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外交部2008年发行了新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对公民进行领事保护的宣传教育。随着全球化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增强,影响在俄中国公民安全的因素增多,中国的领事保护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应通过领事保护预警,信息共享和危机管理平台等一系列体制和机制上的建设为赴海外国民打造一个较为安全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黎巴嫩趣闻     
本地人开车挂外国国旗黎巴嫩是一个只有三百多万人口的小国,面积与北京市差不多。为节省开支,许多国家不在黎设使馆,而是聘任本地人作为领事、荣誉领事,以处理该国与黎的外交、商务、领事等事宜。这样一来,许多黎巴嫩知名人士就成了众多国家在黎的领事。他们开车外出办事时,往往挂着外国国旗,这就成了黎巴嫩的一条独特的风景线。本世纪70至80年代,由于外部势力插手,黎巴嫩人民遭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乱的煎熬,首都贝鲁特曾形成东、西区两个互相敌对的政府。中国使馆位于贝鲁特西区,是穆斯林居民聚居地。中国外交官爱吃的猪肉等…  相似文献   

3.
结合近年来的领事实践和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领事保护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与任务.领事保护的对象重点转向临时出国公民,领事保护需求大幅增加;海外中国公民活动区域不断扩展,高风险国家与地区呈现.海外安全风险日益多元化和集聚化,领事保护预防、磋商和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凸显;基于人权意识和主观认知等的影响,领事保护的期望值与需求不断提升.于是,在有限的领事资源与“无限”的领事保护需求之间形成了一种“小马拉大车”的张力.这就使得中国的领事保护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须注重领事保护中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统一,加强领事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和企业数量增加,凸显领事保护的重要性,相关机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值得探究。2011年2~3月的利比亚撤离事件为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具体运作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检阅。此次事件显示出中国的领事保护预防机制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但领事保护应急协调机制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预防机制的不足。中央企业在撤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今后海外中资企业应对类似情况树立了典范。这对完善今后的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1877年,清廷设领新加坡,以此为嚆矢,历经艰难曲折,相继在华民聚居的海外通商大埠设置了领事。考之晚清驻外领事的籍贯,无论出驻人数还是人次,粤籍领事均遥遥领先,此并非历史的偶然,实乃时势使然,本文拟就其原因做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6.
亚洲 12月5—27日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对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时行了友好访问,并与上述五国领导人分别会见和会谈。 12月5日 中日举行第五次领事会议,就中国旅日华侨法律地位、简化中国赴日人员签证申请手续、双方侨民领事保护以及非法偷渡等问题进行磋商,并对近年两国领事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7.
马一 《东南亚纵横》2011,(10):77-81
晚清驻外领事品流纷杂,来源不一,其中驻在国华商侨领膺任领职者,在晚清设领保商护侨方面发挥的作用独具特色,尤为引人注目。本文拟分析华商侨领充任领事的原因,概述其作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做一更为客观、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11月门日上午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李瑞福,高级商务助理韩立宁在省外办领事处的陪同下前来我所进行座谈,我所所长陈吕范,副所长贺圣达、王士录向客人介绍了我所的研究情况,并回答了客人提出的有关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问题,中缅边境毒品问题。美国客人希望今后多保持联系,加强学术交流。会谈结束后所领导向客人赠送了我所研究人员撰写的著作和其它出版物。美国驻成都领事馆领事到我所座谈@刘俊~~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联邦对外经济活动的最新政策法规刘秀云1995年5月22日至26日,《独联体国家经贸政策、法规报告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代表处经济博士、高级专家普列斯卡塔夫斯基、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领事丹尼洛夫就《俄罗斯现阶段...  相似文献   

10.
7.其他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 由年满18岁的外国公民本人向其拟定居留地的俄罗斯移民机构递交在俄罗斯联邦临时居留的申请书;如果该公民身居俄罗斯联邦境外,那么可以以书面委托形式或通过俄联邦的领事机构递交。可以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文件的形式递交。  相似文献   

11.
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与领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海外中国公民面对的各种安全威胁骤然增加,导致人身、财产等多方面的重大损失,对我国领事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外交部加强了领事保护工作的应急、磋商、协调、预警等机制建设,为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海外中国公民的急剧增加和安全形势的日趋复杂,我国领保机构还必须解决人员不足等问题,加强预警效果,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利益的能力与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新加坡,儒学或曰孔学、孔教,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正宗,在一切思想流派中具有无可争辩的统治地位。随着19世纪初期新加坡开埠,华侨来此定居者日益增加,儒学也逐渐在当地华人社会传播开来。自19世纪80年代,晚清设置驻新加坡领事以来,新加坡儒学发展出现兴盛局面。清政府领事官员以及当地华人绅商通过办文社、建孔庙学堂和推广普及双语等方式,实现儒学与西学的对接,将新加坡儒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一只手抓着各种证件,另一只手挽着新婚燕尔的台湾丈夫,许许多多越南女青年在台湾“领事办”外面焦急不安地等待着签证结果。  相似文献   

14.
没有得到正式承诺的自营业者们愈加愤怒,他们组成拓指团、突击队,进入了全面对决的态势。震惊的谷口领事8月12日从自营业者方面召唤了齐藤等4名  相似文献   

15.
四.稻田新之助的迁居事业 1.事业的始末 根据驻新加坡领事代理齐藤干1893年4月12日给外务次官林董的书信,稻田新之助于同年3月上旬来到领事馆,说想要赴“婆罗洲岛”“购买树林,着手樟脑采集和木材采伐”,要求领事馆开“介绍信”。稻田是“兵库县下淡路国三郡须本町”出身的“平民”,46岁,1891年前后来到新加坡,“开办日本旅馆,让船员住宿”,评价固然不好,但从未听到“做过什么坏事”。  相似文献   

16.
近期,在非洲国家频频发生中国公民安全事件,涉非领事保护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中国外交部网站海外安全信息(2006年6月至2012年10月)统计和对在非中资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在非中国公民遭遇的安全风险大致可分为政治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因中国公民自身违法违规行为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流行性疾病蔓延、恐怖袭击、海盗袭击、意外事故、经济诈骗和自然灾害几种类型。针对非洲国家安全形势复杂的特点,中国驻非使领馆与在非中资企业积极配合,建立了多样化的预防机制和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保护在非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的安全。在目前中国涉非领事保护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诗琪 《亚非纵横》2012,(4):12-19,59,61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进非洲,中国人及企业的安全遇险事件亦明显增加。中国在保护海外公民和企业利益方面的机制设置和措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西方国家在国家、企业和个人层面保护海外公民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做法与经验,认为我国需要在建立完善的领事保护机制、提升我国军事能力、在非企业要建立地方人脉和承担在当地的企业社会责任、在非个人需规范个人行为方式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可称得上是在东南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公民频遭突发事件的一年,马航MH370事件、上海女游客被劫持事件、越南暴力打砸中资企业事件等使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严峻,对中国领事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往来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而由于政治局势、恐怖袭击、社会治安问题、"排华""反华"、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的存在,中国海外公民的人身安全仍面临重大威胁。本文梳理总结了2014年东南亚地区中国海外公民遭遇的主要安全事件,结合2014年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和中国领事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8 78年清朝政府在新加坡设置的领事馆 ,是它在海外较早设置的一个领事馆。在建馆初期 ,由于英国的反对 ,清朝政府无法从北京把外交官派到新加坡去 ,因而出现了领事人选问题。由于清朝官员对在海外设领护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想在这方面多花钱 ,又使得领事馆一开始就出现经费问题 ,经过一番周折 ,才得以解决。一通过不平等条约 ,英国早就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派驻了领事官。到 1 86 9年 ,中英《新定条约》才规定 ,凡英国及英国属地各口 ,中国均可派官驻扎。但是 ,英国对清朝政府在东南亚地区的英国殖民地的设领问题 ,一直采取拖延的态度。 1 8…  相似文献   

20.
1998年3月14日《泉州晚报》海外版头版刊登了题为“澳洲外交官钟情白鹤拳”的文章,该文系摘自澳大利亚外交部新闻报的专稿,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LyallCrawford慕名来永春拜白鹤拳师潘长安学习白鹤拳的经历,文中盛赞“永春白鹤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