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心理疗法一直注重对个体的考察和干预,这种抽象化的治疗方式在二战后受到以一般系统论代表的新思维模式的冲击,家庭治疗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家庭治疗强调人际关系,特别是家庭关系,认为个体不是孤立的,只有当其处于一定关系中才能得到说明和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关系的问题,所以它的解决有赖于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在这样的前提下,家庭治疗家们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理论观点和应对技术.家庭治疗是对传统心理疗法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谢慧 《政法论丛》2007,(4):18-21
女性主义自由派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也是其他各派女性主义的起点,其法律思想对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起到启蒙作用,并为整个女性主义法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思考这一理论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及反思。  相似文献   

3.
家庭治疗起源于现实的需要及对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尝试,代表了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期,受到后现代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质疑与挑战,家庭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整合是当代家庭治疗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整合的同时更加强调治疗过程的系统化与综合性,并致力于对特定情境下特定家庭问题的研究,以响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家庭事实。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目前来说,未成年人犯罪的增长速度正日益加快.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家庭,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从家庭出发,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探讨与争论是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区别于非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女性主义方法论;女性主义心理学批判心理学中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范式之争为虚假的两极之争,倡导多元方法论;女性主义认识论上的分歧导致其对于知识与性别的关系的不同主张,并最终导致了女性主义心理学在方法和方法论取向上的不同偏好。  相似文献   

6.
家庭治疗是对个体心理治疗的一次革命,它挑战了"以个体为整个心理范畴中心"的基本信念,将所存在的问题或症状从个体转向了关系,从家庭环境的人际背景和家庭生命周期中寻找心理行为障碍的原因,认为家庭是解决与家庭相关联的个人问题的治疗所,通过家庭或更大的机构在内的系统的改变,来处理和消除个体所存在的问题或症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人类行为的框架,代表了心理治疗的一个新领域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它将女性主义研究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心理治疗研究的不足与偏颇.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对传统中的实证主义假设、性别偏见以及治疗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等等问题提出了挑战.它以社会性别视角透视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关注社会情境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主张建立平等的治疗关系,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女性主义心理治疗提出了一种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结构的治疗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对个体心理功能的全面理解,而且为心理治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和翻译跨学科研究的产物,本文主要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发展,现状,这一理论所体现了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9.
美国女性主义法学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丽萍 《法学论坛》2004,19(1):88-93
女性主义法学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剖析法律问题,提出女性问题方法、女性主义实际推论方法、提高觉悟方法以及用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历史、文化、社会现象,从而展现出与以往法学理论研究的不同进路。女性主义法学是一种对女性及性别进行全方位认识的法学流派。其"硬核"已经并非单纯要求女性在婚姻、家庭、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它更要求在分配和界定上述权利的过程中,乃至在以法律为核心的整个现代法治结构中加入女性的视角和女性的生存体验与思维方式,要求立法中的社会性别意识,从而使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乃至社会健康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和重要的研究派别,以它独特的性别视角和文化哲学,对西方学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女性主义在传播领域对性别歧视的批判、对传媒手段和媒介内容表现出的女性价值的研究,业已形成了该学科的中心日程。女性主义指出,大众传媒在社会性别角色观念和女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介充当了一个重要的性别偏见传播器。西方女性主义各主要学派均认定,女性价值并非天生,而正是自人类有史以来通过权力话语在社会建构起来的。她们追究了性别歧视的文化根源,并指出媒介对“权力——支配”的传统价值观是通过“话语”来建构和阐释的。女性主义旨在通过打破传播领域内的偏见和歧视,减少大众媒介对传统性别歧视的建构与影响,以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种社会现象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立法存在对家庭暴力的定义太狭窄、针对家庭暴力案件缺少专门证据规则、政府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职责的规定缺乏等缺陷,应采取制定一部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完善相关法律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是否社会化以及家族企业社会化采取什么路径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自身的行为。而企业家的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感觉、直觉、思维、情感、能力或技能、知识与教育、经验或经历、继承资源、发展资源等9种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着家族企业家行为,并决定了家族企业社会化的程度。通过建立家族企业家行为的模糊抉择模型,并利用模糊评价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可以得到与现实情况比较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outcomes for youth mandated to participate in Functional Family Therapy (FFT) to those whose participation was referred but voluntary. FFT is a short‐term intervention for delinquents and status offenders, along with their parents. The study sample consists of 120 cases: 70 youth and parents who were mandated by the Family Court to participate in FFT and 50 youth and their parents who were referred to FFT by other agencies. The sample is diverse in terms of gender, race and ethnicity. The outcome variables consist of a set of scales obtained from the Strengths and Needs Assessment (SNA). Changes in life domain functioning, child strengths, acculturation, caregivers' strengths, caregivers' needs, child behavioral emotional needs, and child risk behaviors are assessed.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both groups improved across all domains. Overall, being mandated to participate in FFT does not predict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outcom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tatus offenders and minor delinqu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FFT could be processed less formally without foregoing the therapy outcomes.  相似文献   

14.
张燕玲 《法学论坛》2012,(5):99-106
宪法对家庭的保护意味着既禁止国家对其实施直接侵害,又要求国家颁布法律以落实宪法精神。《婚姻法》作为规范家庭成员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其关于家庭的制度构建及完善直接影响着公民家庭权益的实现。我国应借鉴国际社会家庭形式多元化与子女利益最大化之理念,弥补传统法的缺陷,完善家庭扶养制度,实现家庭养老与社会保障的互为补充;拓展家庭的法律内涵,赋予同居伴侣平等的家庭权益保护;健全人工生殖规范,明确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完善家庭暴力的防治立法,让家庭和谐在私法自治与公权干预的最佳平衡间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家庭小说之家庭:幻象·性格集合·时空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林兰香>、<红楼梦>和<歧路灯>等长篇小说以家庭生活为描写中心,并且在艺术上具有传承关系,在小说史上形成了新的类型,现代研究者因此将它们称为"家庭小说".但是,人们在认识家庭小说的"家庭"时,往往将它们直接等同于现实世界的家庭,看作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小说"家庭"形象的创造性.家庭小说的家庭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组织",家庭构成了作为特定小说类型的美学基础.家庭由宅院、日常生活等一系列时空体形式交织而成,主人公的形象,丰富的性格,复杂的人物关系正是通过这些时空体得以充分地建构.小说的家庭最终呈现的是生活世界的幻象.家庭小说的独立,关键是"家庭"在进入小说后获得了建构功能、具有形式意义.因此,从小说自身的家庭图式出发,家庭小说的文学性研究才可能会获得深入.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来,中国女性小说的母性主题分化为讴歌神圣母爱与反思母性缺陷两条线索。新时期之后,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化观念与文本创作的影响下,前一条线索发展为母女结盟、共同反抗父权统治的有效策略,后一条线索则体现出消解母性神话、挖掘女性人生复杂性的特征。表面看来,这一特征与西方女性主义回归前俄狄浦斯阶段的母性家园的精神指向相对立,从本质上说却与它殊途同归,并更具中国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