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哈贝马斯倾其一生致力于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试图为病理性的现代社会进行诊断治疗,试图通过话语共识的达成来改善社会的规制,藉此约束人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实践。其理论有助于人与人之间自由而平等的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富有建设性的理论,但它与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交往贯穿于人类历史,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和存在方式。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纵向上以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创立背景为出发点,浅析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入手,阐述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国内外和谐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在继承康德先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吸取了释义学、发生认识论、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和方法,构建了自己的交往行动理论。他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基于对交往合理化的追求。然而,马克思理论中已经蕴涵着基于交往的唯物史观,认为交往与生产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机制,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现实条件,但交往与生产相比,生产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围绕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将交往中的行为主体——人作为考察焦点,提出不同交往阶段中的三大社会历史形态——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三形态”理论对各形态中行为主体的不同特点的类析,对我国现状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交往推动人类走向文明社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理论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存在着实践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历史性、价值性与科学性原则等多向度性的统一。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表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交往过程中,既要体现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个体特色。正是在这个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  相似文献   

7.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考察分析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关注人的需要,并寻求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途径,是马克思一生从事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价值取向。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深刻理解把握马克思需要理论,以马克思需要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践,构建科学的就业见习模式对于增强就业见习基地实际成效,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并未提出过"全球化"的概念,当代全球化与马克思当时所讲的世界历史相比,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实质并未改变。当代全球化依然是按照资本主义的逻辑行进着,依然是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不断发展的产物。当代全球化的发展事实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见:狭隘的民族必将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分析当今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马克思学说的重要范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学说有其优缺点,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批判改造中走上了通往唯物史观的道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主要集中为:市民社会是“伦理理念”发展的中间环节;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则主要集中表现于:市民社会是人们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它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全球化是世界性普遍交往发展的客观趋势 交往是社会的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交往关系是人们之间最普遍最常见的社会关系,交往范畴是唯物史观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马克思把交往和人类生产、需要活动统一起来,看作是人类生活最普遍的社会关系范畴.人类为了维系生命的存在、种族的繁衍,必须结成一定形式的社会交往关系,交往和生产是同一的,没有生产、交往,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存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没有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交往、生产活动形式的日益拓展,是人类社会历史进化、变革的基因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以实践为前提来构筑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图式,认为人类社会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渊源,对其进行分析对于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的价值目标确立和发展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生态思想精神实质是在马克思生态思想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主导或决定作用的理论和方法,它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精华和本质。马克思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理论之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资本的逻辑"是资本主义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消灭"资本的逻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方法之维:在把握马克思生态思想时,要学会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在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时,同样要学会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术界通过研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产生发展的规律,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和人与自然交往关系问题进行了发展,奥康纳作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借鉴其理论,回到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交往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将实现人类解放和建构真正共同体作为毕生的理想追求和终极价值。马克思从四个维度阐述了真正的共同体,即真正共同体的经济面相:扬弃"货币—资本"共同体,重建个人所有制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真正共同体的政治面相:"与个人隔离的虚幻共同体归根到底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打倒";真正共同体的精神面相:终结观念支配现实的神话,需要"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真正共同体的交往面相:"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实现真正共同体的外部条件。这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理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方法论启迪和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实现条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的和谐关键是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极其丰厚,可以说是全球化理论形成的雏形和标志。1,全球化端发展于资本主义而最终结局是共产主义,因为全球化为共产主义的问鼎创造着物质基础,社会条件和主体力量的培养。2,全球化的本质是交往方式的世界化。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当代意义在于为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清除“失败论”,“消亡论”和“共存论”的沉渣和一些糊涂观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其理论研究的基点,考察与揭示了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有三个特点: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实践;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存在物;有着许多人的需要。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的主体性培养为基础;以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为现实目标;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立足于国内又面向世界,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而提出的,其旨趣在于顺应世界全球化的大势,在纷繁复杂的时代中实现共生同存。"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的交往观有着深切的契合和关联。就内在意蕴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植根于马克思的交往观的哲学土壤,且两者在价值追求和实现路径上具有一致性。就价值意义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交往观的当代视域,有力回应了当前全球化发展中的共同挑战,是中国对世界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PAC理论是一种人格结构理论。社区警民交往中的PAC现象广泛存在。社区民警正确掌握并运用PAC理论,对于提高自身群众工作能力,做好社区群众工作,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