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它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形成,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它对巩固皇权、调控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官僚权力、打击官僚腐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长期演进中,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制度特点与相应的制度体系,本文对此加以梳理,无疑会对我们今天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监察制度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战国时,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就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但尚未产生专…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十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和肃整朝仪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行政监察的主要目标是维护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由于各朝代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行政监察制度也各具特色.其中唐、清两代作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监察制度也十分具有代表性,本文将这两个朝代的监察制度进行整理,比较其优点和不足,不仅能使我们对两代的监察制度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为我们完善当今监察制度提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逐步完备。研究分析古代监察制度,对我国现代监察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从总结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历史出发,通过对古代监察制度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现代监察制度建设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历史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树标  杨建生 《前沿》2005,(10):170-17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与智慧。总结探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经验,可为我国当前监察制度与民主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分散和地方割据,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节国家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法律的推行,防止由于官吏的擅权谋私、违法失职而加剧与广大人民的矛盾,维护符合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法律秩序。这不但对君主的集权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护国家统一,改善吏治,保障社会安定起了积极的作用,因而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重视,历二千余年之久而不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监察制度,其形成、发展基本上与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过程相适应,或者说是基本上同步发展。在春秋战国时…  相似文献   

7.
我国奴隶社会实行官僚世袭制,封建社会实行任官制,随着任官制的确立,监察官也应运产生了,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监察制度也逐渐形成、确立、健全和完备。本文试从历代的监察机构、监官职权、品秩、地位、人选、纪律诸方面,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其利弊作粗浅的探讨。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秦汉为开始形成阶段;魏晋南北朝时得以最后确立;隋唐至宋日臻健全;至元 明清达到完备阶段。 秦设有御史大夫寺,长官叫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兼掌监察。西汉初称御史大夫之  相似文献   

8.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古代监察制度初创于秦汉,到了明代,监察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广义上的监察制度包含监察系统和言谏系统,明代的监察机构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地方设置十三道巡按御史、提刑按察使司及督抚负责监察。  相似文献   

9.
陈桂营  王立 《传承》2008,(22):88-89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具有谏诤君主,纠察百官,维护政令畅通与国家统一,下情上达,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政治系统的动态平衡形成监察制度文化等功效,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弊病:权力源于皇权,服务于皇权,也受制于皇权;受人事影响大,功效的持久性与稳定性不强;在政争激烈时成为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的工具;对监察者本身的监察是一个问题。古代监察制度功效的一面值得当代纪检监察部门制度化建设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具有谏诤君主,纠察百官,维护政令畅通与国家统一,下情上达,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政治系统的动态平衡形成监察制度文化等功效,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弊病:权力源于皇权,服务于皇权,也受制于皇权;受人事影响大,功效的持久性与稳定性不强;在政争激烈时成为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的工具;对监察者本身的监察是一个问题.古代监察制度功效的一面值得当代纪检监察部门制度化建设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云南古代司法监察制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古代司法监察制度述略木芹一、土流分治下的云南司法监察制度(汉晋时期)秦时,常通五尺道,在西南夷地区曾开始设官分治,但仅十来年秦就灭亡了,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西汉封建国家自武帝即位之后,开始经营西南夷,如遣唐蒙从宜宾至贵州修南夷道,又派司马相如从成都...  相似文献   

12.
官僚政治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的支柱。历代封建君主在通过各级官僚机构来实现其对全国人民统治的同时,为了防止官僚机构的腐败,又建立了监察制度以保证官僚机器正常运转。因此,吏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於监察制度的调节作用。本文旨在论述:清代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核心、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封建王朝,又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高发展形态。这种政治的特殊性削弱了监察制度对于官僚政治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导致了吏治的败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监察历史从来是弹惩一体。19世纪初,孙中山提出“弹惩一体”的监察思想,对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监察工作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反腐倡廉一直是国家行政监察工作的重点。随着新世纪我国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和问责制度的普遍推行,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防止庸官无为和惩治不法,更需要完善“弹惩一体”的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剖析,来比较各个历史时期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得失成败,探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朝《钦定台规》是我国古代立法水平最高、规定最严密的监察法规。时至今日,该法规的某些规制对我国当前的监察立法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基于这一认识,文章从分析《钦定台规》对监察人员的管理制度及巡视制度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细致规定入手,指出了目前我国相关监察立法的不足,相应的阐述了《钦定台规》在监察人员的管理及巡视制度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监察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正式拉开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大幕。中国监察体制发展历史悠久,当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能忽视这一本土资源。这一改革须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独立、非地方化的权力监察体系,在对监察官员权力的保障、对监察机关自身的监督等方面有独到的经验,但也存在法治不足、过度依赖皇权、权力边界模糊等问题,值得我们今天镜鉴。当代中国监察体制改革,要遵循统一化、独立化、非地方化、法治化、民主化原则,对监察机关自身也要实行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7.
唐王朝监察制度的运作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很有特色的部分 ,它随着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发展而不断强化。至隋唐时期 ,监察体制已日渐完备。梳理监察制度从秦汉到唐的发展过程 ,剖析唐朝御史纠察制度和谏官言谏制度具体运作的特点 ,对现实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它是历代王朝控制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兵役的重要考据,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我国古代廉政制度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借鉴历史智慧的重要资源。一、我国古代廉政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廉政制度主要表现为廉政教育、法律惩治和制度监察等方面。1.重视廉政教育并倡导廉政古代统治者在反腐制度建设上积极倡导廉政,首先是把思想教化放在反腐倡廉第一位。《尚书》中就提出:"任官惟贤才,官不必备,  相似文献   

20.
<正>回顾古代,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善的监察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有了带监察性质的"御史"之职。不过那时的"御史",主要是充当国君的机要秘书,属于史官系统。至秦始皇一统天下,方才设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既是丞相副职,又是最高监察长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