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校企合作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尚缺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存在合作共识不深、合作层次不高、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文章主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以人才机构为枢纽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吴杰 《青年论坛》2005,(6):115-117
高校与企业合作是促进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高校与企业合作使双方的优势和资源得到最佳互补、配置和共享。高校与企业合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有完善的机制作保障:一是提高对高校与企业合作意义的认识,为高校与企业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是建立以高校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行;三是提高企业对科技成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双主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发展现代学徒制,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影响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制度建设不足,以及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对此,可在国家层面进行相关制度设计,确定"学徒"的法律地位和参与学徒培训企业的权益,建立跨部门的学徒管理机构,并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103家资源型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对资源因素、合作利益、技术能力等三个方面与资源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对各影响因素与合作技术创新动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为我国资源型企业准确预测其他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动机,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继而提升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厦门市"2010年校企合作对接会"在厦门市同安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全国160多所技术类职业院校提供9万多名生源,与厦门近600家企业进行对接,企业与学校现场达成了212份合作意向书,2.5万名技术类毕业生将输入厦门,为企业缺工"解渴"。这次校企对接的技术类专业达131个,其中包括目前该市许多急需紧缺的工种,如机械、电子、数控、电工、电焊、模具、钳工等。  相似文献   

6.
在商业与社会领域的跨部门合作实践中,企业与社会组织何以构建良好、稳定、可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联合的力量创造积极的社会价值,日益成为业界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通过考察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五家企业基于“希望工程”公益项目的合作经历,可以归纳提炼出企业与社会组织可持续跨部门合作的形成机制:合作初始阶段,理性面向的交换互惠机制在合作动机形成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双方基于交换关键资源、解决社会问题的共同目标构建伙伴关系;进入合作成熟阶段,情感联结机制成为企业与社会组织能够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关键,双方在持续互动过程中完成了信任强化与价值共创,使跨越部门边界的组织之间产生了超越理性的情感联结。正是理性与价值两种逻辑机制的交互与融合,共同推动了商业部门与第三部门可持续合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加快湖南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对接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友金 《湖湘论坛》2009,22(6):80-82
加快本地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世界500强企业寻求全球合作的动力和动向都发生了变化,分析湖南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的主要成效与问题,寻找加快湖南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对接的对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警官职业教育需要在多方面与警务部门开展警学合作,但存在诸多难题。笔者以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结合的方式,实证性地揭示了警官职业院校警学合作动力不足的症结以及合作机制上的缺陷,并就深化警学合作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公司即与日本郡是株式会社以补偿贸易的方式进行了合作,成为中国第一批与外企合作的国有企业之一。后来我们又与日方进行了商品贸易合作和股份制合作,使我们与日本企业的合作领域扩大并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选择日本郡是株式会社为合作对象,是因为她是世界第三大针织企业,以技术先进、质量上乘、管理水平高而闻名于世,素有“弹力之王”美称,在日本针织产品市场有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0.
英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在培养社会高科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学习化社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际社会对合作教育的价值认定也不断提高。英国根据本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目标,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今后,我国应在高等教育宏观调研,教育立法,建设高校工业园区,完善转让科研成果机构,重视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实行积极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任的集群企业合作声誉模型及其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Kreps声誉模型的诠释,从集群企业之间合作博弈关系的角度,构建了集群企业的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声誉对集群企业合作的激励效应以及声誉与集群企业合作之间的关系。声誉效应是集群企业合作的重要激励机制,并对集群企业存在的合作信任危机进行解读,构建基于信任的集群企业合作声誉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服务台     
《台声》2014,(5):112-112
<正>申报福建省闽台科技合作基地须具备条件一是在闽注册5年以上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含其内设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二是与台湾地区相关组织机构在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化示范和科技交流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并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三是具有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经验的专业工作团队四是有稳定的资金持续支持开展对台科技交流合作工作,对企业申报合作基地的,其上一年度投入的科技经费需占销售额1%以上;  相似文献   

13.
李英娟 《公安教育》2008,(10):47-49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均明确要求,各地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创建示范性职业院校要把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与做合一,产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王平 《浙江人事》2009,(2):29-29
1.发挥基地作用,加大柔性引才。依托国家级研究生创业基地、浙大研究生实践基地和企业博士后创新基地,积极开展基地与有关高校的对接活动,深入有关企业征求人才对接、项目合作的建议意见,积极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联系衔接,进一步推动企业与高校的人才合作。目前余姚已与全国64家重点高校及3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紧密的人才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从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到党的十九大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写进报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已逐步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黄金期,但是还存在体系制度不够完善健全、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打造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科学设置教学专业,加强双师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必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范畴和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淄博市确定了统战、高校、企业“1+1+1”联系合作模式,做好统战搭台、校企合作的结合文章,为淄博市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8家民营企业与山东理工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32家民营企业聘请23位山东理工大学专家教授作为企业科技顾问,现场签订合作协议和意向书。上图为高校、企业双方现场签订合作协议和意向书。下图为企业向高校专家、教授发放聘书。发挥优势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王栋 @康秀霞  相似文献   

17.
石正方 《台声》2013,(12):50-51
目前,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深水区”,亟待在产业深化整合方面取得新突破,落实到微观基础方面,则涉及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创新两岸企业合作模式,推进两岸企业结盟,共同研发、共享市场通路、共创品牌等。  相似文献   

18.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10,(15):14-15
我省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推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对接、贸易对接、农业企业基地对接。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06,(8):10-14
2006年7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合作协议》,在五年期内,华夏银行为台资企业意向性提供总额为2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和多种金融服务。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华夏银行董事长刘海燕分别致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与华夏银行行长吴建在合作协议上签字。陈云林指出,此次华夏银行与国台办签订《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合作协议》,为台资企业提供专项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是大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支持台资企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积极措施,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凡是涉及到台湾同胞利益…  相似文献   

20.
陈凯 《今日浙江》2009,(12):35-35
近日,一场规模空前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合作洽谈会在电子科大体育馆举行。这是开发区首次为区内企业对接开展的大型洽谈会,为众多开发区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这也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的战略部署,全力“拓市场、促消费、保增长”的一项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