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贵州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在农村,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贫困人口的基本保障。针对目前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实现“应保尽保”;落实贫困人口核查机制;促进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完善的配套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贵州县委书记谈农村改革发展》 县委书记处于农村第一线,是农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推动农村工作的思考者、组织者、执行者。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县委书记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的本领,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和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编辑出版了《贵州县委书记谈农村改革发展》一书,收录了全省79个县(市、区、特区)党委书记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践及探索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22日,由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和贵州省情研究会主办的“贵州农村改革30年”理论研讨会暨《辉煌的探索——贵州农村改革30年研究》(专著)首发式在贵阳举行。本专著由经济学博士、贵州省核心专家、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龚晓宽主编,专著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前提下,阐释了贵州农村改革概貌、光辉历程及实行各种改革的成就与思考,并从不同的层面论述贵州30年来农村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结合贵州省情,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关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尽快缩小贵州较为突出的城乡差距。贵州78%的人口生活在农村,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40元,为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59.60元的34.5%;而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411.73元,仅为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51.91元的25.9%。悬殊过大的城乡差距,不利…  相似文献   

5.
林树森 《当代贵州》2009,(23):12-14
对贵州来讲。农村低保可以说是天大的事,我们成天讲以人为本,讲保障和改善民生,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果连农村低保这件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贵州长远发展的大事都做不好,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相似文献   

6.
刘靖 《理论与当代》2006,(12):22-24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然而贵州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低;人地关系肾张,人口流出量大;贫穷程度深,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下。本文就此探讨了贵州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本积聚对策。  相似文献   

7.
黎光武 《当代贵州》2008,(15):57-58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垒面发展,扶贫开发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贵州是一个山区农业省份,农业总量小,农村人口多,乡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问题始终突出。截止到2007年束,全省农村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还有603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量的13.1%,  相似文献   

8.
何云江 《当代贵州》2008,(22):35-35
贵州教育学院抢抓教育部和省“十一五”高教发展规划的机遇,决定将学院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校,主动适应贵州高等教育发展需求,服务农村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贵州农村和祖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场巨大的变革过程q-,时刻伴随着与生俱来的阵痛与冲突..本文对贵州农村人地关系变化历程作了回顾,对其中的矛盾作了辨析,提出了处理当前人地关系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贵州是农民工流出大省,每年有超过500万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按照全国打工人数与留守妇女人数的比例估算,贵州省的留守妇女人数超过150万人。为了解贵州农村留守妇女基本特征、生存状态、留守原因等,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贵州省妇联于2010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贵州省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并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袁周 《当代贵州》2008,(7):27-27
贵阳市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在乡镇企业发展中培育扶持创业型企业,巩固提升带动型企业,积极引导发展扩张型企业。改革开放以来,脱胎于农业、根植于农村的贵州乡镇企业,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逐步壮大起来。30年来,贵州乡镇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成为农民客现小康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李盈  张蓓 《当代贵州》2009,(21):22-23
作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贵州省危改工作所走的每一步都不只是贵州的一步,更是整个中国农村危改进程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正>省农业农村系统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贵州“三农”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境内乡镇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正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省情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刘开津 《当代贵州》2009,(18):39-39
8月22日,由民盟贵州省委、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贵州茅台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西部农村教育发展论坛”在贵阳市举行。论坛期间,民盟中央、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陶研会会员和教育工作者围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从农村教育改革、课程结构改革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共同为探索发展西部农村教育事业献计献策。当日,还举行了《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老师》一书的首发式。  相似文献   

16.
“农民文化家园”建设是贵州具有创造性的一个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思路,它将省里10多家单位在农村开展的一系列公共文化建设工程进行资源整合,村里缺少什么项目。就补上什么项目。其建设特点与办法开创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西部模式”。本文主要以开阳县“农民文化家园”建设为例,对贵州“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下部工作思路与对策建议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潮,省委宣传部于7月上旬组织“‘三个代表’在贵州”主题新闻宣传采访团,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电视台、贵州都市报、贵州商报、西部开发报、贵州工人报、贵州民族报派出的30余名记者分4个分团,深入9个地州市的企业、农村、学校、社区街道采访,写出了200多篇振奋精神、鼓舞人心的新闻报道。其中,花溪区青岩镇党委转变作风促进发展,黔西县农业局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增收,水城县人武部帮扶挂钩惠及农户,遵义县共青村破小富即安思想建文明小康新村,思南…  相似文献   

18.
距周恩来总理在贵州讲“后来居上”,已经过了五十年;距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讲“历史性跨越”,也过了五年了。 但是,贵州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从全国的视野审视不能不看到,贵州基础设施仍然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仍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最低的“帽子”仍未甩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农村改革有许多亮点,产生的一些重要经验,在全国发生了重要影响。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尊重群众的意愿,总结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对全省农村改革及时作出了部署和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是一场集发展观念、发展方式、发展能力、发展质量、工作作风等于一体的持续改变贵州农村发展面貌的新时代农村变革新尝试,正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产业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既关系到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致富,也关系到乡村持续性发展。去年2月,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拉开了序幕。聚焦"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