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国庆  周峰 《岭南学刊》2005,3(4):48-52
人道主义历史观与人道主义并非等同的概念。人道主义历史观是运用人道主义的人性论来解释和评价历史的一种哲学观念,其本质是历史的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价值普遍主义。对人道主义历史观的解读,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社会中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干预之虚伪本质。  相似文献   

2.
批判费尔巴哈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关键环节。他认为费尔巴哈以及旧唯物主义,即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看到了环境决定人,但是没有看到人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因而找不到人以及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历史处在他们的视野之外,一旦进入历史,立即陷入唯心主义。其错误的根源在于他们不懂得劳动实践活动的意义。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实践活动的分析,认识到历史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在劳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劳动实践是历史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既是历史的动力所在,也是历史的唯物主义性质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大唯物史观。它不仅涵盖自然、社会、人,揭示了它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运动,而且把人的发展引入历史观。大唯物史观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展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钊 《岭南学刊》2013,(2):119-123
费尔巴哈因其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联而被认为是近代哲学史上最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但在1844至1845年间,施蒂纳与费尔巴哈之间两回合的论战表明,费尔巴哈的基于本质主义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残余,因为费尔巴哈只是以"人(类)"取代了从前神的地位。施蒂纳的这一批判终结了费尔巴哈作为青年黑格尔派领袖的地位,也启发了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弄清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以及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缺陷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革命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遵循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  相似文献   

5.
唯物主义历史观确认哲学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它的主要理论贡献必然表现在对现实的人和现实的历史的理解之上。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思想基础和基本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践观念、辨证观念和发展观念,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辨证统一。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性的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赵亮 《理论月刊》2012,(8):51-54
施蒂纳是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唯我论、个人主义的先驱。"唯一者"是施蒂纳的核心理论观念。要想真正理解施蒂纳的"唯一者",就必须回到他所处的历史情境和思想境遇中去,因为施蒂纳的"唯一者"不是酣睡中发现的应然状态,而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反映和对当时历史发展惊掠的时代精神,是那个时代赋予了"唯一者"灵魂,是那个时代造就了施蒂纳。拨开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为我们敞开的是"唯一者"对那个动荡年代和无数思想碰撞的精神抉择。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早期历史观尽管具有一些唯心主义色彩,但它仍然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它的形成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毛泽东早期历史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个人英雄史观。这两个方面又具体化为三个逻辑层面:观念造成文明、圣贤慈悲救世、改造社会从改造哲学入手。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两歧性矛盾必然会导致他在道德观上的唯心主义迷失,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观的批判是费尔巴哈道德观的时代终结和历史出路,实质上体现了唯物史观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迷途的理论救赎。  相似文献   

9.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观问题上,费尔巴哈是个十足的唯心主义者。他抽象地理解人及其本质,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并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是宗教变迁的历史。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在社会本质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等方面全面超越了费尔巴哈,创立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永恒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呈现阶段性,这三种观点是维柯历史规律观的主要内容,从总体上看维柯历史规律观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争鸣的文章。作者针对金春峰、张春波等同志关于董仲舒的唯心主义哲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了进步作用的论点,首先分析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它并不象金春峰同志所说的限制了天的主宰作用,充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是相反;也不象张春波、包遵信同志所说的具有约束国君的力量。其次,作者分析了董仲舒以唯心主义哲学作论证的“仁德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认为当时的历史实践并不能证明它们曾经起过进步作用。最后,作者认为,董仲舒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映了当时地主阶级思想的保守方面,它并不能作为“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起进步作用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2.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集中体现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是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个别杰出人物创造的,少数杰出人物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英雄史观夸大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广大群众的历史地位。英国哲学家T.卡莱尔(1795-1881)认为: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这些伟人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蕴含着马克思毕生革命旨趣的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思想基石。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只是观念地呈现了历史的发展过程。为了回到现实的历史,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来克服唯心主义的抽象性,以揭露社会生活中复杂的现实矛盾。从思想史背景上讲,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既受到了费尔巴哈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又提升并超越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赋予唯物主义一种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论效用,从而为现实的人的自由与解放提供了历史路标。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创立了以生产劳动实践观为基础的科学实践论 ,揭示了人的实践本质和实践的人学本质 ,给社会历史以客观的承认和尊重。由此 ,他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本来面目”,解决了人类实践和人类意识的关系问题 ,把握住了社会实践的客观进程 ,说明了“人”的实践本质。在这样的意义上 ,他的新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把唯物史观说成是物质本体论的推广 ,或者借口不赞同这种“推广”说而抹煞马克思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性质 ,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错释  相似文献   

15.
李冰梅  张宏 《长白学刊》2013,(6):147-148
施蒂纳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虚构的“唯一者”来张扬利己主义。马克思批判施蒂纳利己主义的现象学,目的是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世界,在此基础上阐发更为丰富的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实践内涵,从而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麦克斯·施蒂纳被恩格斯称为"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先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大量篇幅批判了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理解施蒂纳特别是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离不开当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境遇.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在关于自由观问题上均陷入唯心的泥坑,"把自我解放的特定的历史行动变成为‘自由’的抽象范畴。"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实践上的自由,是历史的、具体的自由,具有阶级性,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人的自由与解放必须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由和解放程度取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5)
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深刻分析和再认识,揭露它虚伪的面纱,同时,我们还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创立历史唯物论以前认识社会历史现象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资产阶级历史观的顶峰。虽然其形式是唯心主义的,但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在我们的哲学史研究中,对这一点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黑格尔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作出评价,对于我们进一步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唯物史观被当作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推广与运用,这首先肯定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观"功能,无论是从"唯物史观"这一术语提出的最初语境,还是从"历史"在唯物史观中存在的方式来看,唯物史观首先都是一种"历史的科学",但仅仅把唯物史观当作一种历史观又有逻辑上的困难。必须指出,唯物史观同时还是一种世界观,它以整个世界为其对象,以感性的实践活动为起点,实现了对于人自身、社会乃至自然的存在论证明。唯物史观正是通过实践的起点范畴、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的中间过程、人的解放的价值目标三环节实现了"历史观"与"世界观"的综合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