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09,(9):60-60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相似文献   

2.
我不买车、不开车的原因很简单,我真的不喜欢车。小时候我晕车,不是一般的晕。本来爸爸、妈妈高高兴兴领着我坐车去公园,没想到我一上车就头晕,下了车脸色惨白,进了公园就想回家,因为看见转椅受不了,只要看见旋转的东西就想起坐车的感觉,脑子里天旋地转,觉得世界的末日到了。晕车晕得厉害时,下了车,不敢再看车,一看见车就晕,于是认定,车不友好,它总折磨我。  相似文献   

3.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15):58-59
民警来信: 我是一名机关民警.在工作中经常会和领导顶撞,对集体活动也经常有逆反心理,同事们也都认为我思想落后.脾气暴躁。我确实看不惯我的领导.更不相信我的同事.我不会和任何人说我的心里话.包括我的家人.甚至我对我的妈妈也不信任,经常抱怀疑态度。我常常对我的同事存有戒备心理.总是猜疑他们不怀好意,更看不惯他们的言行.尤其是他们见到领导时那副哈巴狗似的嘴脸我更是气愤。在单位我特别爱发脾气.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回到家里,心情也不愉快,  相似文献   

4.
小保: 技校毕业后,我一直在某矿作资料员工作,不知为什么最近矿上强行调整我的工作岗位,让我下工地作安全员。我不同意,他们硬性将我的东西从我原来的办公室,清理了出来,同时换了我原来办公室的钥匙,使我进不了屋。无奈我提出辞职,他们批准了我的请求,可依辞职是我提出来的为由,不给我任何经济补偿,这合理吗?  相似文献   

5.
友情如鞭     
一次,一个陌生口音的人打电话来,请求我的帮助,很肯定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就称他为D吧),相信我一定会伸出援手。我说我不认识你啊。D笑笑说,我是c的朋友、我不由自主地对着话筒皱了皱眉,又赶紧舒展开眉心。因为这个c我也不熟悉,幸好我们的电话还没发展到可视阶段,我的表情传不过去,避免了双方的尴尬。  相似文献   

6.
道德的底线     
看到别人乱丢垃圾,我虽然无法阻止,但自己不乱丢也是一种道德。 有人被诬陷,我不能为他澄清事实,自己不跟着别人起哄也是一种道德。 别人吃喝嫖赌,我无权制止,自己不干就是一种道德。 有人说脏话,我不能改变他,自己不说就是一种道德。 公交车上别人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自己不抢座位就是一种道德。  相似文献   

7.
管仲在谈到他与鲍叔之间推心置腹的友谊时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相似文献   

8.
逝川     
我不知道我之前谁来过,也不知道我之后谁会来。只知道一旦奔流的江水融入了血脉,以后无论怎样的幸福和哀恸,我都无法停止对它的追寻,无法拒绝它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箱     
《新疆人大》2014,(2):42-42
单位不同意辞职该怎么办 哈密市的吴秀尧咨询:我是公司的业务骨干,最近想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但公司不肯放我走,我只好申请辞职,但公司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请问,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8,(24):60-61
民警来信:我是一名八警不到一年的民警,当初由于公务员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被分配到比较偏远的派出所。由于派出所远离城市,我又人生地不熟,一直不能适应这里的工作。在学校时我是学侦查的,到派出所后领导分配我做户籍管理工作,我心里非常不情愿,但由于刚到这里,为了不给领导和同志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就违心地承担下来。  相似文献   

11.
来中国后,我见识了餐桌上喝饮料的各种情形。在有些家庭,吃饭就是吃饭,不喝饮料。他们只在不用餐的时候喝饮料。在餐馆跟朋友们吃饭时,我也曾听到:“不用点饮料了,我们已经点了一个汤(或几个汤)”。有时候,如果有米饭,人们就不喝啤酒,我至今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相反,我看见桌子上摆着白酒、啤洒、红酒,果汁甚至牛奶。我没有说是“在桌子周围”,而这么多饮料都是摆给同一个客人的。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06,(5):57-57
前年我投资十多万元开办了一个养殖场,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去年8月份刘某在距养殖场不到100米处开办了一家板材加工厂,该厂的机器一开就发出刺耳的声音.我养的鸡听到后惊恐万状,产蛋率逐日下降.给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要求刘某搬迁并适当赔偿我的损失,他却提出板材加工厂是经有关部门批准合法成立的,其排放的噪音也不超标,因此既不同意搬迁也不赔偿我损失。请问我该如何主张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阮兴元 《时事报告》2013,(10):59-59
我生活在珠江源头第一县——云南省沾益县,在县委外宣办工作,看到我整天为写稿子东奔西走,加班加点,常有同事和朋友问我:“你看你,都快秃顶了,还天天加班,不知道累吗?”其实我并非不知道累,但这点累和我写新闻获得的快乐以及干部群众对我的认可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相似文献   

14.
李冰 《人大建设》2004,(11):56-56
我与工厂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因工作需要,初进厂时,厂里曾安排我到技术学校培训了2个月。今年6月,我的劳动合同到期,厂里要求和我再续签3年劳动合同,我没有同意。于是厂里提出,若不续签合同,就必须补缴我在技术学校培训的费用2000元,否则,就不给我办理终止合同的手续。请问,厂里的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5.
畸话     
凡人百姓闲聊对话;重在沟通交流;领导干部讲话上课,为予凝聚激励……就像笔直的树干孪生出旁权斜枝,有些领导的讲话派生出扭曲畸叉;大师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坦然相告:“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已过去讲主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相似文献   

16.
收获选择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被分配到全县一个最边远最贫穷落后的工作条件很差的乡农技站工作。那里距县城60公里,是一个干部不愿去的乡。干部换了一批又一批,而我一干就是八年。工作中,我总是开开心心的。同事们很纳闷,对此有点不理解,而我,只是一笑置之。后来,在我进城休假时,偶尔遇到那些调走的同事,他们都问我:“在那种地方工作了这么多年,你就一点也不感到苦恼吗?”  相似文献   

17.
法律信箱     
《新疆人大》2013,(3):39-39
非全日制用工可约定不缴养老保险 伊宁市的梁菊芳咨询: 某公司招录我为非全日制工人,并与我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不为我缴纳养老保险费。后合同解除,我要求用人单位为我缴纳养老保险金,而公司却说双方已经约定了不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条款。请问,用人单位与我之间的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吗?  相似文献   

18.
尹希东 《今日广西》2010,(16):59-59
每次从荒原上回家探亲,当我临走的时候,我是多么渴望娘能送我出门,哪怕是送我到门外几步也行,可每一次都让我失望了。因为娘从不送我出门。在我的想象中,我是多么渴望娘能像儿时一样牵着我的手或是挽着我的胳膊,一直走到村头的一排排老槐树下,然后与娘挥手告别,我就朝前走,娘就默默看着我,我猛一回头看到了娘被风吹起的一缕缕白发……可是,娘从不送我出门。  相似文献   

19.
严实 《人大建设》2001,(10):20-20
近日,笔者在采访素有“平民包公”之誉的全国人大代表姚秀荣时,她说,有的朋友和新闻媒体说我是“平民包公”,把我和河南省人大代表李朝义、焦作市人大代表卢靖之等一些人大代表称之为“群体包公”。我觉得这种提法很不恰当,心里觉得很不舒服。这不是愧不敢当,而是人大代表不座谈当包公,也不能够当包公。  相似文献   

20.
积雪草 《乡音》2014,(4):47-47
前两天,一个朋友忽然问我,你买股票了吗?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心中暗忖,不晌不夜的,怎么想起股票了?我犹豫了一下说,没买啊!我没有投机的天分,所以老老实实地过着清水煮菜的日子,不敢有发财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