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纪行》2019,(1)
<正>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是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助力健康湖北战略的有效途径。我省于前期在枝江市开展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了基层医改的"枝江模式",得到了  相似文献   

2.
<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部署,也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行动。近年来,深圳市罗湖区坚持党建引领医改、医改融入党建,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完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努力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取得了显著成效。"罗湖医改"模式入选"国  相似文献   

3.
陈金妍  邱颀 《人民政坛》2011,(12):36-37
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是全省唯一的“中组部严肃换届纪律联系点”。11月3日,西陂镇政府院内热闹非凡:一群穿着浅蓝色警服的检察院干警忙着向群众发放换届选举宣传材料,并向群众宣传有关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知识。这是新罗区检察院落实人大代表建议,积极探索设立检察室健全服务基层网络的一个场面。  相似文献   

4.
<正>深圳市罗湖区卫健局提出"医改融入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基层党建汇集社会资源与力量,搭建平台,实施全员联动联治,并整合区属公立医疗资源,建立紧密型的医疗共同体,实现医疗硬件、人力、转诊等方面的自由流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促进等健康服务,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走出一条"全民健康"的罗湖新路子。医改融入党建的必要性。医疗、教育与住房曾被人们比喻为"新三座大山",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进行了全面的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一个具有"教育、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脱贫、健康中国建设"的更加丰富的民生体系,使得包括医改在内的  相似文献   

5.
正"社区工作者和人大代表这两种身份可以无缝结合,因为服务基层就是履行代表职责的好平台、大舞台。"自当选龙岩市新罗区人大代表以来,东城街道北龙社区党委书记陈春兰就秉承"关乎群众无小事"的理念,积极履职尽责,为群众做实事、好事,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光和热。  相似文献   

6.
<正>有计划、有部署地加强乡村中医教育,是提高基层中医院人才业务素质的最佳途径,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在医改中加以推广借鉴。3月下旬,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广州调研时提出,新医改强调"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中医药要在深化医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老中医,河南省邓州中医院院长唐祖宣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3]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是"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基础。医改实施三年多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构建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医改成果,现就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罗湖区委卫生健康工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发展共商、协同合作、互促共进三大平台;通过卫教联动、区街联动、基层联动,推进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实现健康宣传与服务全覆盖;通过资源共享、服务共享、成果共享,提升居民获得感。"健康罗湖"建设、"罗湖医改"模式的这些经验获得国家的充分肯定,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再到部分恢复公益性的体制演变。从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明确规定了基层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定位,提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新秩序。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范围进行明确界定。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陆续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改革试点,政府主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城乡广泛铺开。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以武汉为例可见一斑:基层机构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基层卫生发展的瓶颈;财政补偿机制亟须完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基本药物不能满足需要等。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笔者建议:着力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体制、"三医"联动体制、财政补偿机制及基层机构绩效制度,加快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10,(2):52-52
福建今年着重建设"医改、校舍安全、文化、养老"四大工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改善农村、基层社会事业的薄弱环节,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医改。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新罗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突出代表的主体地位,以服务代表为中心,突出代表培训、建议办理和小组活动等重点,在提高代表素质、搭建代表履职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为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国家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但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虽然健全,但仍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服务能力不强、人才短缺等问题,亟待改善.为此,重庆探索出区县域内医共体"三通"改革路径,本文全面总结了"三通"系列经验,并结合国家最新要求,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走进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人大代表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排排整齐的代表活动制度,一张张醒目的配有代表联系信息的履职照片,桌上一本本人大代表履职手册和民情登记本……每到墟日,小池镇的各级人大代表轮流在这里接待群众,解决百姓诉求,类似这样的代表活动室,全区共有20个。"发挥代表作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龙岩市新罗区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  相似文献   

14.
《同舟共进》2012,(7):3
中国医改关乎13亿人的切身利益,与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休戚相关。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拉开帷幕,至今已逾3年,在对上一轮"医改"进行反思和总结后,新医改成效如何一直是民众关注的话题,医疗问题也始终是当前民生问题的难点之一。自新医改方案公布以来,在基层医改和全民医保等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医疗机构改革并没有同步跟上,与民众的期望仍有相当距离。中国医改需要在若干试点之外寻求更新、更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解读中国医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将聚焦本轮中国医改,梳理它的框架和内容、主要亮点和突破点、目前的批评,以及尚有争议的问题。一、本次医改的框架和内容本次医改的框架医改方案的上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四梁八柱"。一个日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四梁即四大体系。包括公共  相似文献   

16.
社情民意     
<正>医改中要维护好医务人员正当权益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点之一。医改要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若是采取一些过于严苛、甚至是"连坐"的处罚手段,这样可能伤害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也影响了改革的深入进行。为此建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7)
<正>城市中大型综合公立医院的"虹吸"效应已经越来越强,医疗资源与患者都被越来越多地"吸"到了这些大型的三级医院中。只有基层医疗系统的实力强大了,才能逐步完善"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分级诊疗模式《小康》:"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民生焦点问题。为了有效缓解这一民生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措施,但很多老百姓并没有明显感受到医改所带来的实惠。大家仍往大医院跑,而大医院的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诊模式,是当前深化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的要求。基层卫生人员是实现分级诊疗的主力军在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大政方针导向下,随着分级诊疗的落实,社区(乡镇)卫生人员是我国最基层的公立公益性医院医疗卫生队伍的主力军,担负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10)
城区社区基层党组织服务效能提升面临的困境为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思维惰性",服务缺乏内生性;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使命意识"和"特点认知",服务缺乏战略性;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动力不足问题,服务缺乏持久性。要有效突破困境,必须做到"三破三立",即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要破"行政化",立"政党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要破"半心半意",立"全心全意";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要破"口号",立"标尺"。  相似文献   

20.
对医改来说,已成为历史的2014公立医院改革,绕不开的"堡垒"年,被称为是"医改徘徊年"。医改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同登山,过了初时的兴奋,进入了爬坡案确定的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公立医院上坎的艰难阶段。面对前路艰辛,2015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属于医改年,医改如何走出徘徊、稳步前行,成的"大头",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为人们的关注。接关乎医改成败。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