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贺炳炎是唯一一位被毛泽东批准不用行军礼的将军,也是开国将军中唯一被国家民政部追认的革命烈士。他英勇顽强,战功赫赫,曾忍受剧痛接受无麻醉截肢手术。他严于律己,忘我工作,以残病之躯奋斗到最后一息。贺炳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英雄乐章。  相似文献   

2.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彭绍辉上将,是一名从雇农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指挥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在战争年代,彭绍辉失去了左臂,被人称为"独臂将军".1955年9月,在共和国首次授衔的1000多名将军中,共有9位独臂将军,而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只有彭绍辉和贺炳炎.  相似文献   

3.
正开国上将贺炳炎和中将余秋里都是独臂将军,余秋里无左臂,贺炳炎无右臂,他们带领的部队被称为"一把手"部队。余秋里和贺炳炎第一次搭档,是在1935年5月的忠堡战斗中。此战,是红军以少胜多的典范。18团在团长贺炳炎、政委余秋里的指挥下奋勇杀敌,歼灭了敌师部和一个旅,活捉了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抗战时期, 129师挺进冀中,两人分别为第3支队军政主官。他们互相尊重,  相似文献   

4.
据云,贺龙将军指挥作战,每遇关键时刻,必大呼:"贺炳炎,上!"贺炳炎将军此时必一跃而起,右臂空袖,左手挥枪,亦高呼:"冲啊!"其势如雷滚,如电闪,如山崩,如潮涌,所向披靡也。  相似文献   

5.
据云.贺龙将军指挥作战。每遇关键时刻.必大呼:“贺炳炎,上!”贺炳炎将军此时必一跃而起,右臂空袖,左手挥枪.亦高呼:“冲啊!”其势如雷滚,如电闪,如山崩,如潮涌,所向披靡也。  相似文献   

6.
战功赫赫,伤痕累累。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中有两位独臂将军——彭绍辉和贺炳炎。两个人都只有一只手臂,前者右,后者左。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人民解放军的首任军长,前者是第七军首任军长,后者是第一军首任军长。本文讲述的,是第七军首任军长彭绍辉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1945年4月23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见到贺炳炎时,如此夸奖他。贺炳炎,1913年2月5日出生在湖北省松滋县,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首任军长。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佳话和美谈。后卫变前锋。贺龙传令,阻击3个小时,为贺炳炎做手术。贺炳炎锯了臂红军长征有先有后,由贺龙等指挥的红二军团是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支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著名的师长,他就是1935年11月担任红二军团新编第五师师长的贺炳炎。1935年12月22日,国…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光辉日子里,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让我们特别怀念他。他就是开国上将贺炳炎,今年7月1日,是贺将军逝世51周年。  相似文献   

9.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会间休息,毛泽东笑盈盈地走向一位个子不高的年轻军人,老远就伸出了右手。那军人立即举起左手,端端正正敬了一个军礼——他的右臂是一条空袖管。“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嘛,不用这样敬礼。从今往后免掉你这份礼吧!”毛泽东连忙用右手握住贺炳炎的左手,亲切地说。  相似文献   

10.
贺炳炎、余秋里都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贺龙元帅戏称他们为“一把手”,冀中老百姓则称他们为“共戴一双手套”的将军。在两人的人生旅途中,他们曾先后三次搭档,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著功勋。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55年至1965年,被授衔的开国将帅共有一千六百一十三位。在这一千六百一十三位身经百战、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将帅中,就有九位独臂将军,他们是:彭绍辉上将、贺炳炎上将、余秋里中将、晏福生中将、左齐少将、彭清云少将、陈波少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1997,(1)
反“围剿”和长征中失去腿、臂的将军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首次授衔的高级将领中,有9位独臂将军和1位独腿将军。其中,有5位是在反“围剿”和长征中失去腿臂的。这5位血铸的将星,谁都有一段传奇的战斗经历。贺炳炎上将1913年出生于湖南松滋,1929年...  相似文献   

13.
范二水 《共产党人》2007,(16):26-27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不禁忆起了"一把手"将军——贺炳炎同志。解放战争时期,我从吕梁第十军分区政治部调到了晋绥军区政治部战斗剧社第二队——是一个曾编演过  相似文献   

14.
1960年7月1日,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不幸病逝。这位功勋卓著,丹心为民的独臂将军,就象一颗流逝的星,把一串闪光的轨迹刻在人们的记忆里。这里记述的只是几件意味深长的小事。  相似文献   

15.
1960年7月1日,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不幸病逝。这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独臂将军,就象夜空中一颗耀眼的流星,将一串闪光的轨迹刻在人们的记忆里。这里记述的只是几件意味深长的小事。 “这个车,娃娃不能用” “周师傅,出个车,把司令员的娃娃接回来”。1956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贺炳炎的警卫员杨明松站在车库前向司机喊道。 杨明松刚刚接任贺炳炎警卫员。前任警卫员交接时告诉他,司令员有4个子女在成都军区八一小学寄读,每个星期六下午接司令员子女回家度假,是警卫员的一项例行任务。但怎样去接却没有交待。杨明松想,八一小学距军区大院有7里多路,司令员配有2部专车,难道接几个娃娃还要  相似文献   

16.
刘荣付 《广东党史》2011,(12):21-23
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一共有10位独臂将军,他们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贺炳炎(上将)、余秋里(中将)两位将军有着相似的传奇经历,并有过多次成功合作。他们同年参加革命,都是贺龙的爱将,都在随红二军团长征中受伤断臂,都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二人又并肩战斗多年,共同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17.
方城 《党史天地》2006,(10):58-63
他是红二方面军的一员战将。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他是原红二军团中唯一授上将军衔的将领。他曾经11次负伤,身上留下了16处伤痕。他在当师长的时候打断了右臂,这时红二、六军团刚刚开始长征。他,就是毛泽东赞誉过的独臂将军贺炳炎。  相似文献   

18.
正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有10位独臂将军。其中有3位是在长征中痛失手臂的,巧合的是他们还都来自同一支部队——红二方面军,他们是贺炳炎、余秋里、晏福生。长征中的战火使他们的躯体不再健全,长征的熔炉却把他们淬炼成驰骋沙场的独臂将军。诚如余秋里回顾长征时所言:"是理想和信念的力量,鼓舞我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艰苦的磨炼,更进一步坚定了我的革命信念,锻炼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4日,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在“永远的丰碑·抗日英雄谱”专栏,以《“独臂将军”建奇功》为题,报道了开国上将贺炳炎的革命事迹,一代名将重新引起党史、军史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对党忠诚,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巨大动力。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战争年代,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史诗。独臂将军贺炳炎就是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