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轨道2号线、马青路高架、货运通道全面开工,一批市政道路有序推进;新增园林绿地1400亩,布局一批街心公园、社区公园;新增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建成体育中心小学等6个项目,新增学位2250个……回顾2015年的海沧,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厚重的民生福祉背后,凝聚着厦门市海沧区人大常委会和全体人大代表的努力和心血。促进生态环境提升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走进位于海  相似文献   

2.
正入春的八桂大地,乍暖还寒。但一幅幅幸福祥和的民生图景,让每一个亲历亲见的人心生暖意。翻阅广西去年的"民生账单",我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超过8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实现了9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个以上贫困县摘帽、10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超额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任务,  相似文献   

3.
……围绕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坚持新增财力70%用于改善民生,办好10个方面民生实事。1月19日上午,代省长王儒林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话音未落,会场立刻响起长达  相似文献   

4.
<正>"民生继续改善……十二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16.29%……""城乡低保平均补助水平分别增长15.5%和14.5%……""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7万套,启动实施3.54万户D级危房、2万户塌陷棚户区改造……""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校车全覆盖,实施高考无声入场,高校招生录取实行零点招……"  相似文献   

5.
<正>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在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实实在在的监督实效交出了一份幸福成色十足的民生答卷。促进就业,守住“稳稳的幸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让人民群众守住“稳稳的幸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就业工作支招,多举措尽全力保障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6.
两代黎园情 泉州黎明职业大学是改革开放后泉州成立的第一所职业大学,之前称为黎明学同,上个世纪80年代一群白发老人发起创办的一所民办补习学校。不过倘若要较真黎明大学的身世,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泉州的五所学校,即泉州黎明高中、平民中学、民生农校、卓然小学和爱群小学。从黎明高中等校到黎明学园再到黎明大学,这其间跳动着我省爱国民主人士和众多海外华侨的赤子之心,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兴闷,他们长期不懈地努力着……  相似文献   

7.
今年全国各地的"两会"频传民生幸福指数,一时间幸福指数大有盖过GDP之势.比如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给人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幸福指数不仅挂在政府官员的嘴上,而且白纸黑字上了政府的规划,更重要的是政府自我加压,让"幸福"正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宋代大学者朱熹曾用"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诗句给予高度赞誉。泉州又是一座生机勃发的现代化城市,名闻全国的"泉州模式""晋江经验"正是对泉州改革发展轨迹的概括。作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的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4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地级市前列。城市向东,幸福向海。从近两千年的泉州城市发展演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6,(8)
正增进民生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2011年6月,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见》,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药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等"六大体系"。5年来,一个个江苏"民生高地"被不断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2,(10):25-27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两个率先”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把民生幸福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民心工程,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全过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幸福工作中,省各职能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里,我们编发一组来自省有关厅局的笔谈,向大...  相似文献   

11.
加快提升湖北省的民生幸福指数是实现"五个湖北"的核心所在。通过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民生幸福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民生的贡献度相对较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社会参保率偏低,各市州民众幸福感差距明显。在现阶段,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民生幸福指数,湖北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强经济增长对民生发展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着力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5,(4)
<正>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江苏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民生投入不断加强,民生改善力度显著加大,呈现出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效互动、良性循环的格局。伴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江苏大地上正展现出一幅幅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民生新画卷。教育惠民:筑牢民生幸福之基江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全国最早提出并积极  相似文献   

13.
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尤其重视的一项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民生利益,只有民生建设取得成效,社会建设才能得到保障。在新时期,从实现民生幸福的视域,解决社会凸显矛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之一,本文将从实现民生幸福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民生视域下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民生提案是政协委员对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关注。淮安市坚持扩总量、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不断加强公共财政建设,积极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功能,坚持把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让"公共财政"给力民生提案落实,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公共财政优先安排支出,对民生提案实行"项目化"落实。针对提案提出的民生意见和建议,市政府组织承办部门认真研究,筛出重点,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每年都综合确定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如城乡饮用  相似文献   

15.
看病不犯愁、村村环境美、出行更方便、喝上安全水……如今,在坊子,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让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百姓看病不犯愁"咱赶上了好时候,得了大病,该治就治,不用疼花钱……"去年5月8日,坊城街道宋玉琴在农合新方案实施后,住院报销比往年多拿1700多元,她高兴得连夸党的政策好。  相似文献   

16.
袁真艳 《群众》2020,(18):18-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沪苏浙皖一市三省聚焦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共同发力,精描细绘民生幸福“一张图”,在共享互惠便民中,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同城化”的生活新模式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记者 《群众》2012,(10):4-6
民生幸福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良好反响。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我省在增进民生幸福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积累了哪些经验,如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杂志记者对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我区继续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集中力量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建设。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正式开业、桂林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正式启用、北部湾大学建设项目完工、……随着一批批重大民生项目的筹划、建设、竣工,5600万八桂儿女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质感。近年来,我区进一步大力推进系列重大民生  相似文献   

19.
严翅君 《群众》2012,(10):17-19
实现民生幸福,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江苏“两个率先”的本质要求。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是江苏“两个率先”不断推进的十年。汀苏始终把以人为本、实现民生幸福贯穿于推进“两个率先”全过程,增强“贯穿”意识,提高“贯穿”能力,丰富“贯穿”实践,使民生幸福随着“两个率先”的发展进程不断得到增进。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人社系统优质窗口""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先进集体"……一项项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如花绽放,让桂林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用数字与成效交出一份幸福而精彩的"民生答卷"。"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抓民生要用心用情,要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补齐短板,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