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党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认识和清算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刘少奇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率先对“左”倾错误统治时期的白区工作提出批评,继而对这一时期的整个政治路线提出质疑;抗战开始后,他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为从思想上清算王明“左”倾错误做了准备;在延安整风中,他全力支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王明“左”倾错误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与清算。  相似文献   

2.
汪舸 《传承》2014,(11):20-21
在我党历史上出现过的三次"左"倾错误中,前两次在中央统治的时间都不长。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却持续了4年,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差点葬送了中国的革命。分析其中产生的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史学界有人认为,王明路线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代表中华民族的愿望和要求,担负起了号召和领导中国人民的抗日责任。历史果真如此吗?回答应是否定的。因为: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时期确曾出现某些正确主张和行动,但它们并未改变“左”倾路线在“主要方面都是错误的”事实。深刻认识王明路线在抗日斗争中的错误,丝毫无损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4.
陈国清 《传承》2013,(5):28-29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对王明的错误的定性有了新的提法,把王明的教条主义错误与临时中央的错误作了区分,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统治的原因有了更全面客观的分析,肯定了王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正确的方面。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不因其犯过错误而抹煞其贡献,也不因其曾经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而掩饰其过错,不仅符合历史事实,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符合辩证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陈国清 《传承》2013,(3):28-29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对王明的错误的定性有了新的提法,把王明的教条主义错误与临时中央的错误作了区分,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统治的原因有了更全面客观的分析,肯定了王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正确的方面。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不因其犯过错误而抹煞其贡献,也不因其曾经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而掩饰其过错,不仅符合历史事实,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符合辩证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防“左”反“左”首先要破除“宁‘左’勿右”的思维定势,而分析并掌握这种思维定势形成的原因,则是破除“宁‘左’勿右”思维定势的重要前提。本文在三个重要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一是在国际共运和我党历史上形成的“‘左’比右好”的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向;二是认为“左”倾的社会根源是小资产阶级,比右倾更容易博得谅解和同情;三是建国后人们在“左”的氛围中生活了20年,体验深刻。持续不断的“左”倾思潮的猛烈冲击,在人们的头脑中层层打上“左”的烙印,从而形成“宁‘左’勿右”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7.
杜宝玉 《春秋》2010,(3):11-12
1942年是红军长征胜利的第六个年头.也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五个年头。在这么一个时候,为什么要搞整风运动?这起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党历史上犯有“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特别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错误给我们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致使中央红军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8.
从“九·一八”事变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王明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前后呈现很大的差异。他先是犯有“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后来又跌入右倾投降主义的泥坑。曾身居中共要职的王明,为何在瞬夕之间竟然实现了从极“左”到极右的根本转向呢?这里就其主要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相对于右的错误倾向而言 ,其“左”倾错误的危害更大 ,往往纠而复生 ,反“左”斗争则成为党内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近80年的历程中反“左”斗争的情况 ,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屡犯“左”倾错误的总根源和社会历史、思想文化根源 ,并从五个方面总结和归纳了反“左”斗争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严肃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就提醒我们:只有开展深入持久的反倾向斗争,尤其是反“左”倾斗争,才能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要是反“左”。这是历史和现实的正确结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党曾已经从指导思想上完成了纠正“左”倾错误的任务,但还有大量任务没有完成。这其中包括从思想理论上系统深入地揭示建国以来“左”倾错误的实质、表现、特征、危害、根源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伟大转折时期的产物,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新成果。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中指出的:“《邓小平文选》系统地反映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在一九七五年针对‘四人帮’的破坏,为整顿各方面的工作而进行的斗争;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为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而进行的斗争;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的教训,确定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党工作的重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我党在七十年的领导工作中,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全党注意,这就是反对“左”的错误倾向后出现右的错误倾向,反对右的错误倾向后又出现“左”的错误倾向。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反对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后来却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反对了这些“左”倾错误后,抗日战争初期又出现了王明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错误,1957年开始了反右派斗争,后来却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经济建设“大跃进”直至“文化大革命”等“左”的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批判了“左”的错误,但在1986年和1989年却出现了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为什么会反“左”出右、反右出“左”呢?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06,(4):22-22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执行“左”倾错误路线,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得不到贯彻执行,加上敌强我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  相似文献   

15.
长征     
《传承》2006,(Z1)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执行“左”倾错误路线,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得不到贯彻执行,加上敌强我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10下旬至12月初,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28日,中共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  相似文献   

16.
梁科 《新东方》2010,(6):77-80
王明,有名的党史人物,一生犯过"左"倾和右倾的错误。所有的错误的根源在于他是一个教条主义者。他没有或者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很多著作都是照抄照搬文件和共产国际的决议或者加以发挥。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被称为“军事史上伟大业绩之一”的长征。熟悉和了解党的历史的人们都知道,红军之所以要长征,是因为王明的“左”倾错误断送了几乎所有的革命根据地,因而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被迫进行长征。长征初期,又是“左”倾错误的危害,使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革命面临着危局。经过一九三五年一月历史性的遵义会议,长征才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的战略退却变为奔赴抗日前线的积极伟大的进军,并在一九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我以为,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点明了这一:“联系到一九六二年的右倾和一九六四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的吗?”所谓1964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  相似文献   

19.
张剑在来稿中指出,“左”倾错误的危害性和顽固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左”倾错误在党内表现时间长,根子深,影响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左”倾错误也并没有完全消除,而是变换多种面孔,反对改革开放。其二,“左”倾错误对革命和建设造成的损失大,危害严重。其三,“左”倾错误容易迷惑  相似文献   

20.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阐述的新观点之一。他在作为该卷的纲领和主题的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①十四大政治报告不仅肯定了这一论断,而且进一步具体地指出:“‘左’带有革命色彩,拿大帽子吓唬人,好像越‘左’越革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从一九五七年起的二十年间出现的错误,主要都是‘左’。改革开放要探索和开辟新的道路,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观念,阻力主要来自‘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只有深刻认识“左”的性质和危害,破除长期以来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