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工伤认定是关系社会和谐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一旦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其权益的实现路径为: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待遇。其中,劳动关系是前提,没有劳动关系就不能进行工伤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农民工工伤认定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条件。在确认劳动关系时,要依据形式标志和实质标志进行判断;要根据劳动关系争议性质配置劳动关系确认权。  相似文献   

2.
小保信箱     
正把您的疑惑告诉我们工伤职工退休能否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待遇?小保:五十五岁的李某几年前随打工的儿子进城,在一亲属开的装潢公司当装修工人。因为年岁偏大,腿脚不那么灵活,前不久在登脚手架给客户安装顶棚吊灯时不幸滑下,摔伤椎骨,定为六级伤残。入职时公司给他上了工伤保险,定残后以《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他享受了:(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由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3.
数字     
2亿人 中国大概有1600万家涉及有毒有害的职业病危害企业,涉及人群2亿人。一份民间机构整理出的《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报告》显示,完成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索赔整个过程,平均需要484天,如果加上劳动关系认定,可能需2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制》2010,(4):67-67
编辑同志:某公司员工郭某在上班途中被一辆卡车撞伤造成九级伤残,因卡车司机负全责,郭某已获得按交通事故法规规定的全部赔偿。后郭某听人说,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属于工伤,并且可享受工伤和交通事故损害的双重赔偿。因此,郭某要求公司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但公司认为,即使郭某被认定为工伤,因郭某已获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公司也无须再给工伤赔偿。请问,郭某可否得到工伤和交通事故损害的双重赔偿?  相似文献   

5.
《就业与保障》2014,(8):7-7
正小保:一年前,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时因遭遇事故被认定为工伤,并被鉴定为八级伤残。工伤保险机构据此支付了我的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全部费用,公司也支付了我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并解除了与我的劳动合同。8个月后,由于我觉得伤情日益加重,遂申请了复查鉴定。鉴于复查鉴定结论确认我为六级伤残,我曾要求工伤保险机构及公司分别向我补偿六级伤残与八级伤残之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差额,但均遭到拒绝,理由是我已不再是公司员工,也无法提供证据证明伤情加重与工伤事故之间存在关联,更何况当初的一次性赔偿,意味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发现一些报刊、杂志刊登的工伤认定争议、工伤理赔争议仲裁案例中时有出现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作出工伤认定、仲裁机构依据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结论作出裁决等。笔者认为:由鉴定委员会作出伤认定是没有法规依据,是错误的做法。鉴定委员会不能做出伤认定的决定,其理由是:一、工伤认定应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第十条第一款"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第十一条第一款"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七日内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决定",《试行办法》还规定:工伤认定的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和企业。新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7.
《干部人事月报》2011,(10):61-61
HR来信: 2009年,我们工厂一员工在搬运货物时发生事故,左腿被掉落的货物砸到骨折。经认定,鉴定为工伤。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员工也做了伤残等级鉴定,鉴定结果为10级。后来我们多次通知该员工上班,但该员工仍然不愿意来上班。请问我们是否可以辞退该员工?是否仍需要支付工伤费用?  相似文献   

8.
职业病防治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全国诊断各类职业病11519例。专家们估计,今后若干年,我国的职业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待遇,这一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链条,在现实生活中正频频断裂。  相似文献   

9.
原告王某在被告某汽车修配厂工作时发生工伤事故。因被告没有给原告办理工伤保险。所以。被告没有为原告申报认定工伤,原告自身不懂法律。也错过工伤认定时间。没有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原告知其按工伤处理。会被驳回诉请。故其坚持以雇员受害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告。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12,(7):29-29
长期以来,我国在工伤保险领域偏重工伤补偿,轻视工伤预防和康复功能,致使大部分企业和职工以为拿到保险金就完事了,造成大量农民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给家庭雪上加霜,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建议缩短工伤认定周期,对工伤危重病人建立绿色通道,让救命钱尽快到达病人手中。  相似文献   

11.
正宁人社规字[2020]1号各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东社会事务管理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宁政发[2012]115号)有关规定,为规范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加重后伤残津贴发放标准、退休工伤职工养老金与伤残津贴发放差额,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工伤职工伤残等级升高后的伤残津贴计算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等级首次正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05,(2):37-37
小保:我是三明市某企业劳工人员,我市劳动保障部门正在部署实施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省政府《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请问什么样的伤害可以认定为工伤?什么样的伤害不得认定为工伤?王女士王女士: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符合以下情形的,依法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相似文献   

13.
小保:我是福州市某纸业有限公司农民工,2004年1月13日发生伤害事故,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医疗终结后,福州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六级伤残,本人要求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行吗?待遇标准多少?李先生李先生: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省政府印发的《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  相似文献   

14.
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息职业病,职工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并由此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这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有很多员工在上班时间发生打架事件导致伤残后,要求认定工伤。而用人单位往往以员工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不予认定,和劳动者发生纠纷。经过劳动仲裁,甚至经过诉讼,但最终却情况各异。劳动者因打架受伤到底应不应该算工伤呢?国务院令第375号《工伤保险条例》是目前我们国家调整关于工伤法律关系的行政法规,可以说是处理工伤纠纷的最权威的法律依据。因此,是不是工伤,《工伤保险条例》说了算。我们首先看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的规定: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  相似文献   

16.
小保信箱     
正工伤保险费缴纳"缩水",损失责任谁承担?小保:吕女士系某石料加工公司雕刻班技术工,公司按计件方式支付工资,吕女士每月工资约3800余元。2012年11月初,吕女士在公司员工体检时被发现疑似职业病,后经职业病鉴定机构确诊为矽肺二期。随后接受住院治疗并被认定为工伤。2013年3月中旬,吕女士病情稳定后,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六级伤残。但工伤保险基金部门在为吕女士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时,经核定,吕女士的一  相似文献   

17.
《干部人事月报》2010,(12):56-57
2008年2月屈某到一家民企工作,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2009年1月,屈某在工作时,因厂房发生爆炸导致受伤,2009年5月经伤残鉴定为八级伤残。屈某随即于2009年8月提起雇员受害赔偿诉讼,被裁定驳回起诉。2009年11月,屈某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经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为八级。2010年4月,屈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终止与该企业的劳动关系,并要求该企业支付各种工伤待遇计97829.2元。  相似文献   

18.
【案例】:肖某系某公司职工。2005年3月2日,肖某在干活时右腿被砸伤致骨折。2007年3月16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劳动功能障碍九级。此后,肖某与公司就工伤补偿事宜协商未果,肖某遂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和肖某均未依法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故驳回了肖某的仲裁请求。肖某不服。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共计29427元。  相似文献   

19.
甬政发[2015]2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国家人力社保部、卫生计生委令第21号),现就调整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管理体制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劳动鉴定委)统一受理全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一、工伤康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象征 我国原工伤保险制度,注重的是保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国政府《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工伤保险制度三大任务: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这正是世界各国工伤保险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三者的结合,全面体现了工伤保险的人文精神。工伤康复足一项综合的社会工程,体现了政府对工伤职工权益有效的保障。建立工伤康复制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象征。工伤致使劳动有肢体和生命受剑伤害,给劳动者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它严重影响着劳动各的劳动能力,给社会与家庭带来相当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