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罢刘烈龙《“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文①,感慨颇多,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现就文论文,提一二私见,与作者商榷,也恳请广大同仁指正。一、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含义问题。从文章的逻辑结构看,“二者含义不同”是作者立论的基石。“二者的基...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问题的辨析──与吉彦波同志商榷李荣海,王月光读了吉彦波同志发表干《桂海论丛》93年第一期的《论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及其特性》(以下简称古文)一文之后,对作者敢破敢立的精神感到敬佩。但是,对其所阐述的观点却实难苟同。...  相似文献   

3.
本人生长于苗乡苗寨,对苗族习俗虽无研究,但也有只鳞片爪之识,故特提出与石开忠同志商榷。 石开忠同志在《试论黔中苗族牛祭习俗的成因》(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四期,以下简称《黔中苗族牛祭》)一文中论述了牛祭的三种形式、文献中牛祭习俗的分布状况、牛祭发生的背景和牛祭祀习俗的成因四个问题。对于前面所述,因没有作过深入和全面的调查,不敢胡言,本文拟就惠水地区苗族牛祭的形式及牛祭习俗的成因略述个人浅见,望有关专家、学者和石开忠同志赐教。  相似文献   

4.
张雄同志在今年第二期《探索与争鸣》上发表的《从祝提意识走向忧患意识——对十年改革思维模式的反思》(以下简称《反思》)一文,从哲学的高度,把文明发展的过程与思维模式的变换联系起来,认为祝福意识是改革成功的思维障碍,忧患意识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强调危机,提倡“忧患”,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反思》一文过份夸大了忧患意识的作用,同时也偏激地否定了祝福意识的功能,只看到它们的对立,不分析它们的联系和统一。对此,笔者持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案构成流氓罪──兼与李鸿斌同志商榷汪端阳《人民公安》第19期刊载了这样一则案例:今年严打斗争中,某地摧毁一犯罪团伙,该团伙除犯有明显的流氓、抢劫和强奸等罪行外,还有一起这样的行为引起办案人员的争议。某日下午,甲、乙、丙、丁4人见一外地货车停在公路旁...  相似文献   

6.
7.
二十世纪已接近尾声。或许是由于“人生不满百,常忙于岁忧”的本能,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文化的反思又一次成为中国学人的热潮。作为那反思的结果,或主西化,或主传统,或期望于未来的重建,依然众口喧腾,莫衷一是。虽说真理可能越辩越明,然而倘不用功于实际建设,则所辩每每迹近于空谈。二十世纪,对中国的文化而言是一个痛苦的世纪。由于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等诸多原因,中国文化目前的学术结构已接近崩溃的边缘。那崩溃的表征,则在于学术界内都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学科之间缺少理解和对话。而半个多世纪以来,甚至对中国哲人的思想与…  相似文献   

8.
一个过早面临的问题大陆开展台湾文学的研究迄今十年有余。近两三年来似乎出现这样一种趋向:最初迈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都忙于将自己近十年来的研究心得,以一种概观性的史著形式进行总结和整理,以求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肯定下来。于是,一时间听说就有好几部台湾文学史(或类文学史)都同时进入紧张的编撰之中。笔者未能免俗,也参予了一部台湾文学史的写作。从年龄层次看,最初涉入这一领域的学者大都已进入中年或壮年。他们做为一个研究者成长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都带有伴随共和国成长起来的中年一代知识分子的长处与不足。这一特点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在他们最初的研究中,表现出长于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入手去剖析文学的诸种形相,而在对文学自身审美特征和规律的阐释与探寻上,则稍有欠缺。  相似文献   

9.
王健同志在《青年思想家》1990年第2期上发表的《社会主义三层次说》一文,构思独到,观点新颖,笔力雄健。文中不少地方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作者的本意也是旨在澄清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论争,用清晰的理论来支持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但是,一种理论观点能否立起且具有持久的魅力,并不取决于其观点的新鲜和论述的得力,也不取决于良好的愿望。而局部的光芒更不足以辉映其整体的空洞和苍白。社会主义思想从诞生那天起,就展开了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激烈交锋。在人类的思想历  相似文献   

10.
周怀玉同志(以下简称周同志)在《社会主义研究》1985年第5期上撰文“社会主义民主与‘为民作主’”,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为民作主”的关系。文中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以及干部与群众的正确关系。这些思想,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周同志完全否定“为民作主”口号的积极意义,特别是把它与社会主义民主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它“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是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大相径庭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这种看法欠当,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制度改革中,如何正确认识国家权力机关与法院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应当如何对法院实施监督,是一个事关宪法的根本性问题。蒋惠岭同志在《论权力机关对法院的监督》(下称蒋文,载《人民司法》月刊1995年第10期)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拜读后引发了我诸多思考,在此谈几点认识。一、关于审判独立和人大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要对法院进行监督,为什么要进行监督?这是蒋文中涉及的第一个问题。对此,蒋文虽然也承认"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是防止法院滥用审判权的一种保障",是必要的,但其基本观点却是人大的监督权"损害法院的独立性,进而损害其公正性,最终影响法律的实施"。同时,蒋文十分强调法院的审判独立,指出"审判独立绝非某种政治体制下的专用名词,如果司法不独立,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一点早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本性是开放的──兼谈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更新王继宣马克思恩格斯论证的社会主义本来是开放的,或者说,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开放性社会主义。“世界历史”观是马克思的开放性社会主义赖以确立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所讲的“世界历...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第10期《人大建设》刊登了王莲芹、刘银谦二位作者的《谈学生在校期间伤害事故的法律适用》一文。该文论述了“学校对在校学生的责任不是监护责任的转移”的观点。对此。笔者有一些不同认识。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与两位商榷。  相似文献   

14.
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提出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一系列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框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的反响。但是,对这个理论也有另一种反映,其典型的说法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社会上甚至出现这样一种思想,以为初级阶段理论是一切不正  相似文献   

15.
也谈建文帝与郸城仟姓──兼与程万鹏、李四端诸同志磋商徐公卿数百年来,关于明朝建文帝的下落问题,一直是我国历史上一大疑案。建文帝朱允以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津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津遂立朱允改为皇太孙。朱元潭死时,他刚...  相似文献   

16.
刘小兵 《求索》2008,(2):189-191
丁放先生撰文认为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的“正始之音”是指“正始诗歌”,笔者认为“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在《修竹篇序》中是对“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这一经典名句的化用,应属“用典”,用以表示惊喜、赞叹之意;“正始之音”在句中保持其本义“魏晋清谈”,在全文中只能联系上下文,取其比喻义;丁先生文章中用以论证在文学史上“‘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时期的诗歌”的其它数条材料,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7.
拜读苏伟同志发表于《求索》90年第5期的大作《商品经济一定导致民主政治吗》(以下称苏文),本人感到苏文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见解。但是,对于文中的若干论述却不敢苟同。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苏伟同志商榷,以期问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黎澍、艾力农和方文等同志先后发表文章,对“谁创造历史”的问题展开讨论。总的来讲,我赞同黎澍同志关于“历史是所有的人创造的”观点,而不赞同艾力农、方文两位同志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但黎澍同志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命题提出质疑并加以否定,这也是我所不能赞同的。对此,我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理论界同仁。关于“谁创造历史”的问题,有两个概念必须明确,这就是“创造”和“历史”。所谓创造,按《辞海》的解释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创造必然有一定的主体,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创造的主体就是人,因此,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创造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它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第二,这个结果是过去从未出现过的新东西。然而艾力农、方文同志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3期发表了唐慧同志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危机问题初探》一文。作者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许多悲惨事件、社会灾难,看成是社会主义危机的表现,不同意只用挫折或失误来概括,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一种深刻探索,对于社会主义实践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者在文章中所论述的一些具体观点、看法,我们很难苟同。借此文与作者讨论。  相似文献   

20.
罗宁生同志对主体能动性构成的研究(《论主体能动性的构成和层次》,载《求索》1991年第3期,以下简称罗文)颇有见地,给人以启迪。但是,笔者认为主体能动性构成包含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必须加以拓展和深化。 罗文指出:“主体能动性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更准确地说,是由能动认知、能动情感、能动意志和能动行为所构成的一个复杂动态系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