事是给大家拜年,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长征来到川南古蔺县白沙场,妻子贺子珍生了一个女儿。毛泽东来不及与孩子见上一面,贺子珍就把孩子寄养一贫苦孤寡老人家里。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大业,毛泽东和贺子珍夫妇随中央红军踏上了征途……  相似文献   

6.
1935年2月12日天刚蒙蒙亮,毛泽东随中央纵队由云南威信向四川方向前进。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2月15日,毛泽东来到川南古蔺县白沙场。此时,妻子贺子珍在这里生下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遗憾的是毛泽东没有来得及与孩子见上一面,贺子珍就把孩子寄养在一个贫苦孤寡的老人家里。随后,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实践中,熟练地运用赋比兴手法,很好地把握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使三法各显其功能。同时,在具体运用到某一诗篇时,既有所侧重,又同时兼用,使之相辅相成。大致说来,毛泽东常运用赋法再现斗争场面,往往把它置于诗词的中心地位;对于比法,毛泽东既看重其"以彼物比此物"的一般作用,也看重其美刺意义,特别是他晚年对美刺意义更为强调使用;兴法最能显示毛泽东作为诗人的审美追求,因此,在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中,有很多借景言情、情景交融的表述,而这些词句往往恰是毛泽东诗词中最具神采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伟人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涉足和居住过的地方不计其数。坐落在太行山东麓、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就是其中之一。1948年5月,毛泽东与党中央经过在陕北一年的艰苦转战后来到西柏坡,与先期到达这里的刘少奇、朱德会合,把西柏坡作为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从此,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里,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1976     
霞飞 《党史纵横》2005,(5):22-27
1976年,是毛泽东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毛泽东的心情是复杂的,需要做的事情很多。1975年9月,毛泽东决定评《水浒》收场,他仍然支持邓小平整顿评《水浒》,是毛泽东在不经意间同意的。1975年7月下旬,毛泽东的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看东西很困难,便由中央办公厅找来北京大学教师芦荻帮助他读古典文学书籍。8月14日,毛泽东在读古典小说《水浒》时,谈了一些对这部小说的看法。第二天,芦荻把毛泽东的谈话整理成一份谈话记录。因为毛泽东在这次谈话中涉及到要重新出版《水浒传》的问题,8月15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把这个谈话记录送给分管出版工…  相似文献   

10.
沈黎明 《世纪桥》2009,(22):22-24,51
凡看过央视热播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剧中这样一组镜头:一位年轻漂亮、性格泼辣的红军女干部,刚刚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延安,就急着来拜见毛泽东。她来到毛泽东住处时,毛泽东正在院子里摆弄炉子烧水,她望着毛泽东的背影没吱声,笑眯眯的颠着脚,轻轻绕到毛泽东背后,  相似文献   

11.
从科瓦廖夫的身分和报告的内容来看,他于1949年12月24日上交给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是为配合毛泽东访问苏联精心准备的。斯大林把报告交给毛泽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在中苏条约签订问题上由于苏方的拖延而造成的中方不满,同时也提醒毛泽东不要自以为是。毛泽东见到报告后不仅对科瓦廖夫和苏方不满,而且对报告中所提到的薄一波、李立三等产生了某种怀疑,后又把高岗的一系列宗派活动与报告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住进“劳动大学”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在北平西苑检阅部队后。乘坐汽车来到了香山的双清别墅居住。  相似文献   

13.
1957年11月,毛泽东前往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与工人党代表会议。这是毛泽东第二次来到莫斯科,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国。  相似文献   

14.
正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授衔中,39岁的萧华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也是迄今为止人民解放军中最年轻的上将。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萧华一直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爱和提携。本文着重披露毛泽东和萧华上将在漫长岁月中的密切交往情况。你就是那个很能干的萧华?1929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来到了兴国,萧华第一次见到了他。毛泽东来到兴国后,住在  相似文献   

15.
周燕 《党史博览》2008,(11):18-22
在纪念井冈山会师80周年前夕,在茅坪烈士陵园的山坡上,矗立起一座新的铜像,一对英武的红军情侣深情地仰望着毛泽东当年居住的八角楼。从铜像前的青石墓碑得知,这里安息着江华、吴仲廉这一对井冈山老兵。对于江华,人们都很熟悉,他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首席大法官。对于吴仲廉,人们或许感到陌生,然而,她却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16.
张书志 《湘潮》2006,(12):52-52
毛泽东对火宫殿的风味小吃情有独钟。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常与同学到那里去吃风味小吃。1922年春,毛泽东邀李立三就组织安源煤矿工人罢工一事,进行商议,他们边走边谈,不知不觉来到火宫殿。毛泽东要了一份姊妹团子和一份臭豆腐,招待李立三,并给他介绍臭豆腐的来历。  相似文献   

17.
肖自强 《湘潮》2004,(4):14-18
胸怀大志的毛泽东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  近些年来,不少史学家和从事近代史研究的同志发现,毛泽东1910年走出韶山来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是他后来投身革命洪流成为一代伟人的一个重要台阶。那时候,毛泽东还是一个没有离开过韶山冲的少年。韶山冲虽然是一个群山簇  相似文献   

18.
王树人 《党史纵横》2009,(10):40-42
人民出版社于1952年7月1日出版发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载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在此文页一正文的下面,印有编辑者的这样一句简单的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谁都知道,写信应该是写收信入的称呼的,但这封信却没有,正文中也没有提及收信人的姓名。那么,毛泽东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呢?“批判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为何要给一个人写信呢?编辑者又因何不把收信人的姓名告诉读者、而把一封信以一篇文章的形式发表呢?  相似文献   

19.
人权是当代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领域争论的热点。而毛泽东人权思想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人权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当前,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人权思想对建设我国人权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1929年8月间,谭震林率领的红四军四纵队的司令部设在福建上杭白砂。一次战斗前,谭震林召集干部、战士开战前动员大会。正巧,毛泽东也来到了白砂。听说部队在开会,毛泽东就赶到了会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