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偶然间翻到《公民导刊》第6期《我为抗战扛起枪》一文,读90岁耿道庸老人的抗战经历,仿佛小时候听舅舅讲他的故事。我的舅舅也是黄埔军校学生。小时候在外婆家,每晚吃完饭,舅舅就会召集我们一帮孩子,开始忆过去。和耿老一样,他也曾担任过  相似文献   

2.
我的眼眶蓄满了泪水,这是当全场观众起立共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此时此刻怀着感恩、怀着敬意,忆先烈、忆岁月、忆我们。红色的历史其实从来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的血脉和情感,仍和那段历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除夕,值班     
陶博文 《人民公安》2014,(17):19-19
<正>今天我值班,今天是2014年1月30日,农历腊月三十。今天我值班,22年来第一次不在家里过年。这几天心里一直很浮躁,我知道,我是想家了。今天我值班,默默为吴江守夜,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五味杂陈。有思念,有难过,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责任。2013年8月1日来到吴江,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成为吴江公安人中的一员,身上也从此有了一种责任:在吴江,保一方平安。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此时此刻我突然觉得我愿意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付出我  相似文献   

4.
周林 《黄埔》2010,(1):26-28
到2009年的农历十月,吕传镛会长就整整一百岁了。在百岁的人生旅途里,他有说不完的人生故事,忆不清的坎坷曲折,更有割舍不了的黄埔情怀。一位经历了抗战烽火洗礼的老兵、伴随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一路走来的同学会领导、和蔼可亲的世纪老人,仍在用乐观豁达、与时俱进、淡定从容,续写着自己的不老人生。带着对老人的敬仰之情,我走近了他和他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5.
张正宪 《半月谈》2004,(3):36-38
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吴江,触摸了盛泽的耶根丝,那根丝织就了绸都辉煌。  相似文献   

6.
李玲  康宁 《理论月刊》2006,(3):72-72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经过潜心研究,提出克隆转忆人构想。他在近著《克隆转忆人——供人类思考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指出,“我之为我之物”是记忆。假设记忆可以移植,在我死后将记忆移植于我的克隆体大脑中,我就得以转世复活,这种人即为“克隆转忆人”。既然“我之克隆 我的记忆移植=我的转世”,那么“我的代代克隆 我的记忆代代移植=我的永生”。韩东屏教授认为,从科学的理论和实验看,克隆转忆人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从价值层面看,无论对个人、社会还是人类来说,实现克隆转忆人构想都是一个利远大于弊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刘一曙 《世纪行》2010,(3):47-48
<正>一百零四岁的辛亥革命老人喻育之在世之时,我曾多次踵府聆教,其中尤对孙中山先生莅汉种种经历,忆闻颇多。今喻老虽已辞世,然重温此则,藉以励志,或可启迪后老。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他功高不居,为了顾全革命大局,适应南  相似文献   

8.
钱能 《现代领导》2011,(1):36-36
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乐居吴江”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一条结合苏南实际、体现吴江特点的发展新路子.增强城市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增强人才的综合实力;构筑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的战略优势。实现“乐居吴江”战略目标,需要各类人才全方位的参与;全面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创优.又能激发“乐居吴江”建设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才彦 《黄埔》2007,(2):1-1
去年,我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收集“抗战墙”资料。当时,素昧平生的黄埔老人张瑜亲自到车站接我,又陪同我一道顶着八月的骄阳前往和平广场查找,给了我很大帮助。面对这位和蔼可亲的八旬老人,我试图拼凑话语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时,老人一句“天下黄埔是一家”,瞬间让我感到所有的语言都显多余,除了感动,竞一时无语。  相似文献   

10.
礼节     
有位医生朋友对我说了一个故事。他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做了一个胆囊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几小时后,他去探望老人术后情况,老人已从麻醉中清醒过来。看到他进来,从病床上挣扎着想坐起来。老人的女儿连忙按住老人:“爸,你现在不能动。”老人喃喃地说:“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来了,我得鞠个躬啊,感谢他呀!”病友们都觉好笑,劝他躺着不要动。只见老人伸出两只瘦骨嶙峋的手,合在一起,努力抱了个拳,说:“谢谢医生了。”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当场就愣在那里,他真的被感动了。他从医整整二十年,不知为多少病人动过手术,但那个老人的这个抱拳,差点让他掉泪。不想讨论医患关系,也许来讨论这位老人身上所传承下来的传统礼节要有意思得多。  相似文献   

11.
王晓宇 《广东民政》2011,(10):64-64
我先生是位乡村教师,上班的途中要经过一个贫困的山村。在村口的石碾上,经常坐着几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我先生经过村口时,每天都会像变戏法似的给老人一些惊喜,或是给老人们带些水果、衣物、新鲜蔬菜,或是给些零钱,或是坐在石碾上陪老人们聊聊天,唠唠家常。  相似文献   

12.
凌君 《台声》2001,(11)
我去台湾采访的日子里,在晨光里看着老人翩翩起舞,在公园里看着老人缓缓散步,在茶馆里看着老人悠悠地品茗,尤其是在马路旁看着老人骑着摩托车飞驰,使我产生了解台湾老人的愿望:他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晚年?台湾新闻界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把老人称作“银发族”。多好的比喻啊,这是辉映着雪山之光的群体,因为岁月的积累而饱含着聪慧。尽管儿女成人,颐养天年,许多老人的银发之下,仍然有一颗年轻的心。“活出快乐健康的余生”成为众多老人的信条。乐观是无价之宝在台北的一个老人协会里,有一个“银发族”的宣言,颇有启示性:“银发族”…  相似文献   

13.
老黄(小小说)张光辉讨个“说法”就不走。我再三劝说无效,便随手将他的布袋拎到了门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人扑通一声跪到了我的面前,第泪纵流。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感觉老人的投诉是真诚的、无奈的。我慌忙将老人扶起,迅即将他复印的状纸送给了分管局长,并...  相似文献   

14.
范建坤 《群众》2006,(9):45-4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间有吴江”。吴江是江苏的南大门,拥有本地常住人口78万人,外来流动人口40万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1994年全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即著名的“608”会议)曾在这里举行,推广了“吴江经验”。此后,吴江更进一步提出建设和谐吴江、打造“平安天堂”的新目标,牢牢把握“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基本方略,富而思安,安而思谐,不断健全八大机制,严密构建防控体系,多年来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保持较好水平,经济社会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2,(19):22-24
我出生在陕西铜川的一个偏僻村庄里,老人们说我一生下来就虎头虎脑的,是个当兵的料,所以给我起名叫文军利,转眼间,25年过去了,老人们的预言没成现实,但我成为了广东省中山市保安服务公司的一名保安员。  相似文献   

16.
心有净土     
乔兆军 《现代领导》2014,(12):52-52
一次,我去邮局取稿费。邮局的人不多,我前面是一位老人,他递给营业员一本存折,说要取4500元。营业员递出一张单子让他签字。老人拿起笔,手颤抖着不知签哪儿,我指着那个签字的地方.说:“您签这儿。”老人说:“干脆你帮我签下吧,人老了眼前一片模糊。”行啊,我接过笔。照着那个单子的名字给签了字。  相似文献   

17.
豫新 《人大建设》2002,(9):14-15
2001年4月9日,天气暖烘烘的,轻柔的微风亲吻着人们的笑脸,让人感到无比惬意。上午10点多钟,一位衣衫不整、头发脏乱、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老人踽踽独行,径直来到新郑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老人已双膝跪在办公室中间,涕泪长流,嘴也结巴着说:“我……我可找到人大了,请人大给我作主啊!”法工委主任靳宝才连忙上前将老人搀扶起来,递上毛巾,示意其坐下细说情况。不大一会儿,老人的情绪慢慢地稳定了下来。随着老人的叙述,也很快拉开了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对一起个案监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吴江,素有“丝绸之府”美誉,是苏州智能工业的主要承载区。在这片民营经济发达的沃土上,一项项发展政策落地生效,一个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脱颖而出,一批批优质项目崭露头角,吴江工业互联网产业正蓄势崛起。近年来,吴江始终保持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劲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为契机,瞄准工业互联网“风口”,抢滩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精细描绘“吴江制造”的生动图景。  相似文献   

19.
痛悼吴老     
2012年11月23日下午,收到一份快递,拆开一看,是吴江夫人“邱晴率众子女”寄来的讣闻,告说吴江老已于2012年11月13日“走完了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107岁的周有光先生又出新书了,叫《百岁忆往》。当建安兄前段时间告诉出版消息时,我就期盼着早点读到,前几天他把书寄来了,我是那样爱不释手。腰封上的那段话,更让我震惊与钦敬,我想所有的读者看到这段话,心中也肯定会涌起我同样的情感。“在暑天里,他检点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