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陕北初识胡耀邦,到五六十年代任用胡耀邦主持共青团中央工作,毛泽东一直十分赏识器重胡耀邦,并曾多次给予他谆谆教诲。可以说,毛泽东对胡耀邦既有导师之情,又有知遇之恩。即使到了晚年,胡耀邦仍然对毛泽东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充满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2.
<正>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陕北初识胡耀邦,到五六十年代任用胡耀邦主持共青团中央工作,毛泽东一直十分赏识器重胡耀邦,并曾多次给予他谆谆教诲。可以说,毛泽东对胡耀邦既有导师之情,又有知遇之恩。即使到了晚年,胡耀邦仍然对毛泽东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充满感激之情。东东征征归归来来的的初初次次交交谈谈胡耀邦出生于1915年,毛泽东比他大22  相似文献   

3.
胡耀邦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著名的“红小鬼”,参加革命后多年从事党领导下的青少年工作,为党的青年工作贡献了力量。1937年,胡耀邦离开青年团工作岗位,进入中国抗日军政大学,走上了新的学习和工作道路。“抗大”对胡耀邦一生有重要影响。在这里,他有了与毛泽东近距离交流甚至交谈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陈怀奇 《党员文摘》2007,(12):14-15
1962年,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经毛泽东同意,到湖南省委挂职,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此后两年,胡耀邦与家乡的干部群众生活在一起,留下许多佳话。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与胡耀邦同为湖南人,同受湖湘文化的熏陶而具有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性格。毛泽东很信任胡耀邦,曾在延安称赞胡耀邦"思想敏锐,口若悬河",并且着意培养胡耀邦。而胡耀邦一生最崇敬的人就是毛泽东。1981年7月1日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党的一代又一代的领导者和大批干部,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  相似文献   

6.
唐非 《党史博览》2005,(11):4-9
自长征到达陕北后,胡耀邦在那里工作、生活了10年。抗战胜利后,胡耀邦去找毛泽东,说自己在领导机关时间太长了,请求派他到前方去工作。毛泽东同意了。给他的任务是作为先遣支队的一个负责人,率队提早赶赴东北。1945年11月,胡耀邦一行离开延安东进。即将进入辽宁时,形势突变,国民党军在美军的帮助下从葫芦岛登陆,抢先占领了平泉县城,以重兵扼守住了前往东北的通道。胡耀邦等遭受堵截,无法继续前进。胡耀邦率领的东北先遣队原地待命。晋察冀中央局报经中央同意,决定胡耀邦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为萧克,程子华任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7.
难忘的谈话──怀念耀邦同志刘绍棠1989年4月,胡耀邦同志逝世时,我虽已出院回家,但是只能瘫卧床上,不能下地走动。我的儿子代我到胡耀邦同志家里吊唁。50年代在共青团中央工作过的老同志,共同决定每人写一篇回忆和敬悼胡耀邦同志的文章,编成一本纪念文集,交...  相似文献   

8.
60年代初,在经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之后,党中央着手纠正“左”的错误。1961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党开展调查研究、大兴实事求是之风,此时正下放湖南兼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共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先后三次来到地处偏...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5,(5)
<正>初见毛泽东,胡耀邦12岁毛泽东是胡耀邦最早认识的中共领导人之一。而胡耀邦初见毛泽东时,只有12岁,还是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里仁小学的学生。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将起义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共3个团。他亲自率领第三团,于9月11日从江西铜鼓进入湖南浏阳,另两个团也先后赶来。9月19日,全师3个团在文家市会师。会师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后  相似文献   

10.
钱江 《湘潮》2014,(2):13-16
军委履新识干部 1939年1月,经毛泽东提名,抗大政治部剐丰任兼第一大队政委胡耀邦出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1.
刘昌孝 《湘潮》2011,(6):1-1
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古代的炎帝、蔡伦,近现代更是仁人志士辈出,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1962年,团中央书记胡耀邦经请示毛泽东主席同意,到湖南省委挂职,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此后两年时间,胡耀邦把家乡浏阳作为自己工作的联系点,并多次来浏阳县大瑶区进行调查研究,与普通干部群众生活在一起,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钱江 《党史博览》2012,(10):14-17
1959年盛夏。在庐山举行的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彭德怀心忧黎民。挺身而出,于7月14日向毛泽东上“万言书”。对“大跃进”等错误做法提出了批评。“万言书”引起毛泽东的极大不满。他下决心和彭德怀——这位从井冈山时期就和他并肩厮杀的战友分手了。毛泽东严厉地批判彭德怀上书言事是向他挑战。是攻击社会主义。7月23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发言严厉批判彭德怀,扭转了庐山会议方向。随后。他召集全体中央委员到庐山开会,解决彭德怀的问题。胡耀邦因此上了庐山。  相似文献   

14.
正一、知心高山流水远征途,审干耀邦不信诬。秉烛读书参座赞,整军治病旧京都。叶剑英和胡耀邦一秉至公、山高水长的故事,大体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的苏区反围剿斗争及随后红军万里长征期间。到了1940年代初期延安整风时,叶剑英已经很欣赏胡耀邦了。当时,胡耀邦作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组织部长,参加总参谋部的审干工作,在康生一片"特务如毛"的鼓噪声中,他坚持重证据  相似文献   

15.
霞飞 《世纪风采》2013,(12):13-20
1980年3月2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与罗瑞卿的秘书王仲方谈话时,由衷敬佩、高度评价毛泽东写的文章,说:文章还是毛泽东他老人家的好,你看《论持久战》《实践论》写得多么好呀!又深刻,又生动,  相似文献   

16.
1962年,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经毛泽东同意,到湖南省委挂职,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此后两年时间,胡耀邦把家乡浏阳作为自己工作的联系点,并多次来大瑶区进行调查研究,与普通干部群众生活在一起,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群众听不懂你的话,你讲得再好也  相似文献   

17.
夏远生 《湘潮》2013,(11):9-11
住:平房民宅,近山近水最好;为了不扰民,专列车厢也行。走到哪,停到哪,睡到哪 毛泽东到湖南,住的地方很随便,主要是住专列车厢和城里的省委招待所。20世纪50年代初尚没有蓉园招待所,毛泽东来后,省委书记周小舟就腾出自己的住宅,给毛泽东暂住。后来,省委修整了前国民党军政首脑人物的郊外别墅“蓉园”,修建了几栋楼,作为接待用房。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毛泽东到湖南,经常住蓉园一号楼。  相似文献   

18.
改变农村商业体制势在必行(节录)(一九六一年五月五日)胡耀邦印发工作会议各同志。我看了这个谈商业的文件,也觉得很好,可发到县、社两级讨论。毛泽东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九日我们接触到的不少社队干部和社员,对商业工作一条腿走路的现状表示不满。在一九五六年以...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著名的“红小鬼”。参加革命后多年从事党领导下的青少年工作,为党的青年工作贡献了力量。1937年,胡耀邦离开青年团的工作,进入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走上新的学习和工作道路。“抗大”对胡耀邦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他一生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官庄水库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醴陵、浏阳县人民修建的集防洪抗灾、农田灌溉、水力发电、水面养殖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大型水库。胡耀邦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后,曾两次亲临官庄水库视察。1963年10月,胡耀邦在醴陵县委第一书记李哲的陪同下,到官庄水库视察。胡耀邦下车后,没有进指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